幼儿园沙水游戏的园本化探索
2022-06-06沈丽华翟海燕
沈丽华 翟海燕
一、当前沙水游戏存在的问题
沙水区是深受幼儿喜欢的区域,也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低成本课程资源。幼儿在沙水游戏中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发展机会,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沙水游戏的开展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设施不完备,缺少水源
幼儿园最初在建沙池时,大多是将地面下挖后浇筑一个水泥池,然后放入沙子。沙池没有排水系统,一下雨就容易积水,需要一周多的日晒才能让幼儿继续活动。相反,天气长时间晴好时,由于沙池周围没有水源,幼儿便不能进行沙水类探究活动。
(二)材料不充足,不能满足幼儿需求
幼儿在进行沙水游戏时只有一些铲子等现成的玩沙工具,不能激发幼儿进行角色、建构、创造等多样的游戏活动。由于材料不充足,游戏中还易引发幼儿争抢游戏材料的现象。
(三)游戏内容类同,年龄差异不明显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个班在沙水区的游戏内容大致差不多,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似乎都在玩类似的游戏,难以区分年龄差异。
幼儿沙水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如何追随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给予他们更有效的支持,成为我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二、沙水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升级改造
游戏环境与材料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条件,游戏环境应具有吸引力,游戏材料应适宜丰富,为儿童游戏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因此,我园对最初的沙水区进行了升级改造。
(一)沙水区的改建
我们从儿童的视角进行了初步规划,组织教师开展有关沙水区改造的讨论,还和幼儿进行了对话,广泛吸纳幼儿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请设计公司根据幼儿园实际和师幼的建议,对沙水池进行了设计改建。改建后的沙水池,面积200平方米,沙池、水池彼此相邻,水池边安装多个高矮不同的水龙头,十分方便幼儿取水、冲洗。沙池底部安装的排水系统,避免了积水的隐患;沙池周围安装的防腐木围栏,有效防止了沙子流失。改建后的沙水区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游戏功能也更为丰富了。
(二)材料的投放
“儿童是在游戏和生活中通过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进行学习的。”为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除了提供挖沙、铲沙等基本的工具和收纳类材料之外,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收集能为游戏所用的各种开放性、低结构材料。为便于幼儿使用和收纳,我们对材料进行了分类,如容器类、工具类、管子类、建构类、扮演类、自然类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每类材料的名称、对应的图片、规格的大小、可生成的活动进行了梳理,以帮助教师熟悉和了解材料,并在材料损耗时能及时添补,实现材料的动态管理。
三、沙水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一)沙水游戏中的教师观察
沙水游戏中,幼儿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调整或创造游戲,这些能力发展的契机需要教师精心观察才能发现。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观察:
1.定材料观察。指教师有针对性地观察儿童如何使用材料开展游戏。在定材料观察中,教师可以观察同种材料的不同玩法,也可以观察不同材料的同种玩法。
2.定幼儿观察。指教师选择固定的个体或者小组成员作为对象,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并对观察对象在一定时间内的游戏状态进行完整的记录。
3.带着好奇观察。教师要带着好奇心,观察幼儿选取了什么材料、遇到了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幼儿的行为动机是什么。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看幼儿的行为、语言、动作,就会发现幼儿带给教师很多惊喜。当我们越来越看懂儿童时,我们就能对儿童越来越理解。
(二)沙水游戏后的师幼分享
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快速选择、整理幼儿沙水游戏的视频、照片,和幼儿一起开展分享活动。游戏分享过程是激发幼儿思维、帮助幼儿梳理和提炼经验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经历从行动到思维的过程。我们提炼了五种分享模式:
1.平行叙事型。即围绕当天的沙水游戏,让幼儿直观地介绍自己的新玩法、新发现、新体验、新经验。例如,为提升幼儿的分享能力,教师在游戏分享的一开始可以提问:你今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平行叙事型分享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情况,也让幼儿知道更多同伴游戏的主题。
2.游戏拓展型。即在游戏分享时,帮助幼儿把游戏主题引向深入,让幼儿的游戏经验得到拓展。例如,孩子们在沙池中挖了小河,游戏分享时教师可以提问:在小河周围和河面上可以干什么?幼儿回答:可以架桥、建水上乐园、栽树等。在“可以怎么玩,还可以怎么玩”的提问中,帮助幼儿拓展更多的游戏内容。
3.问题解决型。即在分享游戏时,对游戏中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分析,让幼儿猜想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如沙水池中孩子们玩“水管冲球”游戏,出现了球堵在管子里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幼儿想出了各种解决的办法,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提升了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实践分享型。即让幼儿围绕自己解决的问题,分享整个探索的过程和发现。通过重温视频,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成功,后来成功了?将幼儿的思维调动起来,在回溯中看到他们的思维过程。
5.生成教学型。即利用游戏情景,根据幼儿兴趣,生成相关领域的教学活动。如在沙水游戏中,孩子们前后两天都在玩“水上滑滑梯”的游戏,但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搭建是不同的。教师经过观察与设计,生成了科学领域活动,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发现并描述两次游戏的前后变化,由此幼儿对坡度、摩擦力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样,原本只是几个人的学习变为了大家的共享学习,促使个人经验转为集体经验。9197817C-B3DB-46D1-B43F-621A2A32D3BE
(三)沙水游戏组织的原则
在组织沙水游戏时,我们除了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之外,还在组织过程中要求教师秉持“四不原则”,主张幼儿体现“四自原则”。
1.教师秉持“四不原则”。即游戏主题不设定,游戏材料不规定,游戏玩法不限定,游戏过程不干预。教师不再主导幼儿的游戏,而是最大限度放手,最低程度介入。在游戏中,教师退到幼儿的身后,带着好奇去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成长。只有当幼儿出现安全隐患或请求教师帮助时,教师才适时介入。这样就给了幼儿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游戏。
2.幼儿体现“四自原则”。即游戏主题自定,游戏玩伴自找,游戏材料自选,游戏玩法自创。我们坚持幼儿是自己游戏的主人,玩什么、与谁玩、怎么玩,自己做主,自己决定,自己安排。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学习、自我构建、互动互助,在体验、探究、发现、想象、创造中,充分享受游戏的愉悦。
以沙水区“竹筏”游戏为例:
6月,天气日渐炎热,每次沙水游戏,总有几个孩子喜欢在小沙滩的水池里用泡沫板、脚盆、浮板等材料探索划船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一个男孩子想到用竹竿做小船。一开始,他一个人拿了两根竹竿,在材料区里找来了一根尼龙绳,一通“五花大绑”后,就把“竹筏”放到水池里,两脚跨在“竹筏”两边,轻轻一坐,“竹筏”就沉到了水底,小男孩的衣服全都湿透了。游戏结束后,保育老师帮他冲洗好,换上了干净的衣服。第二天,他依然热衷于“竹筏”游戏,有五六个小伙伴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一起研究,决定用8根竹竿,觉得竹竿多一点,竹筏的承受面积大,就能承受小朋友的重量了。可是竹竿一多,新的问题又来了:怎么绑呢?他们分别用透明胶、橡皮筋、毛线、尼龙绳等各种材料捆、绑、扎、粘……四次尝试都失败了,孩子们还是没有放弃。在第五次游戏时,一直热衷于做“竹筏”的男孩想到寻求别人帮助,他请来了保安叔叔。保安叔叔樊师傅在幼儿园生活了3年,小朋友都知道他的手很巧,什么都会修。樊师傅过来,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后,就和大家一起忙开了,有人托竹竿,有人找材料,有人打结,大家通力合作,“竹筏”很快就做好了。小朋友们又齐心协力把“竹筏”抬到了水池里,看到“竹筏”成功地浮在水面上,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有两个小朋友一下子就爬了上去,并排坐在“竹筏”上,可他们发现“竹筏”不听话,总在原地打转。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游戏中,教师完全放手,没有预设的主题,没有固定的分组,没有限定的材料,没有规定的玩法。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全身心地投入,设计、规划、调整、探究、思考、发现……在冒险、失败、挑战、喜悦等各种体验中,不断丰富自身经验。
四、沙水游戏推动师幼共同成长
升级改造后的沙水游戏,是真正尊重幼儿、保证幼儿游戏权利的游戏。游戏中,师幼的积极情感相互感染、共鸣,不仅让师幼获得了幸福感,也让他们互动互学、共同成长。
(一)儿童立场,转变教师观念
沙水游戏,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儿童世界,也更新了我们对儿童的认知、对儿童学习的认知、对环境价值的认知、对教师角色的认知。教师转变了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在不断反思和研究儿童中挑战自己,获得专业自信。
1.发现儿童,改变儿童观。孩子在自由游戏的场景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不断创造新的玩法,不断调整游戏的难度,不断探究各种材料,让我们真正看到儿童不再是一个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我们发现了不一样的、了不起的儿童,并由此改变了我们对儿童的认识。
2.理解儿童,重塑教育观。通过对幼儿沙水游戏的深入解读,我们发现沙水游戏中幼儿的知识、经验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这为我们的“教”提供了依据,重塑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以学定教”的教育观。
3.追随儿童,改造课程观。儿童在沙水游戏中会获得多个领域的经验,这些经验还会不断延续、累积、迁移。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是综合的、全面的。教师开始不再依赖教材,不再过分注重集体教学,而是更多地去研究儿童、研究儿童的游戏,从游戏中生成教学。
(二)主动学习,看到儿童成长
1.亲近自然,唤醒旺盛的生命力。在沙水游戏中,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气温的变化:天气凉快时,他们穿好连体衣进行游戏;夏天气温高,他们脱了鞋袜,在沙水区尽情游戏。幼儿与沙、水、土、石充分互动,调动各种感官,感知、欣赏、探究,勇敢挑战、敢于冒险,唤醒了蓬勃的生命力。
2.深入探究,拥有持久的学习力。在沙水游戏中“玩什么”“用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是孩子们自主决定,他们的语言、交往、认知、动作等各方面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游戏中专注、投入、探究、试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勇于挑战,展现独特的创造力。在沙水游戏中,幼儿用水枪自制喷泉、用轮胎和木板玩跳水、设计水上滑滑梯、玩水球进洞、开泡沫小船等,展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
孩子是有天赋的游戏者、有创意的游戏师、有思想的游戏家。沙水游戏能让儿童感受沙水的神奇,自然的美妙。我们以沙水游戏的探索为契机,撬动了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的整体改革,并进一步坚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点亮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程学琴.放手游戏发现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林艳.亲近自然:玩沙·玩水·玩泥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4]章兰.小沙子大世界:幼儿园玩沙活动设计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冯晓霞.“安吉游戏”与深度学习——兼谈我们为什么要学安吉[EB/OL].https://mp.weixin.qq.com/s/ RELXqfOPERgaeL5KtDGxbw.2021-10-21.
[6]戴艺.“安吉游戏”中的观察[EB/OL].https://mp. weixin.qq.com/s/0Jdl_AxXDRLFa-hAYThXuA.2021-12-18.
【项目简介】
張家港市南丰幼儿园,位于“风韵江南,人和民丰”的南丰镇,地处长江之滨,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年代悠久的“沙上”文化,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乡镇幼儿园。从“十一五”开始,幼儿园一直秉持“蒙以养正、启以知新”的办园思想,坚守“让每一个儿童幸福行走”的课程理念,以“亲自然、乐游戏、会生活”为载体,致力于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质量。2018年5月,幼儿园成功申报为苏州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并在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幼儿园沙水游戏的园本化探索。从环境的改造、材料的提供、区域的全开放、教师的观察与回应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实践与思考。以沙水游戏为支点,撬动了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的整体改革,让游戏精神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精彩绽放。9197817C-B3DB-46D1-B43F-621A2A32D3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