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联合教研看幼小衔接的发展

2022-06-06唐迎珠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小研讨教研

唐迎珠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石幼)自1993年移地新建后,便与同辖区内的石塘湾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石小)保持着幼小衔接联合教研的常态机制,即每学期开展互相入校(园)听课评课、观摩交流、集中研讨、专题讲座等。随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我们积极申报并已成为首批江苏省幼小衔接实验结对试点园(校),并计划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为使幼小衔接之路从自主发展走向科学发展,继续开启幼小衔接的新征程,本文以纪实的方式对数十年来我们开展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做个系统的梳理、回顾与思考,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

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半年级”“红儿班”便是他们记忆中所谓的幼儿园阶段,一般附属在小学内,大多数是上一年的学前班。为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教育情况,我对1988年就在石幼工作的园长进行了访谈,下面大致呈现了这一时期幼小衔接的情况。

教育教研纪实:1993年之前,石幼就是石小校园中的一部分,即同一个园子里存在两个不同的教育学段,四四方方的教室里有一些桌椅,却少有玩具。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与小学同步,听校园的铃声上下课。20世纪80年代初,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教育跟随小学的步伐,主要内容就是学习拼音、计算,也会讲一些故事或做些游戏,根据小学的进度制订幼儿园阶段的教研计划并开展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幼儿教育开始发展,以语计常、音体美等学科课程为主,在教研方面,幼儿园会定期单独开展业务学习、听课评课、交流研讨等活动,也会与小学互相听课交流,早期的幼小联合教研已经产生。

分析与思考: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当时,从属于小学教育体制下的办园模式,使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园没有独立的教育环境,课程体系也是从开始的从属于小学,慢慢分离出以学科为主的课程,更多关注知识性学习,教育方式单一,在日常教育中还不能站在幼儿这一年龄段实施适宜的教育,基本为上小学打基础。2.幼小衔接中幼儿园处于依附从属的地位。由于幼儿园就是小学的一部分,故幼小衔接中小学占主导地位,在幼小教研中,仅停留于相互听评课,教研氛围不足,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具有问题意识的教研。

随着幼教改革的迅速发展,1993年我园移地新建,独立成园,但我们与石小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常态化幼小教研活动也从此开始并持续至今。有关1993~2012年间幼小教研的内容和具体情况,其中1993~2006年主要是查阅档案与访谈所得的资料,2007年之后为本人全程组织、参与的教研情况。

联合教研纪实:1993~2012年期间,幼儿园每年的园本教研计划和大班的教研计划中都会安排幼小衔接内容,其中春秋学期各一次的教学观摩研讨是常规活动。秋学期,幼儿园的教学主管和大班各班老师会参加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或数学课的教学观摩活动,然后与小学教学主管、一年级的老师共同评课交流。春学期是小学校级领导和一、二年级老师到幼儿园观摩大班的集体教学活动,如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等,然后集中评课交流。历年教研内容如表1(见下页)。

分析与思考:1.联合教研关注学科教学。从这一阶段的幼小教研情况看,幼小老师都把目光聚焦在以学科为主的集体教学上。从教研内容来看,以语文(言)、数学为主,幼儿园偶尔会开放科学和社会,音体美几乎没有;从教研形式来看,主要是听课、评课,也会随机谈及幼儿园和小学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差异;从教研人员来看,主要有业务校(园)长、教导主任、幼小老师;从教研学段来看,主要是大班和一年级。通过历年的教研,我们在学科教学方面彼此了解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发现了孩子在幼小阶段(主要是大班和一年级阶段)不同的学习发展情况,如在一节教学活动中,教学节奏上幼儿园比小学慢很多,教学容量上幼儿园比小学少很多,教学目标上幼儿园以经验为主,而小学以知识为主,座位形式上幼儿园是多变的,小学是固定的……我们彼此交流沟通,尽可能寻找到对接点,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小学学习。2.幼小衔接单向幼靠小。从幼小教研中发现,这一阶段幼小教师在幼小衔接的认知和行动方面,基本默认幼儿园向小学靠拢的趋势。在研讨内容中,幼小都趋向语文(言)和数学,因为这是小学的主课,需要幼儿园的老师去了解小学在这方面的教学情况,以便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做好一些准备,如加强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扩大语言数学的知识面和提高相应能力等。在幼儿园的其他幼小衔接课程中,也会下意识地主动向小学靠拢,小学也希望幼儿园向他们对接。3.幼小衔接日趋分离脱节。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幼儿园课程不断形成其独立的体系,教育教学呈现其特有的模式,幼儿园课程改革不断呈现出生活化、游戏化、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而小学更多还是在学科上的微改革,两者在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呈现差异,这就使得幼小老师在一年年、一次次的教研中不断感受到彼此的矛盾与冲突,幼向小的靠拢不再那么想当然,幼小教研开始缺乏底气,幼小衔接的危机感、焦虑感也已慢慢地在老师们心中萌芽,幼小衔接日趋分离脱节。

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更加明确了幼儿园阶段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要求,再加上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蒸蒸日上。石幼与石小的联合教研由此催生诸多改变,幼小衔接工作在常态机制下不断推进。

联合教研纪实:2012~2021年期间,一年两次的联合教研正常开展,《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教育呈现诸多创新与变革,在幼小联合教研活动中,单一的学科研讨已不能全面有效地呈现与诠释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迫切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向小学介绍和宣传幼儿园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实践,以更好地达成幼小衔接的目的。于是我们在每年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活动中,设计安排了多项主题式教研,在教研内容和形式上也进行了调整,主要结合《指南》和课程游戏化建设,就我园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如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游戲等内容,通过现场观摩、主题研讨、教研沙龙等方式与小学老师、家长进行交流。历年教研内容如表2(见下页)。

分析與思考:1.联合教研转向多元深度研讨。从表格记录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方面的教研内容从学科研讨开始更多指向《指南》、幼儿园游戏、儿童特点等,教研形式从听评课转向有目的的观摩、同课异构、主题沙龙、专题讲座等,教研人员从幼小教师拓展到家长,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一些热点话题引发大家更多地思考和研究。在教学研讨中,幼小的学习内容有一些很接近,甚至相同,但幼儿园以获得经验、感受为主,小学则突出系统性、知识性;在区域游戏研讨中,幼小老师逐渐达成共识:幼儿园游戏不是盲目地“玩”,而是在游戏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并不是如大家原先所担心的那样会“玩疯”、会影响入小学学习;在学习习惯的研讨中,幼小老师深切感受到各自在相应的学段,该用不同的方式去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在儿童学习特点的专题研讨中,大家认识到大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幼小衔接应围绕“儿童的学习特点”共同探讨如何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期。幼小联合教研开始向多元、深度发展,但还处于零散性、随意性阶段。2.幼小衔接萌生双向融合思想。通过一次次深度教研,小学开始不断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教育思想上开始认同幼儿园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幼小双方在交流沟通中愉快地达成共识: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幼小衔接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解决。此时,变革中的幼儿园正以专业的自信向小学、家长和社会传递其教育的独特性和科学性,并不断被获得认可,幼小衔接需要双向融合的思想在幼小教师心中萌生。3.幼小衔接在思想转型中坚守。幼儿园教育冲击着当下其他各学段的教育现状,虽然在联合教研中大家的思想开始转型,但受诸多教育现状的限制,教育实践还是无法改变,幼小都还在各自的教育机制和体系中发展,特别是小学阶段,一年级刚入学时的拼音、书写、计算等学习,与幼儿园衔接产生明显的割裂,幼儿园态度鲜明“禁止小学化倾向”,而小学必须遵循教学大纲,各自的教育环境与立场凸显衔接的矛盾与问题,困扰着老师、家长、孩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难免呈现尴尬局面,虽然各自努力想作出一些改变,但更多的是无奈地坚守着各自的教育阵地。

2021年出台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开始推动幼小衔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汲取力量,燃起持续研究的热情。目前我们石幼与石小已成为首批江苏省幼小衔接实验结对试点园(校),并准备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

联合教研纪实:为推进试点园(校)项目和课题申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交流活动,每一次活动既是工作的部署,更是研究的推进。幼儿园和小学从行政领导层面,组织安排核心人员就《意见》精神和要求,结合园校数十年来的联合教研经历和收获的幼小衔接经验,开展全面的梳理、思考和规划。2021年5~6月,进行江苏省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申报工作、方案研讨,2021年8月,进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申报工作、方案研讨。下面是试点园校方案中的初步规划(见表3)。

分析与思考:1.完善教研机制,开启系统幼小衔接。下表(见表3)内容是在《意见》的指导下,园校合作制订的幼小衔接规划。未来我们将聚焦幼小科学衔接的课程实践,开展系统规范有效的研究,实施“3+ 1+1”的试点模式,即幼儿园三年、大班下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采取“分+合”的行动策略,即幼小分别行动和家园校联合行动同时展开,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探究幼小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缓解家长关于孩子成长中的焦虑,为营造社会良好的教育生态做出努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其中联合教研是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关键,我们也将重新审视、调整和完善联合教研机制,以保障研究的有力有效开展。2.实施双向衔接,突破幼小衔接难题。《意见》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曾经困扰我们的幼小衔接难题将有突破的可能性,之前无奈的坚守将会获得解放。《意见》指导下的园校合作试点行动,将重新审视幼小衔接工作,实施双向衔接。目前幼儿园已基本具备了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之后更多的是要抓课程实践,在幼儿园三年落实入学准备的各要点。小学则需要在整体的教育理念、课程管理模式、教育实践改革等各方面加大力度,以达成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教育要点,其任务更艰巨、更有挑战性,而这正是突破难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也充满信心和热情。3.实现教育融合,走向幼小科学衔接。在接下来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开展好试点园校的相关工作,并努力申报省级课题研究。我们期望借助这两项工作平台,高效地完成幼小科学衔接课程研究,在一个个幼小衔接难题的突破中,对照《意见》中的要点,有机融入幼小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真正实现幼儿园和小学课程的有机融合,达成两个学段教育的无缝科学衔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缓解家长焦虑,提升幼小教师专业水准。

幼小衔接,我们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一路走来。幼小教育经历了物理空间上的合与分,经历了课程实践上的分与合,幼小教师经历了从混沌纠结到充满信心的心路历程,幼小教研经历了从单一浅层向深度内涵发展的过程。相信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积淀,回顾与审视数十年来我们开展的幼小联合教研,总结其中的得失,将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动下阶段的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将充满自信,携手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幼小研讨教研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苦恼的“幼小衔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