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S模式的核电站变形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2-06-05徐亚明李佳妮刘冠兰

测绘地理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核电站模板

徐亚明 李佳妮 冯 欣 刘冠兰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核电站重要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沉降规律、预测预警研究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运营、电厂延寿、核电工程建筑物沉降测量规范的建立等都有积极作用[1]。中广核集团内大亚湾、台山、红沿河、防城港、阳江等电厂均已制定或开展相应的建筑物监测工作[2]。为了更好地对各电厂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析、评估,为核电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的变形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将中广核集团内各个电站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具有监测数据分析、预报展示、报告生成等功能。

1 系统结构及功能实现

1.1 系统总体设计

核电站变形监测信息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中广核集团内各电站变形监测信息的数据分析、预报预警以及报告生成等功能。系统基于Spring Boot+Spring MVC+Apache Shiro+Mybatis⁃plus+Beetl框架开发[3],利用Java数据库互连(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DBC)链接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数据,使用Highcharts图表库直观展示变形分析及预报图表,利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自动生成变形监测报告。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Fig.1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1.2 系统功能设计

核电站变形监测信息系统由系统信息管理、核电站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分析管理3个模块组成。系统信息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业务日志、登录日志以及专家库管理;核电站信息管理模块对系统内所有核电站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其基本信息、联系人信息(负责接收监测预警、分析报告等信息的对接人员)以及监测对象(构建物、图层和监测点)信息;数据分析管理模块可实现变形监测数据查询,构建物变形状态分析及变形趋势预报,不同核电站变形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4],以及分析报告的自动生成等。系统功能结构见图2。

图2 系统功能结构Fig.2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2 系统关键问题处理方法

2.1 核电站分布图实时绘制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门户网站、开发接口两种方式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权威、可信的地理信息服务[5]。利用天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将天地图平台中的地理信息资源嵌入系统首页,并通过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向地图添加内容,将各核电站的地理位置实时绘制在首页地图上,从而直观展示各核电站的分布情况及地理信息[6],同时作为访问各核电站变形监测信息的入口。

在系统首页创建地图对象mapDiv,引入在天地图官方平台上申请的密钥,将中国地图资源嵌入首页。同时,利用API提供的地图控件添加方法(如add Control),为地图浏览模块提供放大、缩小、平移、鹰眼等功能。在核电站管理模块中,新增一个核电站时,输入该电站的地址、经纬度等信息,mapDiv地图对象会自动调用标注创建方法,在地图上添加该电站的图标,点击图标可访问其监测数据信息。

2.2 变形监测数据统一管理

系统的数据库平台为PostgreSQL,数据库分为中心数据库及电站数据库,中心数据库主要处理系统管理信息(包括用户信息表、部门信息表、预警经验值信息表等)和核电站管理信息(包括核电站表、核电站联系人表);电站数据库则单独管理各电站相关的监测对象信息(包括构建物表、图层表和监测点表)以及变形监测数据(监测时间、监测结果、累计变形量以及累计变化速率等信息)[7]。每新增一个核电站,就要创建该核电站的数据库,存放其监测信息数据,以实现一对多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同时,为每个数据库分别设置主从两个数据库,采用读写分离数据逻辑[8],即主数据库(MasterDB)处理事务性増(INSERT)、删(DELETE)、改(UPDATE)操作,而从数据库(Slave DB)处理查询操作(SELECT)。系统通过判断用户权限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普通用户对数据库仅有查询权限,只有管理员和数据分析员能对数据库进行事务性操作,从而优化数据库性能,提升服务器安全。数据库结构图见图3。

图3 系统数据库结构Fig.3 Databas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2.3 分析预报结果展示

数据分析模块中,系统采用多种变形监测评估模型,有效地从带有误差的测量数据中提取出监测体变形信息,并对监测体后期的变形量进行预测,以确保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9]。传统变形监测数据主要以表格形式呈现,难以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数据变化过程,该系统选用Highcharts图表库动态绘制变形监测数据分析预报曲线图。

为了动态获取变形监测分析预报结果,Web客户端将用户选择的监测体加以单个或多个沉降评估模型及其参数,组装成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的数据作为请求参数,使用Ajax技术通过异步回调函数获取服务端数据库中的数据,对JSON文本进行数据解析,获取监测时间段内各监测点的变形值及预报值,客户端再利用series列数据的动态添加方法[10]实时绘制变形监测数据分析预报曲线图。图4展示了某监测点的变形分析预报曲线。

图4 变形监测信息分析预报曲线Fig.4 Curves of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2.4 监测报告规范化生成

Free Marker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一种基于模板,用于生成输出文本的通用工具,其核心原理是“模板+数据模型=输出”,有效实现了业务逻辑和页面设计的分离[11]。系统将报告分割成三大模块:监测成果、成果统计、变形分析。首先,将各模块的内容和样式编辑成变形监测报告模板,模板中的要素分为两部分:静态部分为报告中固定保留的各部分标题、表格行列属性以及文档样式等;动态部分为表格的具体内容,当用户对显示在报告中的监测数据的需求发生变化时,表格的内容也随之变化。静态部分无须标记,不会被FreeMarker解析,报告生成时会原样输出;动态部分则要在各模块待填充数据处用${…}标签标记,例如对象数据替换标签${user.name}。各模块表格中的监测成果数据量不固定,通过在模板中嵌入集合数据替换标签指令<#list…as…>可自动改变表格行数[12],循环填充表格内容。

Java程序从模板库中读取上文已嵌入Free⁃Marker标签及指令的报告模板,同时提取数据库获取的监测数据并构建特定的树状数据模型,将数据元素填充至模板相应的标签中[13],即可导出样式固定、数据量动态变化的报告。

3 结束语

核电站变形监测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即使定期进行变形监测,也未能对监测体的形变状态进行分析和趋势预测,难以为核电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本文针对该问题研制了一套变形监测信息系统,对中广核集团内各电站的监测数据实现了统一管理,同时针对性地对监测数据的规律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变形趋势的预测预警功能进行开发,通过重新优化系统数据库内部结构,使系统更具专业性。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核电站模板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特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的优选研究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核电站护卫队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
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优势
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