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田径队接力跑训练的研究
2022-06-05陈泷
陈泷
田径运动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教学方向之一,同时,专业高校田径队也逐渐成为各高校体育特长生最常见的体育类团队,但在田径教育的具体实施上教学成果并不理想。本文将详解高校田径教学内容诸多问题,并以田径接力项目为代表详细阐述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对策及相关方法论。
在我国,田径运动是最早开始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其入门门槛较低,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在综合考评上能集中体现人的速度、耐力、意志力等基本的身体素质,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相对比其他体育类型,田径由于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竞技性等特点,田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加强田径运动的深入发展,也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核心之一。
田径运动集走跑类、跳跃类、投掷类等众多全能性项目为一体,这些全能性项目对于教学和训练都有相对详尽的要求和指数指标,运动员自身素质及外部因素影响,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水平的影响极为深远。但就目前各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现状而言,普遍单调枯燥、严谨陈旧、千篇一律,对于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和训练的开展都过于固化思维,未能做到“以生为本,因生施教”的原则,过度强化体能训练和指标教学,并未主动挑动学生主动性,在学生教学和训练上“一锅烩”,并未就学生本身运动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提升训练或教学。基于此,在高校田径教学中应该进行一定改进的同时,结合当代高校学生对于课程的具体要求,有效的进行小个体教学改革,以求既能达到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提升。
在田径教学中,本文将主要以田径训练中接力跑这一类项,作为整体教学研究的范本研究對象,从而考究整体田径教学和训练的长效发展和提升办法。
1 高校田径代表队自身性质研究
高校田径运动在运动员来源上,本身存在主要依靠高校招生过程的基础田径指标和文化考试的双向数据选择,在前一学校教育阶段的田径学习中,主要依靠的是学生本身身体素质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等方式,短期内迅速达到高校入学指标,本身田径运动的专业性训练和专业性教学相对缺失,这是高校田径代表队本身存在的基因性问题之一,其二由于各地入学指标存在地域性差异,运动员本身身体素质依旧存在一定差异。
1.1 专业性缺失是其短板之一
由于高校对于学生的本身要求,依旧集中为学习为主,专业性特长性的体育性训练,除专业体育类院校以外,多以自愿选修等形式存在,且训练安排多为一周1-2次,且训练模式非专业性单一项训练,训练项目涵盖面广,很难形成具备一定专业性的竞技能力。而就本身大学生由于其身份所限,在面临考试节点时候,体育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会再次大幅度较低,从而导致高校田径队对于专业性田径队,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专业素养上都差距较大,知识传导与训练课程脱节,且在教学成体系性的教学缺失,成为专业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身体素质整体偏低
首先,由于入学标准存在地域性差异,本身生源自身存在身体素质不对称的先天性原因,随着高校田径队的成立,成员之间良莠不齐的身体素质,差异性比较大,很难以高标准进行统一的教学训练。这也无形加大了高校体育老师,在团队组建过程中,人员选取的难度,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入学多参考文化成绩,而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只是其入学考量中的很小一部分因素。没有完整的成体系的训练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身体素质及体能标准成为高校田径队的核心问题,加之各高校并未对于体育类代表团队有所倾斜,导致教师或训练员在课程安排上也相对零散和混乱,很难有效实现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对比专业性田径队伍的差距亦逐渐加大。
2 高校田径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1 普遍存在的问题
2.1.1 缺乏体系性体育健康知识
由于高校田径队本身存在以上两点先天缺陷,在训练中更为服务某一阶段竞技比赛时候,才突击性训练,在训练中更多只是简单的提升学生的竞技能力,而忽视短期强度训练下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是否匹配,所以在训练中,各高校田径队往往会出现身心俱疲的情况,同时,对训练的抵触心理与日俱增。成体系的体育健康知识的培养,更多需要高校深入到日常体育训练中培养,短期或临时性强化,对学生更多是一种身心伤害。
2.1.2 缺乏专业合理的训练模式
除专业性体育院校以外,普遍高校都未能形成个性化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更多凭借经验注意采取传统的训练模式,以体能挖掘为主,而田径专业技巧性训练缺失,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缺乏动力和兴趣,很难实现训练的有效落实。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规划和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田径的训练模式。
2.1.3 训练目的模糊,内容混乱
我国,田径训练依旧沿用了传统的教材范本,更多注重田径项目中的广义技术性和普遍竞争性,但关于运动和运动健康、运动和运动理论、运动和运动目标之间的关系,除专业性体育院校以外,高校普遍在训练目的和训练内容较为混乱,更多根据新课纲进行训练内容的堆砌,导致在实际运用只能出现诸多不适应的情况。且由于户外场所训练,教师或训练员的放松,导致学生对于田径教学或训练的认识不足,自由散漫。
2.2 在高校田径队接力等类型训练中的突出问题
2.2.1 接力人员的安排性不合理
接力跑在竞技中,对于运动员的考量属于比较全面的一类。对于运动员协作能力、耐力、爆发力的考验都很强,同时,对于教练员在人员安排上提出更具体的要求,第一棒更强调爆发力、第二和第三棒更强调耐力,第四棒更强调速度,但高校田径队在接力类运动中,并未针对性训练各棒运动员,多以临时组队的形式。
2.2.2 专业性针对性训练不足
接力跑在训练中缺乏直道、弯道的差异化训练,对于接棒过程中的前迎式针对性训练不足,在运动员的默契度上主要依赖运动员本身,而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科目,本身课程制定上,以偏概全的训练模式,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接力跑这类存在个体与个体交流、运动环境切换的运动模式。
2.2.3 个体身体技能训练不足
对于接力跑,尤其是接力阶段,有明显的非正常跑动动作的存在,在高校田径队中训练,更多强调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协调性,但跑动过程中的动作切换训练多一言蔽之,这也就直接影响到正式竞技中,接力交棒的准确性。
3 高校田径队训练及教学的发展策略
高校组建本校田径队,既有利本校体育生活的丰富性,又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巧,避免后期学生在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在“全民健身”的大方向下,高校成立专业性体育类项团体或团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的雏形。那么,高校在建立本校体育团体或团队又该如何实施和发展,接下来,将主要以田径队的训练及教学的发展,简单阐述其发展策略。
3.1 加大田径运动的宣传
田径运动作为综合性运动的主体之一,在锻炼身体素质,改善个人健康上都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对于学生或运动员的性格培养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田径运动的小项目内容较多,不仅具备单人项目,也有多人协调性运动,其锻炼价值相比较其他运动类型均更高。且对于运动场地和动作要领都没有比较严苛的要求。基于这些优势,高校可着重宣传其价值,既能提升本校田径运动实力,又能形成全校体育全校健身的健康校园氛围。
3.2 教育理念升级体系管理
在高校教育中,普遍以文化教育为主,而体育教育上,普遍处于混乱的局面。以校为单位,提升教育理念,加强体育强身的意识,同时,针对校田径运动从全校局面出发,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目标,同时,落实田径运动管理体系、教学体系,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有条不紊的开展高校田径运动教学,积极支持校级田径队的组建,建立起明确的入队规则等,成体系、成模块的管理田径运动及队伍。
3.3 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3.3.1 科学的训练计划
在开展田径训练前,教师或教练员需提前熟悉各队员的综合情况,根据各队员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安排,在制定训练计划中,明确训练目标,制定长中短期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训练活动。
3.3.2 坚持兴趣为主,教育为辅的理念
首先教师或教练员需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根据队员兴趣进行针对性引导,拒绝经验主义教学,在教学方式,既要直观教学,又要区别教学,以学生为主题,合理调整训练方式。
3.3.3 劳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田径训练中,学生或运动员会大量消耗体能,对于身体负荷是一项很严峻的挑战。教师或教练员需要结合专项的训练方式,提升训练效率,同时,注意学生或运动员体能消耗,适时减少运动量,增加运动理论的讲解,以求劳逸结合。
3.4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大高校间,体育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部分高校体育老师凭经验组织训练,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所以,学校建立一致具备专业技能的体育队伍势在必行,对任课老师或教练员的业务能力进行严格的摸底筛查,吸收新的教师力量,引进新的训练理念,从而提高教学的综合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
3.5 田径类团体训练专业性加强
对于田径而言,单人项目主要涉及技术要领,相对训练较为简单,但涉及到多人项目接力等形式的时候,在训练中则除了正常的技术要领以外,还需要战术性训练,由以接力为主,在接棒环节便存在两种不同的接棒技术,前迎式和后接式,二者各有优劣,教练员需根据参与人员的具体情况,及时制定出对应的战术。田径团体类训练对于教练员的整体素养要求更高;
4 高校田径队训练相关奖励机制研究
高校组建本校田径队的同时,除了从制度上进行革新和提升以外,还需要在训练过程进行适当的激励政策调整,通过指标考核或其他形式,确定相关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充分调动学生或运动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定的自主训练氛围。
4.1 双奖励模式
4.1.1 物质奖励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处于胜利已成年,但经济尚未独立,依旧主要依靠家庭支出为主。大学生已基本形成自我价值观,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在高校生活中会表现的越来越强烈。借助学校手段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一定物质奖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或运动员的积极性,而这种奖励可以通过竞技的方式确定奖励人员,或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按月适当给予学生或运动员补贴,除了金钱上的奖励以外,还可实行不定期的物质奖励,比如运动器材、运动装备、运动服装等。让学生或运动员心理上充分肯定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其训练或学习的潜在动力。
4.1.2 精神奖励
精神奖励多以荣誉的形式实现,可以对学生或运动员设定全面训练目标,并在学年末,根据学生或运动员具体表现情况及数据指标发放如优秀运动员等类型的荣誉证书,且该证书可计入对應的学生档案。另外形式的精神奖励,主要来源于训练过程中,教师或教练员在运动过程给与运动不同形式的口头奖励,通过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员之间的交流,肯定运动员的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成就,不仅能提升学生或运动员对于训练参与的积极性,更是与学生或运动员彼此了解的一个很好契机。
4.2 训练的灵活性
4.2.1 系统化训练体系下的训练形式灵活
教师或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训练的整体性全面性,由于非专业性院校,本身训练时间相对零散,在零散的时间里,需教练员保持对训练方式的灵活度,根据整体训练体系,设定课后训练任务,从而通过学生或运动员课后自我训练,打到不同课时内容之间的串联。
4.2.2 系统化训练体系下的个别性灵活
教师或教练员需充分了解本队人员综合情况,针对部分训练中人员表现差异较大,且由于本身综合身体素质的缺陷等原因而导致的,教练员需灵活应对,在保证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可单独对其设定训练方式和训练目标。
4.3 关心学生成长
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大,而身体素质的根基更多来源于摄取事物的能量等,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适时对运动员进行饮食相关知识学习,如在体育锻炼中,要增加体内蛋白质成分,减少脂肪含量,除锻炼以外,在饮食上亦可进行辅助。部分高校学生进入田径队伍,更多考虑其身材等原因才加入,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在训练中需做到适可而止,同时明确告知其饮食辅助方式。而对于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或运动员,可以定期发放蛋白粉,重视学生饮食健康,让其体会在健康饮食下,给身体带来的愉悦感,从而养成体育与饮食二合一的思维模式。
5 结束语
就我国田径运动而言,高校田径运动队在训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很长时间去综合性调整,再者,本身我国的教育机制长期以来都是以文化素质培养为主,对于体育、美术等专业性教育的重视度不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教育体制上入手,将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等专业性教育放到同一起跑线上。除此以外,就是对于教育本身的参与者的教育理念、教学思维进行二次升级,应该按照现有的教学规模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合理的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认可和支持艺术类专业类学习。
田径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课程。高校田径队是整个高校田径运动的一面旗帜,做好高校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基于现有的田径教学的现状,高校田径队生存环境的逐步压缩,必须从根本上对田径运动教育进行改革,转变教师思维,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田径运动趣味性,营造田径运动热度,培养学生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意识。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