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对骨创伤创面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2-06-03王巨鹏天津市西青医院骨二科天津300380
王巨鹏(天津市西青医院骨二科,天津 300380)
相关研究指出,我国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致使因机动车受伤的数量增多,随之创面感染和软组织损坏发生率逐渐增加。该类疾病常发于四肢,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会感染加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通过对患者创面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1]。在临床中,常使用常规方案治疗,将其中的坏死组织、渗液和脓液排出,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时间较长,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患者的病情改善、身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相关文献表示,封闭负压引流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可对急性、慢性创伤创面和创腔进行治疗,利用生物半透明膜把创面覆盖,营造封闭式环境,连接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出坏死的组织、毒性分解物,促进血液微循环[2]。故本次研究以2020 年2 月至2021 年6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9 例骨创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主要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发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2 月至2021 年6 月收治的89 例骨创伤创面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4 例和观察组45 例。 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9 例;年龄21~82(51.12±1.14)岁;创伤部位:腰骶部13 例、髋部15 例、脚踝10 例、腕部6 例;创伤面积3~32(10.23±2.74)cm2;致伤原因:摔伤16 例、交通事故14 例、坠楼6 例、其他原因8 例;病程2~10(3.57±0.24)d。 观察组中男26 例、女20 例;年龄20~81(50.46±1.04)岁;创伤部位:腰骶部12 例、髋部16 例、 脚踝9 例、 腕部8 例; 创伤面积3~33(10.28±2.73)cm2;致伤原因:摔伤19 例、交通事故13 例、坠楼7 例、其他原因6 例;病程2~8(3.64±0.31)d。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创伤部位、创伤面积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参照《骨科疾病诊断标准》[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骨创面无法自动愈合或缝合;严重感染性风险较高的患者;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2)排除标准:患者年龄小于18 岁;存在不可控制的糖尿病;配合度较差的患者;存在全身性感染和脓毒症等合并症的患者;存在恶性肿瘤、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存在因为创伤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清理创面异物、坏死组织及腐肉,保留供血组织、肌腱骨膜及神经,若患者出现骨髓炎,采用X 线进行检测,将死骨切除,直至出现健康骨组织;清除创面结束后,采用碘伏、双氧水对骨头裸露部位和周围软组织进行冲洗;若患者创伤创面出现感染情况,采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创伤创面增生新鲜肉芽组织后,进行缝合包扎。
1.3.2 观察组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彻底清除创面,除去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和其他物质,将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放置入内,采用75%的乙醇和0.9%的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创面及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将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裁剪成适合患者创伤创面的形状、大小,并将其敷贴于创面上。 采用4.0 丝线缝合间断处,确保负压封闭引流敷料与创伤创面可以完全接触并进行充分引流。 采用聚氨酯薄膜对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创伤创面和引流管实施封闭,形成隔绝屏障,连接负压瓶与引流管,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负压值为30~40 kPa。 每天对引流瓶内的引流液进行观察,注意引流液颜色和积量,待4~7 d 后将敷料去除,若创伤创面恢复良好即可进行植皮治疗;若创伤创面恢复效果不佳,仍然存在大量分泌物,进行第二次引流疗程,直至患者创伤创面生长出新鲜嫩芽,且无分泌物,随之进行植皮治疗。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 (2)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 (3)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创伤创面植皮愈合的次数。
1.5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9/L,同时创伤创面可以自行愈合,未发生感染情况为显效;患者白细胞计数处在(10~15)×109/L 间,同时创伤创面已经基本愈合,未发生感染情况,并只存在少量的分泌物,肉芽组织亦在增生,需二次处理为有效;患者白细胞计数>15×109/L,创伤创面受到感染,并且因感染导致情况恶化,没有增生新鲜的肉芽组织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植皮愈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第一次创面植皮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第二次与第三次的创面植皮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创面植皮次数比较[n(%)]
3 讨论
骨创伤创面是常见的疾病,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4]。 骨创伤的治疗主要是治疗骨创伤创面和引流,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中,采用纱布覆盖创面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该手段对于创伤创面而言愈合速度慢、时间长,而且纱布易被分泌物渗湿,提高创面感染的风险,甚至会出现反复感染。 同时,由于引流孔数量有限,引流管与引流腔无法进行完全接触,导致渗液聚积,阻塞管腔[5]。 而杨帆和白祥军[6]的文献指出由裘华德、宋九宏教授引入并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可持续负压吸引,该技术具有创新性,可以构建封闭空间,将创伤创面与外界阻隔,随后引流出坏死的组织、毒性分解物,促进血液微循环,同时采用的敷料成分以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为主,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缩短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董建等[7]的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29%,与本文结果相似,说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面创伤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其原因在于,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创面与引流管间的媒介为高分子材料,在负压时,可让引流管均匀分布在患者的感染创面上,可对患者实施全面引流。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采用的聚氨酯薄膜可对患者创面进行封闭,将细菌隔绝,避免创面被细菌持续性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创面恢复。此外,该项技术可对患者创面实施连续的吸引,保持创面干净,减轻创面间的压力,促使患者患肢水肿的发生概率降低,有效清除创面中的坏死组织和细菌,为创面提供良好的恢复环境,加快恢复速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面创伤患者,可改善临床指标。其原因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理论基础为湿性愈合,适当的湿度有利于患者创面组织愈合。适当的湿度条件下,可保留创面渗出物中有益的物质,如组织蛋白溶解酶、丰富营养、免疫细胞和生长因子等,可以溶解和吸收坏死组织。 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全方位的为创面提供引流动力,将创面的坏死组织均排出体外,为肉芽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加速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时间。 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采用的敷料可使用较长的时间,换药次数减少,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湿性愈合使患者创面愈合不会结痂, 不会因换药造成机械损伤,这能减轻换药疼痛,降低对创面愈合的干扰,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减少住院时间[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陈春[9]的研究显示,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92%,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92%,与本文结果相似,说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面创伤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抗生素使用。其原因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以湿性愈合为基础,采用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或填充,随后使用聚氨酯薄膜对创面进行封闭,形成封闭的空间,构建屏障,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及时将床上床面内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和其他有毒物质排出,使腔内压力下降,消除死腔,减轻炎性刺激,改善腔内环境,减少炎性反应,抑制细菌增殖,避免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消退,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风险。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第一次创面植皮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第二次与第三次的创面植皮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 高凯[10]的相关研究显示,观察组三次创面植皮愈合率分别为85%、15%、0,对照组三次创面植皮率分别为55%、25%、20%,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创面植皮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后两次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面创伤患者,有利于促进创面恢复,减少植皮次数。原因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彻底清除故创面及骨腔内隙渗透液,使创面水肿得以消除,降低感染风险,为后期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使换药次数减少,减少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进而护理操作可以得到简化,最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改善患者患肢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创面血管化,可进一步改变患者患肢微循环,从而提高创面愈合效果,最终促使患者创面后期植皮次数得以减少。
综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面创伤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使创面植皮次数得以减少,最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