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策略

2022-06-03李青文

中国商论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策略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自贸试验区结合实际进行差别化探索,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成果,建成了符合区域发展的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制度创新是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命题,是改善投资环境、培育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广西自贸试验区获批成立以来,在制度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高质量发展策略。

关键词: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策略

本文索引:李青文.<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11):-003.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6(a)--03

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两年多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效显著,全面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成效逐步显现,已经形成了以面向东盟、服务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为特色的创新改革成果,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更多要靠改善投资环境。”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必须下大功夫、真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

1 广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现状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但是我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还是全国第一个在少数民族自治区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于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 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两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完成了国家赋予的12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形成中马“两国双园”跨境金融改革、凭祥边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首批44项自治区级创新成果并得以复制推广,其中13项属全国首创;“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办公室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广西边民互市贸易集成改革”等5项创新举措在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位居第2,并获得海关总署备案;自治区、相关部门、各片区管委会相继出台各类政策创新文件70多项。

1.2 出台了《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条例》

广西自贸试验区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创新作出授权,确保自贸试验区改革有法理依据,是同批6个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中第一个出台关于自贸试验区的地方性法规,对推进和保障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全面规范,为未来的制度创新、改革探索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1.3 通过“负面清单式”放权,加大改革自主权

2020年,广西分两批次分别下放162项自治区级行政事权至广西自贸试验区,进一步释放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探索实践及自主决策等方面的活力。2021年9月,广西发布了《不予授权或者委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的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目录(2021年版)》,仅将涉及国家及公共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及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能下放的115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列入目录,正式从正面赋权模式升级为“负面清单”式放权,实现了制度创新层面的新突破。

1.4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各片区及相关部门基本完成了流程再造,以“片区事片区办”为工作目标,形成“原箱出口、一箱到底、海外还箱”全程国际多式联运模式,首创铁路集装箱与海运集装箱互认机制;实施“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新模式;加快推进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单一窗口”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创新开展互市贸易“集中申报、整进整出”通关新模式,边民互市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超80%,通关作业无纸化实现100%覆盖;率先在全国沿边地区启用全信息化智能通关模式,实现一站式“秒通关”,有效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成为全国边境陆路口岸首创经验;广西自贸区设立至今累计入驻企业3.9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亿美元、进出口3313亿元,分别占全区外资外贸总额的37%和35%(数据来源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两周年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资料整理)。

2 广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系统集成性不高、创新成果总量不多、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诸多问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

2.1 系统集成性不高

从已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来看,大多局限于流程优化、单点创新,深层次、大格局、突破性的创新成果较少,改革试验深度不够,服务国家战略还有差距。

2.2 创新成果总量不多

截至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共形成4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改革试点经验17项,最佳实践案例27项,总数低于同批的黑龙江(60项)、云南(76项)、江苏(115项)、山东(60项),略高于河北。

2.3 入选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少

广西自贸试验区所报送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仅有1项,即“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案例,与先进自贸试验区还有很大差距。例如,福建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就有16项创新举措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三周年就形成了27项被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2.4 政务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放”和“接”存在一些脫节,行政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时间长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企业新上项目审批时间过长,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待改善,现有政务系统没有与部门办事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电子证照库和统一身份证体系没有构建起来,部分进驻单位面临“多套系统、多个流程、反复登录、反复录入”的问题,造成办事群众需要多次提供证明材料,“最多跑一次”很多事项无法实现。

2.5 企业经营成本依然偏高

不少企业反映生产用“水、气、电”价格依然较高,金融机构形态比较单一,信贷投向过于集中在电力、钢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势行业,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建设不充分,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形成了融资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各大金融机构对民营投资项目支持力度有限,民营企业有效抵押不足,企业融资难,资金吃紧等。

2.6 口岸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口岸设施建设和使用时间长,当时规划标准不高,已经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贸易、人流、物流的通关需要,高峰期间大量车辆积压在口岸通道上,进行长时间排队等;港口相关港航服务要素不全,市场竞争不充分,航运服务中心港航服务企业少,管理型人才较少,部分服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使用的报关单据不正确或填报不准确,影响通关时间。

2.7 缺少高素质人才及配套政策

企业急需的多层次人才缺乏,既包括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科技骨干人才、高水平专业服务人才,又包括大量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技师、基础劳工等,特别是缺乏熟悉现代金融、国际贸易、数字经济、智慧物流、新型制造等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没有形成吸引人才系统集成的服务政策体系,与人才吸引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险衔接互认、生态、人文等条件亟待提高,导致人才“留不住”。

3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策略

广西自贸试验区必须以广西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广西面向东盟、陆海联动和沿边开放三大特色,加快构建政策和制度体系,对标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以系统性和重构式思维推进改革创新,形成更多具有广西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广西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探路领航,为我国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新的制度供给、方法借鉴和模式创新。

3.1 提高主动自主改革的意识

首先,强化“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意识,开拓视野格局,以更加主动的精神进行制度创新。其次,正确处理好“为国家试制度”与“为地方谋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围绕总体方案的地点任务开展创新,完成好规定动作,还要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创新,打破阻碍產业发展的症结,做好自选动作。再次,深入结合中央部门的改革步伐,争取中央部门的改革事项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最后,密切部门间联系。片区与片区之间、片区与各部门单位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制度创新工作离不开自贸试验区全体制度创新系统工作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离不开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没有紧密的关系、密切的配合,彼此就会自扫门前雪,甚至相互掣肘,就不会形成创新的合力。同时,注意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围绕一个行业的链条或一项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从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突出系统集成,让制度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3.2 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制度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与东盟国家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围绕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推进海铁联运、通道沿线合作、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管理运营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围绕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推进与东盟国家资金互融、货币互兑、监管互动、信息互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围绕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进面向东盟的数字贸易、数字产业合作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围绕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用好RCEP规则,深化与RCEP成员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自贸试验区要积极推进对接RCEP规则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发挥先行作用,更好地助力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3.3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开展制度创新

要坚持市场主体需求导向,推动制度创新与深层次改革。首先,结合本地抢时间,围绕市场主体关注高、需求强烈的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方面,进行更多有益探索与改革。其次,进一步创新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一方面,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相关人员或单位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发展、改革、破解难题、探索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偏差,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予以免责或减轻责任,可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经验做法,海南先后出台《关于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典型案例通报发布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等政策,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氛围,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踏实做事、不谋私利、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支持担当者、保护改革者的鲜明导向,激励他们担当作为。另一方面,针对市场主体,要以“法无禁止即可为”为原则,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自贸试验区开展改革创新活动。同时,依法审慎实施行政处罚,并配套相关信用修复机制,在自贸试验区应当完善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标准,引导市场主体合法诚信经营,推行失信复议复查及修复制度。最后,做好权力下放的承接工作。对于下放的权限,做好组织衔接,确保地方能够接得住、用得好。

3.4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最大程度简化服务流程,降低办理成本,废除、简化、合并、优化、重建业务流程,实行流程再造,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树牢服务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开展“查、破、促”活动,坚决“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自我革命”,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落实明确责任、跟踪督查、监督问责等工作,保障流程的有序运行,对标先进自由贸易区和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多方面实现更加便利化,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3.5 構建“招才引智”机制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想方设法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优质环境,同时人才引进自贸试验区后,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落实各项激励政策,推动形成“远者来、近者悦”的浓郁氛围,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专家队伍。开展人才大战,进一步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尽最大的能力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允许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全面放开人才落户限制,鼓励大中专院校等毕业生落户,在聚才气的同时聚人气,用心服务、留人用才,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通过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的干事创业平台、建设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多项措施吸引各方人才共同绘就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蓝图。

参考文献

卢方.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策略研究[J].市场观察,2020(9):163-164.

邓元,向金凤.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广西营商环境优化[J].研究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7):78-79.

韩二东.河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突破口及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0,36(6):53-60.

黄英嫚.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高端产业金融供给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4):71-72.

方爱华.“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战略的互动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33(8):67-70.

曹旭,朱福兴.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外溢效应研究:以江苏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6,32(2):72-75.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两周年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2021-08-30.http://www.gxzf.gov.cn/zt/xwfb/xwfbh0830/.

《关于建立海南自贸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典型案例通报发布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EB/OL].2021-08-02.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zfxwfbh/202108/8fc082029c964082b79f7e7e2eb794b6.shtml.

Strategie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uangxi Pilot Free Trade Zone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Guangxi Institute of Studies on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  Nanning, Guangxi  530022

LI Qingwen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hina has set up 21 pilot free trade zones, with each pilot free trade zone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to b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By means of the promotion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 large number of high-level results i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line with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have been built up, a sign of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to create a first-class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Since the approval and establishment of Guangxi Pilot Free Trade Zone, certain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s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Keywords: Guangx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ptimiz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策略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