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生前庭 含薰待清风
2022-06-03蔡欣彤
蔡欣彤
关于诗意栖居,我最赞赏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方式,以虔静的心思感受自然,以诗意的态度对待生活。在我看来,此乃最佳的栖居人世之法。
首先,自然本就是诗意的源泉,生命也本就是诗意的结晶。投身自然,我们可以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深山秋夜之静谧;回归田园,我们可以领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春日江南之恬丽。自然的诗意,不仅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幽远,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壮阔。它可以抑住轻尘,抑住喧嚣,令人屏息静气;也可以激起兴奋,激起烟火,使人称奇。在源远流长的诗文史中,自然始终矗立在那儿,以它自己的方式,或欢快,或平缓,或清脆,或喑哑,诗意地表达着。
然而,诗意的自然如今却慢慢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人生一世,金钱、权力、地位、名誉,这些成了大多数人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追逐着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变得平庸而盲目,千篇一律而不知所措。实际上,人生于自然,就应该相通相融,当两者的联系不再密切,便如鸟失林、鱼失水,人的感性与理性脱离,人生的意义被量化为物质,而这种环境中的人,会如失去源泉滋养的溪流般,慢慢干涸、枯萎。因此,栖居于诗意自然,能够焕发我们精神世界的活力,点亮远方的那座灯塔。
也许有人会质疑,都市之中,不也有许多目标明确、斗志昂扬、生活多彩的人吗?他们的精神世界难道不丰富吗?诚然如此,但自然的诗意,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质量,影响我们的审美取向,进而更好地充实我们的生命。陶渊明曾直言:“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愁。”这便好比低质量的社交与高质量的独处,在自然身边“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独处,可以赏山岚与晚霞,品黄昏与黑夜,可以与自己对话,从静谧中演奏奔放,于孤寂里演绎诗篇。善于欣赏自然之人的心,与沉浸于都市生活之人的心,往往差别甚大。
但归根结底,就像海德格尔所言:“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如何诗意栖居,取决于你的生存态度,而当你将自己融于自然,以诗意的姿态面对生存,你将会发现,你身前庭院之中,满是斟满阳光的野花,满是摇曳着种子的青草,它们含着诗意的薰香,静待清风袭过,静待岁月安好,而其中的你,也许就会发现,何为生命本真,何为诗意栖息,“心远地自偏”的生活原来如此简单纯粹而快乐。
生活的诗意,就像桃花源“林尽水源”处那座山的小口之光,其实早已照亮了你的每一寸生命,只静待你豁然开朗,发觉那光之源頭就在眼前。
指导老师 尹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