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双新”之笔答育人之卷

2022-06-03徐良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教材育人

徐良

办好高中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后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年初,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作为指导思想之一。淮阳中学作为河南省33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之一,在“双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落实“双新”,擘画教师发展蓝图

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发展是第一位。淮阳中学聚焦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在“双新”背景下,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要想实现育人方式变革,必须先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淮阳中学连续举行新课标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新课标读书分享活动、读课标写课例比赛,利用暑假走进知名高校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系统培训,促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变,向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全面发展转变。

我们改进教师奖惩机制,先后评选出五届共50余人次校聘特级教师、9名首届首席专家教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依托名师工作室,针对“双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每周组织开展5次“一课一研”集体教研活动,研讨“双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依托师生快乐研究室,创办《柳湖教研》专刊,在广大教师中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

学校通过邀请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比较成熟的高中同人来校传授经验,并在校内开展以“双新”为背景的说课比赛、观摩课活动。去年暑假期间,学校组织了50位骨干教师赴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进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我们提倡青年教师通过拜师、入班听课等形式向优秀教师学习。年轻教师到岗后,由师傅手把手教上课、备课、板书、批作业等,力争“3年站稳讲台、6年成为骨干、9年成为名师”,成为让学生爱戴、家长尊重、学校放心的优秀教师。

二、聚焦课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新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双新”落地需要课堂来实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目的是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实施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高中课堂必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为落实“双新”育人的需要,淮阳中学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发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如语文学科的《阳光早读》、数学学科的《人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外国文学选读》、物理学科的《物理学史(高中版)》等。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发了剪纸、泥泥狗、太极拳等丰富多彩的选修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针对学科优秀的学生开设“荣誉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淮阳中学提出了“一三六”人文课堂教学模式,即把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时事政治等人文元素植入课堂教学。开展人文课堂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成功实践,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以真实情境为活动载体、以学科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变革为实现途径,关注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为此,我们还以“一三六”教學模式为依托,以科普课堂为主题,深度挖掘课程资源,积极建设满足学生多种兴趣的实践课堂。

三、指向素养,推进育人体系建设

新时代高中教育的使命与特点,决定了在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目标是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构建育人体系。

成立学生发展中心。学校抽调专门师资,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进行全方位指导,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保证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效果。我们依托物理、数学、化学、人文社科、人工智能、巅峰体育和艺术综合等课程基地,以项目驱动的方式,以跨学科学习形式,以“大背景、大问题、大设计”为学习理念,打造新型学习方式,在不同学科的知识间建立联系,使学生对学科渗透交叉运用产生共鸣,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恪守理想信念教育。学校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致力于提高办学质量。优秀学生是培养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时时提醒广大教师:要用道德情操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用扎实学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用仁爱之心砥砺学生努力成长。

构建德育活动育人体系。学校的“三勤”教育、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学雷锋教育、感恩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都很好地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常态化、课程化及效果最优化。

立足全面兼顾个性。在筹划选课走班时,我们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及发展方向,引导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选课方案,合理规划课程安排,逐步建立健全选课走班教学的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扎实的日常工作可以打造出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促进师生的砥砺奋进。近年来,淮阳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芝麻开花节节高”,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今后,淮阳中学将继续深化各环节、各要素的课程改革创新,聚焦关键任务,完善全面育人体系,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潜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谱写新时代的育人华章。

(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五育’并举视域下普通高中育人体系重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YR2021104)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新教材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