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 成就 成全

2022-06-03李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成就师德名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县域普通高中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淮滨高级中学把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基础工作,基于学校特色,结合学校实际,以“成长、成就、成全”为目标导向,助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练好基本功,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一、“成长”:教师修炼的本质

新时代赋予了广大教师新的使命,新能力生成于不断的修炼中。这种修炼的本质就是“成长”,是教师基于教书育人需要而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以增长学识,涵养师德。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注重激活教师的发展自觉,促进教师从“师能”“师识”和“师德”三方面修炼自己的基本功。

一是提升“师能”。教师的发展,不能满足于掌握较为娴熟的教学技能,而要向形成一定的教学艺术乃至独特风格的新高度迈进,这也是学校多年坚持开展指向教学思想的“精品课”竞赛等活动的初衷。我们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名师示范引领,促进教师不断磨炼自身教学技能,掌握丰富的教学艺术。不少教师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队伍中的骨干、翘楚。

二是拓展“师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不断拓宽视野、深化认识是教师超越自我、提升境界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坚持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教研、学术沙龙、课题研究、课例研讨等活动,促使教师用研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会思想的芦苇”,拥有自我更新的勇气和能力。“人人有课题,节节都是行动研究”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知者”走向“智者”,以“经师”的高度去传授知识,以“人师”的境界去影响生命。

三是涵养“师德”。强烈的责任心、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仁爱之心是构成教师魅力的核心要素。其中,师德是底色。高尚的师德既内生于澄澈的心灵,又外显于积极的行动。因此,学校致力于教师成长体系建设,引领教师坚持学习、研究、听课、评课、讨论、反思、交流,专注自己的事业,摒弃外界的喧嚣,涵养自己的品性。学校基于学生的成长,用“上下求索、学以致用”的精神激励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开展活动,围绕课堂探索方法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成就”:教师修炼的意义

教师修炼基本功的意义在于“成就”二字。于漪老师认为,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成就学生、成就未来,教师首先要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火。

一是成就自己。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多年来,我们通过精心规划、梯级培训,采取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助推教师从适应、成熟,走向创新,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更深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二是成就学生。成就学生是教师的情怀和追求,也是教师的崇高使命,更是教师的生命价值所在。教师职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通过启迪、引领,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位,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秉承“为学生的生命幸福奠基,为学生的生命精彩引航,为学生的使命担当铸魂”的价值追求,引领教师坚持锤炼自己,勤习技能,更新观念,激发情怀,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让“教书育人”熠熠生辉。

三是成就未来。“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影响都不可忽视,每一位教师都是成就未来的奠基者。我们通过思想引领和评价激励,引导教师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树立“当好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就是成就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理念,用生命的精彩引领精彩的生命。

三、“成全”:教师修炼的境界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適应这个变化的时代、促进自我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一种成全。用蔡元培先生的话说就是:“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教师的境界提升,体现在对学生的“点燃”“点悟”和“点化”之中。

一是在引领中“点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有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作为生命成长的引领者,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还要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教师修炼的根本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学识、品格、精神、志向等,对学生的理想、认知、追求、自信等产生积极影响,点燃学生的奋斗激情,从而使教育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引人前进、催人向上的力量,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二是在唤醒中“点悟”。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认为,“唤醒”可以使主体的人在灵魂震颤的瞬间感受到从未体验过的内在敞亮。教育是在影响中追求生命自觉,这种影响表现在唤醒、激发、触动,作用于启心智、育新思。我们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成全,是通过灵魂的唤醒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生命和使命,以自明的状态去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这种“点悟”,既是学生生命的升华,也是教师境界的升华。

三是在创造中“点化”。学校教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上,更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可贵的品质、形成优秀的文化。造就时代新人,需要教师具备探索和创新精神。我们引导教师深刻认识教与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在一起创造生活、创造精神、创造文化。教师的创造,发生在一节节课堂中,延续在一个个生命中。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唯有创造,才能点化生命,成全学生的美好未来。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教师的修炼始于爱、成于行。教师的发展自觉,是促进教师自我修炼的最重要的内生力量,一旦发出,不可阻挡。在学校共同价值追求引领下,我们将不断推动广大教师扎实锤炼基本功,努力“成长”,坚持“成就”,不断“成全”——这将是我们永远的必修课。

(本文系2021年河南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提升普通高中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YR2021100)

相关链接:

近年来,淮滨高级中学基于“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的办学思想,秉持“三成”(成长、成就、成全)的教师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是教师队伍规模适度。学校现有教职工69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50余人,中级教师30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发展基础良好。

二是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学校现有5个名师工作室,其中,2个国家级工作室:中小学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李明工作室、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臧传发工作室;3个省级工作室:中原名师李明高中物理工作室、河南省“千人计划”教学名师臧传发工作室、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彩琴英语工作室。在名师引领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目前,学校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河南省“千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领航校长1名,中原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特级教师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4名,省级、市级、县级名师和骨干教师92名。

四是教师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引领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师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河南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6项,河南省校本教研优秀案例一等奖2项,河南省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2项。

猜你喜欢

成就师德名师
以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家乡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致良知与师德
燧人氏钻木取火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