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的逻辑连贯性

2022-06-03葛莹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1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问题意识

葛莹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就中学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新旧知识间的“关联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关注知识的“延伸点”,凸显“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关键词:逻辑推理 逻辑连贯 学会思考 问题意识

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导”的艺术,在教学中适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创造交流的机会,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认真归纳,不断攻克一个个难题,自主性地获取新知,才能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价值与意义。

一、逻辑连贯性教学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注重贯穿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方法和培养数学能力。“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教学过程”能够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效果,不但使数学易懂、易学,还能让学生领会数学逻辑思维与方法,从而加以运用。学生通过逻辑推理获得正确的数学定理、结论等,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形成步步有据、逻辑分明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理性精神。

二、逻辑连贯性教学的前期准备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呢?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增强,所以教师要探索有趣高效的新型教育模式。比如先学后导、互相提问、合作共享等。简而言之,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师教学“正数和负数”时,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

(1)什么数叫作正数?

(2)什么数叫作负数?

(3)为什么要引进负数?

(4)0是正数还是负数?0具有哪些意义?

在教学中,学生要学会思考、善于总结,教师适时点拨与引导。教师可以以身边常见的、典型的生活问题为例,顺其自然地引入课题,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求知欲望。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轻松高效,事半功倍。学生乐此不疲,效果较佳。

比如教师教学“正数和负数”时,可以这样开场:

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共有56人,其中,男生29人,约占52%;女生27人,约占48%……

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分别说了哪些数?

学生积极抢答。

(二)精心设计问题串

一节高效率的课是由若干个高质量的问题串起来的,目的是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或者冲突,课堂提问不管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的,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要有针对性、联系性和层次性。比如教学“正数和负数”时,有如下教学片段:

师:小学学习的数主要有哪些?

生:整数、分数。

师:在实际生活中,整数和分数够不够用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比0更小的数吗?

这时,教师展示投影:

(1)在2月某一天的天气预报图中,昆明、南京、长春的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呢?

(2)在一张地图上标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西部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5米,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生活中经常遇到一种前面带有“-”的数,与之前学习的整数和分数并不属于一类,整数与分数在生活中已经不够用了,这就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带有“-”的数)加以运用。

师:怎样命名前面带有“-”的数字呢?

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小学里已经学过的数,由于相反意义的量的存在,引入了负数来表示这些量,显而易见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用脑思考、用心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逻辑连贯性教学中期过程

(一)总结数学思维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操作等感性认识的同时,还需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等理性能力。教师要精选具有启发性、典型性的习题,提炼数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可以先理解问题,再思考解题思路,也可以先熟悉条件,再逐步探索解题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求解答案,最终找出最优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由特殊到一般的推导,鼓励学生大胆联系和猜想,多让学生练习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型,从而克服思维的狭窄性。

比如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实例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与特点,然后抓住要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最后教师规范定义的几何语言。接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画平行四边形、拼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逐步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从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善于捕捉学生的美

数学课堂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寻求不同的解决方式,突出多维的求异思维,促使学生大胆猜想、推理论证。教师不要盲目地追求答案的完美,而应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只要学生的回答无原则性错误,教师就不要予以否定,反而应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加以鼓励、表扬。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胆量,学生敢说、敢做,进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學生的自信、乐观对学习的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三、逻辑连贯性教学课后反思

学生不管是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还是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所以“构建逻辑连贯的数学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总结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寻找知识的起源,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关注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境界。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常见问题,学以致用方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课堂的始终,这就需要多维度地设计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做好课前准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学生轻松学、有效学,思维开阔与灵活,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进步、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阳,金康彪.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8).

[2]曾国柱.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下),2011(7).

[3]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问题意识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
花生是谁的
真假借据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