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度量本质,培养度量意识
2022-06-03侯彦君张婷
侯彦君 张婷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智慧学习环境成为众多学者探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旨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等。本文在智慧学习环境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导小学生关注度量本质、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图形、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 度量意识 学生主体
发展学生动手能力、渗透学生度量意识是新课程教学内容之一。度量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物体的某一属性,度量的本质是将事物的某些属性标准化,然后通过测量赋予事物一个量值,从而比较同一维度上的事物。“认识厘米”作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必学内容,是向学生渗透度量意识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对测量、长度等标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够在几何图形、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否则就像是没有地基的高楼,不仅会使学生理解不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也会影响学生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智慧学习环境为主要背景,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一、操作交流,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迅速收集课堂反馈,为课堂教学积累素材。以“认识厘米”为例,教师借助畅言智慧课堂PAD,在教师端提出问题: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可引导学生先利用身边的材料对课桌进行长度测量,如借助课本、文具盒或一拃去丈量课桌长度,然后学生再根据丈量的结果在畅言智慧课堂学生端进行作答。在学生提交答案的过程中,畅言智慧课堂能够实时呈现答题报告。最终报告显示:关于课桌长度的数据多数不同,也有相同。就此展开讨论:(1)相同的课桌,大家丈量的课桌长度为什么会有不同?(2)出现相同丈量数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1)丈量的数据不同,是因为丈量课桌的材料长度不同,即测量标准不同,如用文具盒去丈量肯定比用手(一拃)去丈量数据小;(2)要想避免争执,客观测量,我们必须要统一测量标准。借此引入长度单位“厘米”。
二、认识1厘米,感受测量工具存在的价值
教师可以借助希沃投屏技术或畅言智慧课堂PAD清晰地展示1厘米长的小棒,并让学生捏住小棒的两端,感受1厘米有多长,在脑海中初步建立1厘米长的空间表象。教材侧重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食指宽度、田字格的边长、订书钉的宽度估计等,强化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
再让学生用1厘米长的小棒去测量课桌等其他物体的长度,这样大家都会得到一个相同的结果,这就是长度单位“1厘米”存在的价值,它代表的是一种标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长度测量的本质。与此同时,在用1厘米长的小棒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操作麻烦,且误差较大,这时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介绍长度测量工具——直尺。教师可调动畅言平板里的学科工具——直尺,相当于将实物抽象并放大在大屏幕上,并借此展开“认识直尺、使用直尺”的教学环节。将直尺测量的细节和过程直观、清晰地展现给学生,打破实际操作的局限性,让学生快速地认识直尺,并掌握用直尺准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同时感受直尺给长度测量带来的便捷。
三、反例重现,掌握直尺测量的正确方法
由于班级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往往无法关注到所有学生直尺测量的过程,通常展示的只是学生的测量结果,而学生的一些错误操作往往是课堂中最有价值的生成。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下,可利用畅言平板中的录屏功能,抓拍学生错误生成的过程,如学生测量时,被测物体蜡笔的一端未与直尺上的0刻度对齐,或者测量时,直尺边缘未平行并紧贴蜡笔边缘等,从而导致测量错误或误差较大。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并生成视频,再次播放时,更加直观地重现反例片段,让学生自己也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自己点评并总结直尺使用的注意事项,这样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快速掌握直尺的正确测量方法。另外,还可以抓拍记录其他测量方法,例如,当一个学生的直尺的0刻度线磨损看不清后,他把被测蜡笔的左端对齐其他刻度线,读取的长度即是蜡笔两端对应的刻度之差。视频展示时,可让学生自己阐述测量过程和结果,拓展测量的方法。
由此可见,在智慧学习环境的背景下,课堂能够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同时,这种教学行为也是在响应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将“先学后教,为学而教”的理念落到实处。
四、估测验证,强化学生的数学度量意识
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厘米,并掌握直尺测量方法之后,便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度量意识。例如,教师可以拿起一支粉笔,问学生:“估计一下这支粉笔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学生根据脑海中积累的长度空间表象,对实际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答案不唯一。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利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借助手机摄像投屏,让所有的学生直观地看到测量的过程和结果。测量结果反之也会对估计误差较大的学生脑海中的长度空间表象进行修正和重建。
估测与验证是检验学生对“1厘米”或较短长度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向学生渗透度量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测量兴趣,并让学生在估测中强化度量意识。
五、筛选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信息化浪潮在教育行业的普及与发展,作为教育者,不能再把自己的眼界固定在课本上,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并结合网络信息筛选合适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认识到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后,可以略微向他们提及我们中华民族统一度量衡的历史:在战国时期,秦国各地的度量衡均不一致,这给人们的交流带来很大障碍,后来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这不仅推动了秦国的经济发展,甚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或许当初谁也没有想到,数学上的这个小进步竟然会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有关数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能够为人类生活创造价值。
再如,在学生感受直尺测量带来的方便后,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通过图片展示来介绍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其他长度测量工具,以及各种工具的使用背景,如皮尺、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等。打破学生对于测量工具只有直尺的刻板印象,并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由此可见,智慧学习环境能够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度量”是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基础,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度量意识,立足度量的本质,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背后的逻辑体系,从而使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开展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并以良好的几何图形、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素养作为学习的支撑力,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小爱.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实验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2]迟明磊.基于学生数学智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0):158.
[3]南欲晓.凸显“单位”本质 感受“度量”核心——《认识厘米》教学与解读[J].小学教学设计,2018(35):2325.
[4]姜荣富.长度测量的教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