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22-06-03白佶高静
白佶 高静
[摘 要]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现实的人”为逻辑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肯定了人作为实践主体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能动性作用。文章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梳理,分析了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肯定了实践中人的主体价值。以人学思想理论指导实践,能够更好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创造新的历史“合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2)01-0016-04
[收稿日期]2021-11-20
[作者简介]白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静,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以往的哲学对于“人”的理解通常是理论化、抽象化的,与黑格尔仅从精神层面谈对人的认识和费尔巴哈提出的 “抽象的人”的概念不同,马克思从实践出发、从社会生产生活出发,将对“人”的思考和研究建立在了现实之上,指出“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他以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为基础,充分肯定了“现实的人”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人的自我意识,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创造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一、“现实的人”的内涵
(一)“现实的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生命体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也就是说,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创造人类历史、构建人类社会。因而马克思在研究人的属性问题时,首先从人的自然属性着手,肯定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他认为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其它一切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历史诞生的条件。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跟其它动物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也需要阳光、空气、食物和水等维持机体正常生活的自然条件。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就是承认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肯定人作为“自然人”的存在,而不是生硬地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
(二)“现实的人”是劳动的实践的人
人与动物有着相似的自然属性,但劳动的产生让两者之间有了根本区别。劳动作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产活动,成为了“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让我们对人类的本质有了定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3](P11)。在他们看来,“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类完成从自然人到现实人的转变就是从投入生产的那一刻开始的。不同于动物出于生物本能所进行的活动,“现实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物质资料的需要而展开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而这些生产活动反过来又构成了人们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不仅创造了“现实的人”,也构成了现实社会的基础。
(三)“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后,在劳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为实现各自的生存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多,并在一定条件下共同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在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中,人们之间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曾对人的本质做出过经典论断,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又进一步指出“生产本身是以人的交往为前提的”[4](P68),也就是说,“现实的人”一定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一个人只要从事生产活动,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并且这些社会关系“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由整个生产决定的,单独的个人实际上都面临着这些关系”[3](P109)。只有顺应历史条件,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关系,人才能在实践中生产更多物质资料满足自身需求,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现实的人”是身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的研究和理解从来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他们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實践的历史。一方面,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史;另一方面,人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份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历史特征。受不同的社会实践、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人的特点也会随之变化。这不仅意味着人的发展状况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还论证了区域性历史逐渐向世界性历史转变。因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界限,“区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4](P86),因而只有突破地域性局限,并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将“现实的人”置于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好地分析和把握人的本质和特点。
二、人的本质特征
(一)人的本质根植于实践
以往的旧哲学在研究人的问题时往往局限于“抽象的人”,他们以主观臆想的、推测的“精神上的人”代替了“现实的人”,严重脱离了实践。黑格尔在研究人的本质时,把人当成劳动的产物,这一点得到了马克思的肯定。但他所提出的“劳动”与“历史”建立在了绝对精神之上,是仅存于人观念中的、脱离现实的抽象的“劳动”和“历史”。马克思对这种精神性的概念进行了批判,并以唯物的、现实的概念来解释劳动、历史和人的本质。他将劳动看作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将历史看作是人实践的历史,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视为人类的本质特性[5],指出现实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1](P73),完美地避开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抽象劳动,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和“类存在物”。F3D9B4C2-B8AC-449F-9694-5068F248BE2D
马克思将对人的理解建立于实践之上,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区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他通过人类历史进程的研究,指出“现实的人”依赖于劳动实践。因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的人,才能在创造出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并建立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人的本质的基础。人和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物质生产活动的进步。因此,只有将人的本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
(二)人的发展目标促进了人本质特征的形成
从事生产实践的人通常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管是为了生产物质资料维持生存,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都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时满足和适应各种劳动要求,并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因为处于生产实践中的人拥有典型的社会性特征,从事任何生产都脱离不了社会关系。另外,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也将制约人的发展,因为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是上一个时期积累下来的,人们无法选择。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在劳动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来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本质特征也会越来越突出。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的需求及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现有的生产条件已基本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生活条件的改善促使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不再单纯的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工作,而是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这就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刺激了人需求的全面发展。而需求的多样化又会进一步刺激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在劳动过程中,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会不断适应各种生产的要求,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劳动是人本质力量外化的有效手段,这种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
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现实的人存在于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因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离不开人类社会、离不开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就代表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不能将自己的本质外化,更不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人类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关系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但不僅仅包括经济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精神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因而只有将人放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人的社会属性,才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实现人的发展与全面进步,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作哲学探索的最高价值诉求,他们认为真正的解放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不是抽象的、思想层面的运动,而是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运动,因而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使用现实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条件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才能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生产资料满足人的需求;只有当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才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去追求物质以外的东西,因为摆脱了贫困才能减少生活的束缚。当劳动不再是人们纯粹为了满足生存而采用的手段,劳动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才会达成高度一致。
生产力高度发展往往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消灭,这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生产出来的任何劳动产品都不属于他们,生产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少。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的对立面存在,反过来压迫劳动者。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反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是自我异化。”[6](P56)这也就意味着人的劳动成为了“仅仅维持生命的手段” [6](P57),人类相较于动物的优势变成了劣势。马克思从经济和历史角度出发,指出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会致使生产与交往的分离,最终导致人本质的异化和私有制的产生,因为“这些十分不同的、看起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6](P157 )。总之,马克思认为分工不仅使圈层分化加剧,还使人进一步被分割。而分工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才能被消灭。
四、人学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正确把握自然界规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整个世界的历史可分为自然界的发展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现实的人”虽然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但并没有完全脱离自然界,“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7](P58)。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淡水、森林、土地、矿产、生物种类等,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自然基础;另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束缚和制约,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动物灭绝、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人生于自然也独立于自然,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改造自然。马克思也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8](P9)”这就意味着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自然,但这种利用不代表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人类只有适应自然界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积极主动进行对象化劳动改造自然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会议上还确立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P361)。这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从长远考虑,而不是局限于眼下的利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能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为人类的惬意生活留足生态空间、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是中国从古至今的训言,很多行为的后果是人们现在就可以预见的,防患于未然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F3D9B4C2-B8AC-449F-9694-5068F248BE2D
(二)充分利用人的社会属性,创造出新的历史“合力”
从自然界脱离出来的“现实的人”拥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仅仅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资料推动社会进步,更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得益于无数个“个体”的共同努力,恩格斯指出: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会“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0](P592),这就意味着“个体”意图和需求的相互交织、冲突和融合,为历史“合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的意图或需求等主观意志的东西只有与实践和劳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以新历史条件下的“合力”创造出建造美好家园所需要的条件。建党百年,我们已出色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并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继续前进。为在建国一百年实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更应该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的“合力”。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个体”需求与“全体”或“国家”需求相匹配、相适应。
(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它与社会的繁荣进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社会进步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资源,人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从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的主體,能“联合”起来利用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生产物质资料,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而必须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
在生产力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广泛化,为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就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只有这种原动力被激发,人类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奠定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无条件的、任意妄为的,它必须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尊重社会运行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
五、结论
以往的哲学专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以“现实的人”为基础,将哲学根植于现实生活,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研究的视角,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哲学研究的功能[11],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与现实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承担起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创造出新的历史 “合力”,通过劳动创造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中共中央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杨金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常延廷]F3D9B4C2-B8AC-449F-9694-5068F248BE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