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让语文课活起来
2022-06-03郑盼盼
郑盼盼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教学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创新教学思路,满足学生受教育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是一篇散文,借助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正以各种形式悄然地向各行各业渗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也以其独特优势冲击着传统语文课堂,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的“介入”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引发了人们的质疑,但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信息技术能够让传统语文课堂活起来。怎样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思考的课题。
下面笔者将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汪曾祺《昆明的雨》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具体运用。
一、课前准备,走近昆明的雨季
这篇课文,汪曾祺以昆明的雨为载体,回忆自己在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生活。对于雨这一物象,不同处境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每座城市的雨也因市井风物、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千差万别。那么,昆明这座城市的雨是怎样的呢?上课之前,我让学生从网上搜集有关昆明的雨的图片,让学生对这座城市的雨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为后面学生感知、体悟昆明的雨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的搜索,以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借助这种途径快速获得更为立体、生动的知识和概念,以此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相应的拓展。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为了唤起学生对雨的记忆和体验,我利用白板的计时功能,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分组比拼,轮流说出含“雨”字的连续的两句诗,学生们跃跃欲试,热情澎湃。可见,信息技术的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热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图文并茂,感知别样的雨季
汪曾祺描写昆明的雨,三笔两笔点染,娓娓道来,看似不经意,实则将自己的满腔情感倾注在“想念”二字上。那么,怎样让学生快速地透过文字读懂昆明的雨季,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念之情呢?我指导学生边观看课文朗读视频,边做思考: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昆明雨的情感?学生沉浸在诗意的朗读中,陶醉于静谧的音乐中,徜徉于隽永的文字中。此时,图文声并茂,信息技术的引入将学生迅速带入教学情境中。
在对这一条情感线索和昆明雨季的特点进行梳理后,学生浏览全文,快速地找出并圈画出文中写到的昆明雨中的景、人、事、物。学生发言时,教师便适时在屏幕上点出相应的文字和图片,如带着雨珠的缅桂花、火炭般的杨梅、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等。文字之美与图片之美相映生辉,接着,学生再次大声朗读配图文字,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物产丰富、风俗独特的昆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深深感受到了让人舒服、并不使人气闷的昆明的雨季。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初中语文课堂,拓展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空间,并使之更有层次、更为立体化,同时,学生对抽象深奥的文本知识有了生动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及情感脉络。
三、批注上传,品味美好的雨季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具有朴素、平淡、韵味无穷的特点,表达常常口语化、家常化。王安忆曾说过:“汪曾祺老先生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文中,作者写昆明的雨,也是如此。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描写中,却传达出一种美感和诗意,表达着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之美、滋味之美、人情之美、氛围之美。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品读平淡之中的韵味呢?本着对学生的认知原则的尊重,教师首先示范赏析,师生再共同总结赏析方法,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自主研读、自主探索、自主批注。在此过程中,利用白板的书写、拖动功能让学生的理解浮出水面,学生跃跃欲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借助蒙层,课堂更加高效,教学内容的呈现更为灵活。最后师生在一起分享批注成果,并将优秀批注通过授课助手上传至屏幕,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适时上传,既能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全体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中促进课堂的生成,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细细咀嚼着平淡的语言中流淌出的那一份美好、那一份滋味、那一份情味。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师生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思考辨析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由繁入简,突显教学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把握课文知识体系,实现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想,启迪学生的思维。
四、配乐朗读,体悟难忘的雨季
曾有人用“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两句诗来诠释“赤子之心”,这简直就是汪曾祺老先生的真实写照啊!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经历过年幼丧母的苦痛,年轻时于战乱中背井离乡,来到昆明求学、得大师殷勤教导,而后受过批斗,住過牛棚,在大风大浪中识得了乾坤之大,又俯身低首去追寻美食、美景,发现一花一鸟之情趣,一草一木之诗趣。
在昆明的七年,是战火纷飞的七年,生活极其穷困艰辛,汪曾祺在这里却度过了最美好的、最难忘的青春时光。作者在《昆明的雨》的结尾处写道:“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味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白板出示有关写作背景,并指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去思考、去感悟,体会那一份于艰难世事中传达出的美好、乐观及朴素的信念。带着这样的领悟,教师配乐朗读自创小诗《我想念……》,学生静静聆听,细细回味,推动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情感交互,将课堂教学推向又一高潮。
课堂在优美的旋律和饱蘸浓情的小诗中结束,余音袅袅……可是,对于信息技术与文本的最优化整合的思索并未结束,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走在时代的前沿,不忘初心、不懈追求、不断创新,力求打造丰盈而有活力的课堂,为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而奋斗不止。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是时代要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使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让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的状态,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责任编辑:唐丹丹84A4CB26-FAF8-4AD2-9DAA-BDBA3C1A6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