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独立本科医学院校免疫学实验课中的改革与探索

2022-06-02滕丽娟蒙田秀黄娟娟梁玉琼李本杰

科教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免疫学实验课医学

滕丽娟,蒙田秀,黄娟娟,梁玉琼,李本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独立医学院校有着它独特的教育方式,绝大多数独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都主要依托母校,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向着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往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还只是运用在理论课的教学上,在实验课中实施各种新型教学方式还很少。据不完全统计,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达到87.5%,实验教学仅有12.5%。所以我们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中引入PBL教学的发展空间很大。文章从改变教师理念,教材改编,实验教学中合理引进PBL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1 PBL教学模式的概况及独立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现状

1.1 PBL教学模式的概述

PBL教学法要求把学习设置到一定的情景中,学习者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合作讨论学习,课中就提出“问题”来进行辩论得出结论。其独特和优势在于PBL教学模式不同传统“说教”教学模式,而是围绕问题来展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当配角,起到指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最后学生利用获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独立医学院校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现状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是连接医学基础和临床诊断的重要桥梁。其理论及技术已经辐射、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这门学科的系统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以免疫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我们很多学生在上实验课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实验内容的知识储备,做起实验来都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实验教材模仿实行,但却不知道实验每一步这样做的真正意义。比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冲洗步骤要冲洗4-5次,其目的是洗掉游离的酶标二抗和没有参与发生结合反应的抗原(或者抗体)。学生只有做到课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缘由才能解读临床免疫学实验每一步的用意及检验报告中“数字”的内涵。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向导,积极鼓励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相互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数据,课中操作才能有的放矢进行,课后才能交出满意的实验报告。目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基础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所以文章以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为例,进行基于PBL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2 PBL教学模式在独立医学院校免疫实验课中的改革和初尝试

2.1 针对独立院校特点做好实验指导的编排和改革工作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专业特点,目前所选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罗晶、郝钰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第2版)》。实验教材的编写也是把两门课程合在一起编写。免疫学部分的知识点多,很多知识点的相关实验都不断有新技术更新。所以实验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院客观条件,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加入一些新的实验内容。比如在编写的时候凝集实验我们就把原来的ABO血型鉴定实验改成细菌的鉴定,利用细菌做实验为以后学习微生物实验也做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实验教材应结合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中医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和课时合理安排编写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除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方法,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外,理应结合PBL教学特征附上一定量的思考题。教学改革后不同的专业拥有的实验课时也有相应的调整。其中中医专业和针灸推拿专业实验课时数就有20课时,每组学生上四次实验课。这个课时数在中医独立院校医学基础实验课程里算是很充裕,足够的课时确保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有质有量地进行。所以在进行PBL教学改革时也选择了中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试行。[1]

2.2 PBL模式教学在免疫实验课中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院开设的免疫实验课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溶血实验、酶免疫吸附实验。免疫学实验的特点操作精细,为避免发生交叉污染,很多反应物需要进行37℃水浴30-60分钟,有些反应甚至更久需要到第二天才能看到反应结果(如试管凝集实验)。这个时间就给实施PBL教学方式创造了很好的讨论条件。根据免疫学实验时间特点,PBL教学模式可以这样在实验中进行:

2.2.1 实验对象分组

先进行小班教学,选择本科五年制2020级中医专业8班的同学作为免疫学实验PBL模式教学对象,共57人分为两个组上课:一组29人,下面分5小组;二组28人,下面分5小组。中医专业二年级医学基础课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正准备转入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开始形成系统模式,这个时候开展PBL模式教学是最佳时期。

2.2.2 提出问题

相关理论授课结束后,拟定实验思考题,免疫实验课授课前两周告诉学生,各小组组长组织预习与讨论,于实验授课前2天将实验方案及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结果和结果分析等交给老师;免疫学实验课一个实验就是一个知识点,方便同学们查找资料。针对提出的问题老师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书报刊查找文献,或者通过数据库来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如龙源、知网、维普、万方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拓展知识。

2.2.3 课堂分组讨论

利用试剂水浴或者孵育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个代表逐一发言。发言要简明扼要,内容围绕当次实验提出相关独到见解或可行方案。每组发言结束后,由其余各组学生对发言内容及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发言及时进行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指明原理、指出实验操作要点、找出偏差或不足;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讨论,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等待结果过程中由于无事可做发生玩手机、聊天的情况;另一方面老师也能随时查看小组讨论的情况,给予讨论积极的组员附加实验分数。老师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实验发展来展开的,教师要把握讨论的进度和方向,不能脱离实验课本身,适时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避免偏离主题的情况出现。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由学生讨论构建知识,老师进行技能引导,活跃现场气氛,控制全场讨论大方向。讨论部分结束后,老师及时肯定同学们的积极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肯定同学们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一直保持这种求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

2.2.4 效果分析

每组同学做完四次实验后,进行PBL教学方法满意度和课堂效果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采用纸质版和回访的方式。纸质版发下去57份,收回来57份。回收率100%,两组学生对PBL模式实验教学课堂满意度和效果调查结果见表1,表2。回访主要是针对表示不满意和觉得无意义的几个同学进行意见收集。

表1 两组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们对课堂满意度很高,少量同学认为无意义。觉得在免疫课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无意义的同学通过回访谈话发现该同学选择医学非他本身志愿,但是也从同学们讨论过程中得到收获。

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对调查的项目认同度很高,其中认同度最高的是3,7,9项目都是98.2%。表明同学们在提高查阅资料及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课堂气氛活跃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认同度较低的是提高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85.9%)和启发创新思维(87.7%)。这个也说明了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最大不同,理论知识点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论证。而实验课局限于某个知识点,操作步骤固定。学生针对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比较单一,所以在实验课上提高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实验知识,学会更多操作技能。

表2 两组学生对PBL讨论课堂效果的调查结果

综合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实验中运用受到大多数同学的欢迎,觉得从课前讨论到课中发言,再联系现场做实验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验操作起来也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每一步都有了小目标。小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适应这样的讨论方式,但是表示会积极去融入,期待下次实验能做得更好。极少数几个同学由于其他原因不喜欢讨论的方式,从中旁听也收获了知识。本次在免疫学实验中引入PBL模式的小班实验教学学生的满意度很高,学习效果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独立本科院校学生性格活泼,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特点,把PBL教学模式免疫学实验课堂推向更多班级非常适合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案。[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基础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方法,从改变教师理念,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学的PBL教学模式试行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后,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接受度很高。独立医学本科院校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PBL教学法改革与实践非常必要,可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几个:教师方面,适应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更高,老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接触最新免疫诊断领域才能更好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方面,中医类院校学生比较注重专业课,像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这类倾向西医的基础学科得不到同学们的重视,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学习知识不分家,中西结合融会贯通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更好救治病人;学校方面,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提供更好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以满足免疫学实验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多方面改进才能力求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免疫学实验课医学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