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导向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影响

2022-06-02黄宁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创伤性肌瘤障碍

黄宁君

410007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湖南 长沙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UM)的首选方式,然而,该手术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术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因此,加强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干预的重视非常必要。本研究中就需求导向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年龄25~57 岁,平均(42.99±2.03)岁;病程8 个月~2年,平均(1.22±0.33)年;其中子宫肌瘤单发者49 例,多发者21 例;类型:浆膜下肌瘤26 例,阔韧带肌瘤24 例,肌壁间肌瘤18 例,其他2 例。观察组70 例,年龄24~56 岁,平均(43.22±2.11)岁;病程6 个月~2年,平均(1.25±0.35)年;其中子宫肌瘤单发者47 例,多发者23 例;类型:浆膜下肌瘤27 例,阔韧带肌瘤22例,肌壁间肌瘤17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UM 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B 超、腹腔镜检查确诊;②均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③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既往均无腹部手术史,无手术禁忌证;⑤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正常,可以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④不同意参与研究者。

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干预,即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包括脉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并予以患者常规心理疏导、健康指导、遵医嘱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需求导向护理,具体内容:①术后护理需求评估:采用科室自主编制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需求问卷”进行评估,问卷Cronbach'sα 系数为0.872,内容主要涉及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两大维度,健康教育内容共包含腹腔镜剔除术知识、UM 知识、术后并发症与表现、术后复发等4个方向;康复护理内容则涉及心理调节、胃肠恢复、疼痛管理、锻炼指导、饮食指导、睡眠调节、感染风险评估等7个方向,各项结果均分为无需求(0分)与需求(1分)两项。术前2 d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指导患者以自身情况展开填写,共发放140份问卷,均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将评分最靠前的5项内容作为本次重点护理项目。②需求导向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需求导向及患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知识宣教,宣教内容应以患者的需求导向为重点,可通过口头讲解、一对一指导、发放知识手册、播放宣教视频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宣教,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保证患者能够对疾病及相关知识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对于腹腔镜剔除知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讲解,护理人员应着重为患者强调手术的操作过程、剔除原理、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并且可以通过列举治疗成功案例的方式来鼓舞患者,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改善其担忧恐惧情绪,促使患者以更好的状态来配合手术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如疼痛、胃肠功能不适等,以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因担忧、恐惧等因素而引发创伤性应激障碍,同时为患者讲解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此外,术后护理人员还应在术后予以患者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生活关照、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干预,以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观察指标:①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的疼痛状况,量表评分为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③以创伤性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两组患者应激障碍程度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社会功能损伤、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等五个维度,共24 个条目,各条目评分均能按照五级评分法评估,分值为1~5分,总分为各维度评分之和,总分越高则应激障碍程度越严重[3]。④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估,量表共包含19个条目,各条目评分为1~5分,总分为19~95分,其中评分>75分为满意,56~75分为一般满意,≤55分为不满意[4]。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干预前,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为(7.25±0.55)分,对照组为(7.29±0.62)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7);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55±0.48)分,对照组为(4.98±0.38)分,两组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43,P=0.000)。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n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70 28.34±2.93 29.33±1.66 4.55±1.28对照组 70 33.29±3.15 32.34±2.08 6.11±1.29 t 9.627 9.463 7.182 P 0.000 0.000 0.000

两组患者创伤应激障碍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PTSD-SS量表社会功能损伤、主观评定、反复重出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伤应激障碍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创伤应激障碍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损伤 主观评定 反复重现体验 回避症状 警觉性增高 总评分观察组 70 5.62±0.44 6.48±0.52 5.56±0.83 5.77±0.49 5.81±0.42 28.93±1.29对照组 70 6.05±0.53 7.28±0.66 6.39±0.77 6.41±0.39 6.78±0.57 33.55±1.87 t 5.223 7.966 6.134 8.550 11.462 17.01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可在直视下操作,在有效剔除肌瘤组织的同时减少创面暴露,故而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UM 的常用手段。但该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同时由于多数患者对于疾病和手术的认知不足,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负面情绪,进而引发严重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有研究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风险可达53.95%,而通过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则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率[5]。为此,针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合适的护理干预就非常必要。常规的护理干预多缺乏针对性,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而需求导向护理则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通过编制护理需求问卷调查表的方式来进行评估,可以对患者的具体护理需求进行明确;同时通过分析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患者围术期负面情绪及健康认知不足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使得护理干预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对于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帮助[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 评分、术后康复指标、创伤性应激障碍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需求导向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需求导向护理在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方面有积极作用,且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肌瘤障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