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2-06-02刘道展李鑫阳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插管肺部

刘道展 李鑫阳

511400 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新儿科1,广东 广州

511400 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广东 广州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常被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患儿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并进行性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在病理表现上会出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少,进而发生肺泡萎陷,患儿通常在出生6~12 h 内发生呼吸急促、吸气三凹征、呻吟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会发生呼吸系统功能衰竭,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损伤[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需要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儿呼吸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机械通气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的治疗手段,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 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胎龄28~37周,平均(31.36±4.72)周。对照组40 例,男21 例,女19 例;胎龄25~38周,平均(32.82±4.59)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儿利用机械通气方法开展治疗,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重以及胎龄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机械通气参数。通常设置PIP参数为16~25 cmH2O,FiO2参数设置为0.3~0.8,Ti 参数设置为0.45~0.6 s,设置PEEP 参数为4~5 cmH2O,FR 和RR 参数设置依次为6~8 L/min 和30~45 h/min,依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压力调节容量控制、定压控制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等通气参数进行调整,将MAP 控制在0.8~1.4 kPa,避免由于压力过大造成患儿损伤。在给予患儿氧气治疗时,将PaO2参数控制在6.5~10.5 kpa[2]。试验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药物利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在患儿进行第一次注射时,采用的剂量根据体重进行计算,通常100~200 mg/kg,针对存在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间隔6~12 h 再次进行注射,选用剂量为100 mg/kg,通过气管插管方式利用硅胶管将温度为37℃的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注入,选择复苏囊进行压力增加的氧气供给,持续1~2 min,保证猪肺磷脂注射液可以分布均匀,然后跟呼吸机连接,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及时将插管拔出,然后利用正压通气或者非侵入性呼吸支持鼻塞开展干预,及时观察患儿的临床指标,包括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1)分析临床治疗效果。①显效:患儿的血气指标完全正常,呼吸功能恢复稳定,电解质酸碱平衡回归平衡状态;②有效:患儿血气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标准,呼吸功能基本稳定,电解质酸碱度有所改善;③无效: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未发生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儿的PaO2以及PaCO2水平进行对比。(3)对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包括气胸、肺炎、慢性肺病,同时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和比较。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SPSS 22.0 软件,展开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儿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以及PaCO2指标差别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aO2均有所提升,PaCO2都有所降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PaO2指标的增加、PaCO2指标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s,kPa)

表2 两组患儿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s,kPa)

组别 n PaO2 PaC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5.82±0.69 8.31±0.74 7.45±0.67 5.25±0.36对照组 40 5.73±0.57 6.73±0.48 7.41±0.53 6.13±0.47 t 0.636 11.329 0.296 9.401 P 0.527 0.000 0.768 0.000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出现气胸、肺炎、慢性肺病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讨 论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不久以后,临床呼吸困难症状逐渐加重的表现,大都由于患儿缺少肺表面物质缺少所诱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跟患儿的胎龄和体重存在关联,胎龄越小则发病率越高,体重越低,病情严重程度越高。由于该疾病属于自限性病症,可以存活>3 d 的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增加,肺部成熟度提升,患者的病情会出现缓解,然而该疾病早期通常会合并肺部出血、感染、高压等并发症,严重的患儿通常会在3 d 内发生死亡。对于该疾病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利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并采取机械通气,能够有效地缓解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及时抢救提供基础,避免患儿出现死亡。

近些年来,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治疗通常采用VG 通气模式,通过对参数的设定,呼吸机中的控制软件可以根据潮气量对结果进行检测,从而对呼吸机的工作参数进行动态调节。Cheema 等[3]研究发现,机械通气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间歇性正压通气联合使用,不管是病症早期还是恢复期,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来说都有可行性较高的通气方法,其可以利用较低的气道压力以及频率实现较好的气体交换。相关学者对高频通气和常频通气的模式开展了优劣势研究,在机械控制通气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以前通常采用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的通气方式,常规给予插管机械通气,对于插管后患儿肺部的顺应性跟通气与血流的比值出现的变化未能全面分析,许多患儿能够较快撤机或者改变使用经鼻连续起到正压通气(NCPAP)[4]。因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采用INSURE 模式开展治疗,虽然现在对于该种方式在患儿预后中的影响尚不明确,但是对于患儿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改善效果,其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患儿的临床症状跟自主呼吸的自我构建能力。在进行插管时,需要医护人员对插管流程进行熟练掌握,避免对患儿造成损伤。相关报告指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接收机械插管通气后可能出现酸中毒、低氧血症等问题,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但是NCPAP 能够稳定上呼吸道,对肺部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能够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概率,对拔管失败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5]。

当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药物制剂存在十几种,依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自然提取和人工合成,自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活性相对于人工合成制剂更高。当前临床使用的自然提取的活性制剂主要来源是猪或者牛的肺部,其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均存在较好的效果,然而各个厂家生产的制剂在效果上的差别还需要通过临床进行检验[6-7]。本次研究表明患儿氧气合成情况明显好转,肺部功能逐渐恢复,在使用药物1 h 后效果最为显著。表明固尔苏能够快速使患儿肺部气泡界面表面的张力降低,提升肺的顺应性,促进萎陷肺泡的扩张,对患儿肺泡通气以及换气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8]。

2004年相关研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致死率约为33.08%[9]。本次研究对我我院接收机械通气的院内患儿致死率进行调查约为10.7%,显著低于文献资料。在并发症方面,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气胸、肺炎、慢性肺病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呼吸机的管理。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机械通气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的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插管肺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新型金刚烷基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型双苯基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