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2-06-02黄未来陈风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膀胱癌尿液

黄未来 陈风(通信作者)

433300 监利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监利

膀胱癌主要是指起源于膀胱的恶性肿瘤现象,一般产生在膀胱壁上皮组织及间质组织。膀胱癌属于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三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患者一般表现为无痛性血尿,随着肿瘤的持续生长及浸润,会转变为持续性血尿[1]。膀胱癌主要是由于胺类化学药品、膀胱局部刺激、药物因素、盆腔放疗、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尿潴留、排尿不畅、疼痛、上尿路梗阻、排尿刺激征、下肢水肿及远处转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将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肠道不良反应、膀胱穿孔及排尿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预后[2-3]。因此,临床中对膀胱癌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针对收治的70 例膀胱癌患者及同期接受治疗观察的70 例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患者展开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监利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患者设为参照组。参照组70 例,男39例,女31 例;年龄43~69 岁,平均(57.76±3.69)岁;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 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5 例,尿路感染患者20 例,其他患者5 例。观察组70 例,男41 例,女29 例;年龄42~68 岁,平均(57.73±3.65)岁;其中膀胱癌TNM 分期为Ta 期患者32例,T1期患者35例,T2期患者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开展之前,140 例观察对象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均已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70 例观察组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后均符合膀胱癌的诊断标准,而70 例参照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和诊断后均符合泌尿系统急性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且患者临床资料完善及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较为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检查和治疗依从性较低的患者;中途转院诊断及治疗的患者。

方法: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分别实施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具体的诊断流程如下。参照组70例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患者及观察组70 例膀胱癌患者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的100 mL 新鲜中段尿液作为检测标本,将尿液标本平均分成5份,放置在离心机上实施1 000 转速的离心操作15 min,将温度控制在2~8℃,有效地去除尿液标本中的颗粒之后留取上清液,将其保存在-20℃的条件下等待检测。对尿液标本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检测,包括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重组蛋白44(CD44)水平、细胞角蛋白20(CK20)水平、膀胱肿瘤抗原(BTA)表达、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水平;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盒均由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指标:针对参照组70 例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患者及观察组70 例膀胱癌患者检测诊断后对比的NMP22 水 平、CD44 水 平、CK20 水 平、BTA 表 达、CEACAM1 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并观察尿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性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6.0 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尿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性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观察组70 例膀胱癌患者经过尿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性为95.71%(67/70),与病理学诊断结果100.00%(7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8)。

两组患者检测后NMP22水平、CD44水平、CK20水平、BTA 表达、CEACAM1 水平比较:参照组NMP22 水 平、CD44 水 平、CK20 水 平、BTA 表 达、CEACAM1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测后的NMP22水平、CD44水平、CK20水平、BTA表达、CEACAM1水平比较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膀胱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膀胱癌病因复杂,患者很难确定具体病因,与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关系密切。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接触高危化学药品、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及吸烟,基因因素包括相关癌基因的激活等因素。随着基础与临床的研究逐步深入,膀胱癌与较多病因关系密切,临床中应加以重视[4-6]。对于膀胱癌患者来说,及时准确的诊断检查是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以往膀胱癌诊断过程中一般对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尿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诊断,尤其是尿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已经成为现阶段诊断膀胱癌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中应给予重视和诊断检查。

临床报告显示,人的体液和组织内存在着部分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利用其特异性更好的检测恶性肿瘤现象。NMP22 属于尿肿瘤标志物中较为主要的一种,是由两种单克隆抗体识别的通过癌细胞纯化得到的核基质蛋白,细胞死亡后会释放出NMP22,以可溶性复合物或片段形式存在于人体的尿液中,是一种尿路上皮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中的尿液中几乎难以发现NMP22 水平的表达,一旦膀胱黏膜出现恶变的后,会导致尿液中的NMP22 水平表达不断提高[7]。对于部分非肿瘤性泌尿系统疾病,也能在尿液检测中发现NMP22 水平的上升。因此,临床中提倡在早期诊断膀胱癌的过程中应实施尿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更好地促进患者预后。CD44 水平、CK20水平、BTA表达、CEACAM1水平等尿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意义也十分重大,其中CD44 的诊断检测价值最高,虽然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中,不同的肿瘤标记物具备各自的检测优势和意义,但相对于单一的肿瘤标记物检测来说,诊断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这说明在早期诊断膀胱癌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为患者选择最佳的诊断方案,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8-10]。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中,这一核基质蛋白-22 指标用于检测泌尿移行细胞癌具有比尿脱落细胞学较高的敏感性,且联合检测具备简单、无创的特点。但这一指标的检测更加适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及术后监测等环节,能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判断患者的预后价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1-14]。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观察组70例膀胱癌患者实施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后的NMP22 水 平、CD44 水 平、CK20 水 平、BTA 表 达、CEACAM1 水平显著高于70 例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患者,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在膀胱癌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对患者实施NMP22 水平、CD44 水平、CK20 水平、BTA 表达、CEACAM1 水平等指标的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与普通患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且观察组70 例膀胱癌患者诊断检查后的诊断准确性显著更高,进一步的说明了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实施尿肿瘤标志物(CD44 水平、CK20 水平、BTA 表达、CEACAM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的诊断价值较为显著,能为临床疾病类型和性质的确诊、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更好地改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尿肿瘤标志物(NMP22 水平、CD44 水平、CK20 水平、BTA 表达、CEACAM1 水平)联合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膀胱癌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跟踪导练(三)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