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评《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2022-06-02孙亚楠

生态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贸易

孙亚楠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兴起,追求绿色健康产品也成为一种新的消费风尚。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国际贸易领域渗透,绿色贸易壁垒开始出现。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直接或间接地采取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从其本意来看,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在于限制非绿色生产消费活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国家开始假借保护生态环境之名,肆意对他国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难以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实现限制他国进口商品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开始逐渐偏离其本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变种。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都会出口大量谷物、棉花、食糖、植物油、蔬菜、水果、畜产品和水产品。不少发达国家出于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真实目的,不惜破坏全球农产品贸易供应链,对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制定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苛的检测项目和标准,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和损失。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客观上要求我们重新评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并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对帮助和指导我国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书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上,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突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具体而言,该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全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全书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绿色贸易壁垒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一方面,作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进行了阐释;另一方面,作者又对可持续发展、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等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作用机制和经济效应。作者从绿色消费需求、克服市场失灵、各国技术差距以及政府间博弈等方面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并从贸易效应、福利效应和产业效应三方面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第四章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经验。作者梳理和总结的国际经验主要有双边贸易磋商机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完善农产品贸易法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第五章是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现状的分析。作者利用权威数据科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产品类别、来源国情况以及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主要措施。第六章是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作者分别采用引力扩展模型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七章是对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包括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比价优势差异、贸易制度和协议缺陷等。在第八章作者提出了我国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要科学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必须深刻认识其产生的根源,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一书也做了深刻剖析。作者认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当前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首要外部因素。除此之外,作者还认为绿色消费理念、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差异以及国际贸易制度和协议缺陷等也是导致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因素。在国内因素层面,作者认为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还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同时部分检测标准和项目也没有与国际接轨,因此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得不到出口国认可。这些因素客观上导致我国农产品易于遭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一是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进入某些发达国家市场必须跨越的门槛,而为了通过这些绿色标准和检测项目,我国不得不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客观上提升了农产品价格,削弱了我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也降低了农业企业利润。同时,当我国农产品因绿色贸易壁垒被冠以不合格产品时,也会损害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后续出口和市场拓展。第二是绿色贸易壁垒易于引发双边和多边贸易争端。自2001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传统的关税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小,而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使贸易保护主义隐蔽性,因此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重要来源,这对国际多边和双边贸易关系都产生了较大的破坏性。

除了消极作用,绿色贸易壁垒也有其积极意义。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会倒逼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强化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绿色生产,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这对于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绿色贸易壁垒驱使下,我国农业生产必然将向绿色贸易标准看齐,这对于我国合理规划农业生产、高效配置农业资源、提升绿色农业技术投入意义重大,而这些转变必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向高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绿色贸易壁垒能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兰昌贤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年12 月出版定价:68 元

绿色贸易壁垒确实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它的存在又客观上为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外部约束条件,能够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外部机遇。要想将绿色贸易壁垒转“危”为“机”,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农业行业协会和企业还需要在以下层面采取有力措施。在微观企业层面,涉农企业一方面应要加大绿色农业技术投入,加大原材料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和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努力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肥,保证农业生产绿色无污染。另一方面,涉农企业应加大绿色包装使用,积极开发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推动农产品包装向绿色化转型。最后是积极开通绿色营销渠道,通过设置绿色专柜、绿色直销走廊等方式,扩大和提高绿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改进我国绿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在中观农产品行业协会层面,应积极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其功能,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破解风险,减少损失。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汇总国内外行业信息,帮助和指导农业企业积极调整进出口策略;另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农产品出口中的恶性竞争;再一方面,农业行业协会可以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参与到贸易谈判中,协助解决绿色贸易壁垒争端。在宏观政府层面,我国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同主要贸易争端国的协商与谈判,制定双方都认可的农产品绿色贸易准则,加强国际贸易绿色认证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打通我国农产品认证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间的渠道,积极协调和构建国内和国外统一认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强产品质量认证,降低产品出口贸易阻碍。最后是政府应根据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绿色标准质量认证中,制定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质量标准。

打破我国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一道努力。《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一书从以上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这些建议符合我国农产品出口实践,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政府政策制定和企业出口策略制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向绿色贸易壁垒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积极推荐此书,期望书中的理论和智慧能有效推动我国农产品破解绿色贸易壁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素客观上导致我国农产品易于遭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一是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进入某些发达国家市场必须跨越的门槛,而为了通过这些绿色标准和检测项目,我国不得不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客观上提升了农产品价格,削弱了我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也降低了农业企业利润。同时,当我国农产品因绿色贸易壁垒被冠以不合格产品时,也会损害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后续出口和市场拓展。第二是绿色贸易壁垒易于引发双边和多边贸易争端。自2001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传统的关税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小,而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使贸易保护主义隐蔽性,因此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重要来源,这对国际多边和双边贸易关系都产生了较大的破坏性。

除了消极作用,绿色贸易壁垒也有其积极意义。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会倒逼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强化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绿色生产,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这对于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绿色贸易壁垒驱使下,我国农业生产必然将向绿色贸易标准看齐,这对于我国合理规划农业生产、高效配置农业资源、提升绿色农业技术投入意义重大,而这些转变必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向高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绿色贸易壁垒能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贸易壁垒确实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它的存在又客观上为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外部约束条件,能够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外部机遇。要想将绿色贸易壁垒转“危”为“机”,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农业行业协会和企业还需要在以下层面采取有力措施。在微观企业层面,涉农企业一方面应要加大绿色农业技术投入,加大原材料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和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努力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肥,保证农业生产绿色无污染。另一方面,涉农企业应加大绿色包装使用,积极开发新型绿色环保材

《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兰昌贤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9 年12 月出版

定价:68 元料,推动农产品包装向绿色化转型。最后是积极开通绿色营销渠道,通过设置绿色专柜、绿色直销走廊等方式,扩大和提高绿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改进我国绿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在中观农产品行业协会层面,应积极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其功能,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破解风险,减少损失。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汇总国内外行业信息,帮助和指导农业企业积极调整进出口策略;另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农产品出口中的恶性竞争;再一方面,农业行业协会可以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参与到贸易谈判中,协助解决绿色贸易壁垒争端。在宏观政府层面,我国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同主要贸易争端国的协商与谈判,制定双方都认可的农产品绿色贸易准则,加强国际贸易绿色认证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打通我国农产品认证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间的渠道,积极协调和构建国内和国外统一认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强产品质量认证,降低产品出口贸易阻碍。最后是政府应根据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绿色标准质量认证中,制定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质量标准。

打破我国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一道努力。《基于绿色贸易壁垒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一书从以上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这些建议符合我国农产品出口实践,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政府政策制定和企业出口策略制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向绿色贸易壁垒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积极推荐此书,期望书中的理论和智慧能有效推动我国农产品破解绿色贸易壁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成立
多元开放 内敛从容:记北京市眼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