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2-06-02汪开慧漆雁斌韦锋严中成

生态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示范县差距城乡

汪开慧,漆雁斌,韦锋,严中成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收入增加的需求,更是对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需求,这使得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收入分配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尤其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原环境保护部于2016 年1 月20 日公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并于2017 年9 月18日命名46个市县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近十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持续改善,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1],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然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该差距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可见,城乡收入差距仍是当前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双重目标约束下,准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所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对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环境治理与质量改善、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效[2],但我国生态文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3]。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不可协调之处,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尚存在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完全转变、偏向城市的倾斜性政策仍然存在以及城乡尚未有效融合等突出问题。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上述突出问题可能会制约民众生计改善与收入水平提高,甚至可能引致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更加偏向城市,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振兴也持续深度推进。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农业产业链高质高效、农业多功能业态充分拓展,这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能有利于发挥农村生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可以看出,随着绿色发展理论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提供了生态维度的思考路径[4],即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决策部署的实施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文章以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为背景,基于2014—2018 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及其差异性,这不仅对于制定其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有借鉴作用,而且可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解释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1 文献综述

文章主要研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此研究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现有文献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从制度政策来看,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的制度根源[5],城市偏向型的经济政策、抑制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鼓励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的战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6-8]。从微观影响因素来看,城镇化、要素分配差异、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产业结构、资源依赖、基本公共服务等[9-14],都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来看,杨志海等[15]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马俊静和张杏梅[16]基于山西省县域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化率、二元经济结构和第一产值占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人均GDP 则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张改素等[17]运用空间计量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优越的区位条件、农业经济增长、工业化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肖端等[18]基于1 769 个县(市)数据研究发现,金融广度发展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深度发展抑制了金融广度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城市化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术界鲜有直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的文献,已有文献多为考察环境污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这类文献指出,由于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其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产生健康损害,但处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城乡居民会做出异质性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发生变化[19]。进一步研究发现,为应对环境污染所形成的差异化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会通过降低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城乡收入差距[20]。此外,周安华[21]指出,环境污染一方面不利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进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阻碍作用,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会对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最终扩大个体收入不平等。

上述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各因素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但已有研究鲜有关注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相关决策部署的实施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文章以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为背景,探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解释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

2 制度背景与命题提出

2.1 制度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顺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不断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部于2016 年1 月20 日公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六个方面,分别设置38 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约束性指标21 项、参考性指标17项)和35 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约束性指标20 项、参考性指标15 项)建设指标,指导和推动各地以市、县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9 年9 月11 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修订后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设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相关建设指标。

本文主要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元进行研究,因此重点关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相关建设指标。示范县21 项约束性指标中,主要集中于对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改善以及制度与保障机制完善方面,如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的限制;对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的高要求;对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的高标准等等。示范县17 项参考性指标中,主要集中于产业循环发展、生态系统保护、生活方式绿色化以及生态观念意识普及方面,如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以及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的要求,还有对森林覆盖率、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要求等。进一步分析相关建设指标可以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建设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而言对于东部地区的限制程度以及建设标准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分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相关管理规程》可以发现,生态环境部对于获得示范县称号的地区实行动态监督管理,会对示范地区进行抽查、复核,只有复核合格的创建地区才能继续获得示范县称号,这说明无论是在获得示范县称号前还是称号后,相关建设指标规定以及建设标准对于示范县的约束力都是相同的。

在相关建设指标的指导下,各地区积极响应,逐步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2017 年9 月18 日,生态环境部命名46 个市县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随后,生态环境部又分别于2018 年12 月13 日、2019年11 月14 日和2020 年10 月10 日命名第二批45 个、第三批84 个和第四批87 个市县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梳理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发现,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262 个,其中包括238个县(市、区)和24 个地级市。

2.2 命题提出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当被赋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一称号后,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经济时会将生态文明建设考虑在内,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多任务目标。鉴于城镇地区主要承载着地方产业增加值与财税收入来源,因此政府可能会更多地限制农村发展,减少农村地区污染排放,进而在确保地方经济发展不受影响的同时也仍能实现整个县域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相关的减排目标,因此,偏向城镇发展可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为达到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相关企业一方面因安装环保减排设备导致其生产成本增加,在面临资金约束的情况下其可能会缩小生产规模,降低对劳动力包括农民工就业需求[22],另一方面企业会进行技术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这会改变企业的劳动雇佣结构——偏向高技能的城镇人口,而减少对低技能的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23]。此外,由于高技能劳动力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可以通过迁移到其他城市获得就业机会[24],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将会受到约束,其收入增幅相对减少,因此,可能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由于地区间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可能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对于非农产值占比低的地区以及农业大省,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可能更依赖农业生产活动,上述约束农村地区、偏向城镇工业发展的倾斜性政策相对不明显,其对农村农业生产限制也会相对较弱,因此,可以推断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可能在非农产值占比高的地区、非农大省更明显。此外,对于财政收支缺口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可能会将更有限的财政支出偏向于城镇,促进城镇发展,而限制农村发展,因此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可能在财政缺口大的地区更明显。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两个命题:

命题1:相比于非示范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会扩大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

命题2:在非农产值占比高、非农大省以及财政收支缺口大的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更明显。

3 研究设计

3.1 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以国家命名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背景,研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构建如下的双重差分法(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式中:i和t分别表示县(市、区)和年份;Yit表示被解释变量;treati=1 表示i县在样本时间窗口期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treati=0 表示i县没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postt=1 表示时间为2017—2018 年,即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后的时间窗口,postt=0 表示时间为2014—2016 年;Control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θ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县域固定效应;λt表示不随地区变化的年份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系数β为关注的重点,β为正就表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β为负就表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3.2 变量选取与设定

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gap),参照钞小静和沈坤荣[25]的做法,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以2014年为基期,用各省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收入数据进行消胀。

核心解释变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交互项treat×postt,treati表示地区分组虚拟变量,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则treati=1,反之,treati=0;postt表示时间分组虚拟变量,以2017 年命名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时间节点,postt=1 表示时间为2017—2018 年,反之,表示时间为2014—2016 年。

控制变量:参照杨志海等[15]、钞小静和沈坤荣[25]的研究,加入以下控制变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lnrgdp),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表示;金融发展水平(fin),用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表示;政府干预程度(gov),用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表示;固定资产投资(lninv),用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数表示;城镇化水平(urb),用城镇人口比上总人口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ec)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sc)表示;信息化水平(lninf),用每万人固定电话用户数的对数表示;人力资本(lnhum),用每万人普通中学生在校生数的对数表示。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公布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本文主要考察第一批示范市县建设效应且第二批名单公布时间为2018 年12 月13 日,故将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以及8 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级市其下属的县(市、区)纳入实验组,并剔除后面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同时由于辽宁、广东、西藏、青海等地县级层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的缺失,将其下属县(市、区)剔除。最后样本共包含1 379 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58 个,非示范县为1 321 个。

基于1 379 个县(市、区)2014—2018 年5 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县(市、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以2014 年为基期,用各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平减。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样本分为示范县和非示范县进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均值T 检验,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与非示范县间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第三产值占比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表1 示范县和非示范县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

同时,绘制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非示范县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如图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非示范县城乡收入差距都在逐步减小。

图1 示范县和非示范县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

4.2 基准回归

本文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背景,利用双重差分法,在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和县域固定效应后,实证检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见表2 所示。表2 中,第(1)列为不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第(2)列为加入地区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第(3)列为加入所有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在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和县域固定效应后,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交互项treat×postt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表2 中第(3)列交叉项的估计系数为0.043 1,并且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其经济学含义是: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相比于非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后,平均上来看示范县的城乡收入差距较非示范县显著增加了0.043 1,即相当于示范县的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增加了1.637%。可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扩大了县域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上述结果使命题1 得到数据的支撑。

表2 基准回归

控制变量方面,金融发展水平系数显著为负,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农村居民参与金融市场的机会成本不断降低,使其能享受到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干预程度系数显著为负,表明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与张改素等[17]研究结果一致;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增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他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不显著。

4.3 共同时间趋势检验

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估计的前提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满足共同时间趋势假设,即在政策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趋势应该基本一致。借鉴史丹和李少林[26]的做法,以2017 年为基准年,对这一基准年的前后年份的被解释变量单独进行回归,并绘制平行趋势检验的动态效应图,如图2 所示。从动态效应图可以看出,在95%置信区间下,基准年前回归系数都不显著,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实施前不存在明显差异,满足共同时间趋势假设。

图2 共同时间趋势检验动态效应图

4.4 异质性分析

考虑到不同地区间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及相关建设指标的建设要求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差异,将全样本按照以下方式分成子样本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探究这些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产生的不同反应:第一,将全样本按照地理位置分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个子样本。第二,将全样本根据2016 年各地区非农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为非农产值占比高和非农产值占比低的两个子样本。第三,将全样本分为非农业大省和农业大省两个子样本。第四,将全样本根据2016 年各地区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缺口分为财政收支缺口大和财政收支缺口小两个子样本。将上述样本分别按照式(1)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表3 中第(1)~(3)列为按东中西分样本回归结果,第(4)列和第(5)列为按非农产值占比分样本回归结果,第(6)列和第(7)列为按是否为农业大省分样本回归结果,第(8)列和第(9)列为按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缺口分样本回归结果。

由表3 结果可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在东部地区、非农产值占比高、非农业大省以及财政收支缺口大的地区更为显著,以上结论验证了命题2。上述结论可能的原因在于,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建设指标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有更高的减排目标以及更为严格的约束,这可能使得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在东部地区更显著。相较于非农产业产值占比低、农业大省地区来说,非农产业产值占比高、非农业大省地区对农业生产依赖更小,其更会偏向于城镇发展,而限制农村发展,进而使得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在非农产业产值占比高、非农业大省地区更显著。对于财政收支缺口大的地区,地方政府会将更加有限的财力投入城镇地区,进而使得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在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缺口大的地区更显著。

表3 异质性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1)利用PSM-DID 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其具体做法为:在进行DID 回归前,通过是否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虚拟变量对前文中的控制变量进行Logit回归,计算出倾向得分。再分别利用近邻匹配、核匹配、半径匹配的方法给实验组匹配倾向得分最接近的对照组,使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冲击前尽可能没有差异,减少因其他因素导致的估计偏误。基于PSM 匹配后的结果,再利用DID 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回归,检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 所示,其中第(1)~(3)列分别是基于近邻匹配、核匹配以及半径匹配的估计结果。由结果可知,无论是何种匹配方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交互项treati×postt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即表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扩大了示范县和非示范县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与表1 基准回归结果一致,这表明前文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2)剔除第一批命名的地级市。前文在介绍制度背景中提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相关建设指标存在差异,为了剔除掉这种差异对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将样本中第一批命名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下属的县(市、区)剔除后,再按照式(1)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 第(4)列所示。可以看出,在剔除掉第一批命名的地级市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交互项treati×postt估计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这表明前文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表4 稳健性检验

4.6 安慰剂检验

为了排除其他未观测到的因素影响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参考张国建等[27]的做法,通过虚构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安慰剂检验。从样本中随机选取58 个样本作为实验组,则其他样本作为对照组,按照式(1)进行基准回归。为保证安慰剂检验的稳健性,将这个随机过程重复500 次,得到了随机分配的估计系数值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如图3 所示。从概率密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随机分配的估计系数值都分布在零附近,即随机分配的估计系数值几乎都为零。这表明随机选取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受到政策冲击,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并没有受到未观测因素的干扰,通过安慰剂检验。

图3 随机选取示范县估计结果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提供了生态维度的思考路径。文章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研究背景,利用2014—2018 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以下主要发现:(1)在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和县域固定效应后,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交互项treati×postt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后,示范县的城乡收入差距都较非示范县有所增加,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扩大了地区间的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结果在采用PSM-DID 方法分析以及剔除掉命名的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后依然稳健。(2)在控制变量方面,金融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都有助于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而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增加会扩大县域城乡收入差距。(3)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扩大效应,在东部地区、非农产值占比高、非农大省以及财政收支缺口大的地区更为显著。

5.2 政策建议

(1)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破除城镇倾斜性的经济政策。要坚持“农村优先”“生态优先”,但不能为达到整体减排目标,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偏向城镇发展,应实施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策略。(2)充分考虑地区间差异,实施差别化的绿色发展策略。各地要立足于本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具有比较优势的本地发展战略,同时,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区域分工协作,走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3)适当增加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尤其增加专项转移支付。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统筹职能的发挥,对于具有强外部性的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来说需要中央政府加大财政倾斜支持力度,尤其是针对生态重点功能区增加专项转移支付,这样不仅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有效推进,也能激励生态重点功能区地方政府实施生态保护行为。(4)加大构建跨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得更多生态价值补偿。充分考虑并有效补偿示范县因生态保护限制其生产发展、经济发展和农户生计所导致的发展机会损失,这样才能提升示范县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示范县的引领示范作用,进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示范县差距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民居资讯
四川:出台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