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人才政策工具实施效果分析
2022-06-02李秋阳
李秋阳
自2016年开始,镇江推出“金山英才”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优化人才队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引才、留才、育才、用才”四个维度对镇江及其周边城市共17城市的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镇江近年来的人才政策实施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其中直接用才效果位居第二梯队,间接培育效果较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大城市纷纷走上城市“抗初老”、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竞相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来吸引人才。然而,人才政策早已不局限于“有没有”,更看重人才政策标定得“对不对”、践行得“好不好”、具体政策引爆点“放哪里”等等。
镇江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立足自身的发展形势,2016年开始推出了“金山英才”计划,围绕引才、留才、爱才、用才,全力构建更优创新创业环境,做好产才融合发展大文章。如何全面系统提升人口人才政策吸引力、影响力,实现政策的“刚性兑付”,更好形成人才集聚导入效应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本文参考赵忠君、邹丽娜(2019)从“引进、留住、培育、用好”4个方面,根据数据可得性,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22.0,客观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证部分共选取17个城市为样本,包括江苏省13个地级市以及镇江周边的湖州、嘉兴、合肥、芜湖。数据选用年份为2019年,均来源于各城市2020年发布的统计年鉴。
指标体系中为反应各城市人才流入情况,由于当前能够反映人才流动的数据缺乏,为更准确把握人才流动态势,选取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中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为衡量数据。该人才吸引力指数定义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的加权结果,可以综合反应各城市人才流入情况。
主成分提取及释义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至少大于80%,特征根大于1的选取原则,前三个因子(F1、F2、F3)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576%,大于80%,可以较好地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按照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载荷矩阵进行对因子载荷旋转,旋转后提取的三个因子分别为F1、F2、F3。
F1命名为直接用才效果。其中载荷较大的指标为:R&D经费支出、科技技术支出、专利申请授权量,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市场主体增加量、城市人才净流入综合指数、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这些指标反映了政府在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中的投入、经济市场的反应程度、科技发展的效果以及城市人才流进的情况,是人才政策实施直接效果的综合反映。
F2命名为引进效果,其中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新增就业量这3个指标在主成分2上的载荷较高。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人口的净流入,带动了就业以及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城市吸引力。
F3定义为间接培育效果。载荷较大的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指标反映了政府在留才方面的作为,积极改善城市品质,全力建设人才品质生态上的效果,是政府通过作用于环境,影响人才发展,起到间接的培育的效果。
主成分得分及结果分析
本次选取指标都是正向,换言之得分越高,在該主成分上的作用效果越好。如表2所示,在直接用才效果方面(F1),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苏州、南京和无锡,一线城市的直接用才效果方面名列前茅。F1也直接决定了综合得分的排名。其中镇江排在第九名,处于第二梯队。在引进效果(F2)上,合肥力压各市,排名第一。近年来,以“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然成为合肥的鲜明地标,“人才新政20条”、“人才新政8条”,一个又一个实施细则出台,城市吸引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部分二线城市得分超越一线城市,嘉兴、芜湖和扬州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比较抢眼,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发展成效可圈可点。但是镇江在第二个得分排名位居15位,可以说目前镇江人口流入效果欠缺,相对低迷。在间接培育效果(F3)方面,改善环境等间接培育方法对于提高实施效果的影响约占总效果的10%。位于第一序列的有:南通、南京、扬州、湖州以及镇江。综上,镇江近年来的人才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排名大致位于第二梯队中的后段,后续发展的潜力较大。
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镇江不仅要夯实引才留才用才的基础,更要提升其质量走内涵式引才之路。在人才政策的制定方面,建议镇江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拓宽思路突破创新系统构建大格局
1.瞄准重点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镇江重点打造制造业“四梁八柱”(“四梁八柱”,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培育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设备等八条富有镇江特色的重点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等重大新兴领域,面向全球产业领军企业,精准建立合作项目库,借力高层次领军人才汇聚,撬动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参考人才需求计划,依托重大课题,借助“双招双引”,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扩大人才政策辐射范围。有基础才有高地,有高地才有高峰。无论是传统行业的技术工人、普通工程师,还是新兴行业的网络主播、体验官,都是社会活力的基础。重点培育企业家队伍,引进与培养多层次人才队伍,打造不拘一格的人才环境,扩大人才政策辐射范围,打造结构优化、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队。
强化多方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1.多部门联动,均衡人才政策。坚持部门联动、共同谋划,做到信息共享、问题共解、工作共推。做到政校联动,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等方式柔性引才,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从宏观、微观层面,提高各项人才政策的联系度、协调度,对人才的发展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政策体系的整体效果。
2.人才流动、区域合作。未来在一体化过程中,各城市都无法“独善其身”。竞合關系是常态,人才的开发与利用更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追逐点。主动参与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建设,强化柔性引才理念,通过规划咨询、项目合作、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建立人才信息管理库,搭建人才流动服务平台,放大人才的异地使用效果,实现创新要素的开放和流动。
构建最优的创新生态服务好人才创新创业
1.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集聚。目前,人才流动出现了龙头企业带动的趋势,通过吸引行业头部人才从而引入中坚人才有着强大的带动作用。围绕本地头部企业,重视企业家的培养,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持续发力,规划产业和龙头企业之间人才流动,引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产业的集聚效应。
2.打造舒心的营商环境,服务好人才创新创业。用尽心思挖来的人才,最终人才能不能留下,这都对城市的人才生态环境是一种考验。在学术环境方面,简化科研经费报销流程,便捷使用和控制,完善经费预算管理,增加编制灵活性;在创业环境方面,专项部门管理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推动各项纾困惠企措施直达主体,营造亲商爱商、尊商重商、兴商强商的法治诚信营商环境。洒“阳光”、送“甘露”、培“厚土”,让各类人才在镇江发自内心地感到“镇合意”。
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1.强化宣传力度,迅速刮“旋风”。扩大宣传范围,借助网络媒体,新闻专栏、制作H5、动画视频等形式,解读宣传镇江人才政策;走进企业,重点介绍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举办线下异地城市宣讲,招才引智,将镇江人才品牌真正宣传开来。
2.创新宣传方式,持续送“春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将镇江的人才服务网端口,链接到其他城市的人才服务网站,一键直达。抢抓高校毕业季“窗口期”,组织企业集中专场招引,提供一站式服务,扩大人才“蓄水池”。明确城市发展诉求,讲好镇江故事,增强文化认同,找到城市的归属感。
[本文系基金项目:2021年度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政策工具视角下镇江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长三角周边城市为例”(项目编号:2021YBL028)的研究成果。]
(镇江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苏立宁,廖求宁.“长三角”经济区地方政府人才政策:差异与共性——基于2006-2017年的政策文本[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7):27-33.
[2]曹帅.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工具及其作用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9.
[3]刘嘉瑜.政策工具视角下呼和浩特市和其他十市人才引进政策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4]杨河清,陈怡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07-112.47.
[5]赵忠君,邹丽娜.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十大热门城市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35(177):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