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技术的发明源于意外发现
2022-06-02侯美玲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1期
托马斯·布洛克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一名细菌学教授。1964年,38岁的布洛克开车带着家人来到黄石国家公园游览,在地标景点——彩色热泉,大家看到了神奇的一幕,那里的泉水竟然泛着绚丽斑斓的色彩。
作为生物研究人员,布洛克觉得热泉的色彩多半是带色素的微生物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微生物、它们又怎么能在这么高温度(约70摄氏度)的水中生存呢?因为普通细菌无法承受超过55摄氏度的高温。
布洛克将问题带回实验室,但没有找到答案。后来,他多次带学生弗立兹来到彩色热泉,对里面的细菌进行取样。经过反复实验、分析、研究,他最終分离出一种粉橙色细菌。这种细菌因为具有水生和嗜热两个特性,故被命名为“水生嗜热菌”。
布洛克和弗立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水生嗜热菌之所以耐受高温,主要是因为它们本身带有耐热的醛缩酶,这是一种抗高温的蛋白质,可以耐受9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而且,这种酶竟然在95摄氏度时活性最高。
布洛克等人的发现为后来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在此基础上,又有科学家从水生嗜热菌里分离出了DNA连接酶、转录酶、 NADH氧化酶、Tap DNA聚合酶等,从而研发出复制扩增生物核酸技术,也就是人们熟知的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其发明者是美国科学家凯利·穆利斯)核酸检测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新冠病毒鼻咽拭子检测。(摘自《文史博览》 侯美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