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何方
2022-06-02史云青
【摘要】《断魂枪》是老舍的名篇,对这篇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民族文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再次走进作品的文本世界,从核心文字“魂”入手,《断魂枪》在一个小故事中展现了人之魂、枪之魂和文化之魂,围绕“魂”串起昨日的生存之魂、今日的精神之魂和明日的文化之魂的故事与思考,写出了“魂”断裂的现实与无奈。《断魂枪》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探寻,“魂系何方”的追问依然在继续。
【关键词】文本;魂;价值;追寻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188-03
【本文著录格式】史云青.魂系何方——对《断魂枪》的再认识[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188-190.
老舍的《断魂枪》讲述了处于社会大变迁中的镖师沙子龙在时代变革面前,无奈中顺应着社会变迁将镖局改成客栈,内心却在煎熬中坚守着自己的世界,面对徒弟、习武者等人,他坚持自创的“五虎断魂枪”不传,要将之带进棺材,同自己一起消失的故事。作品自产生以来备受关注,很多人在看过《断魂枪》之后总有很多疑问,有几许无奈,有几许叹惜,无奈叹惜之中又有几分理解与不解。
五千字的篇幅在老舍的众多作品中很不起眼,但它的影响力却不亚于《骆驼祥子》。“文学经典在内容上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艺术上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接受上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1]。老舍的《断魂枪》要写什么,面对这部作品,作为读者的我们又能读到什么,在当今时代下它的意义又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探讨需要从本篇核心字——“魂”说起。
一、《断魂枪》之“魂”的体现
《断魂枪》中多次出现“魂”字,出现之时多以“断魂枪”或“五虎断魂枪”的方式,仿佛这篇文章中所讲述的仅仅是一条枪,一套枪法,一个镖师的故事。但通读全篇会发现,作品在表面的故事之后追问着一个古老的话题——存在,更确切说是“魂”之安放问题。以“魂”为线索,围绕沙子龙,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人之魂、枪之魂和文化之魂。
(一)人之魂
“五虎断魂枪”是由沙子龙自创的一套枪法,在几十年走镖生涯中,这套枪法为他赢得了“神枪沙子龙”的名号。作品没有过多的文字叙述,但可以想象,这套枪法使沙子龙的镖局威震一方,这套枪法以它霸气的名字威慑着胆敢侵犯之敌,使一切侵犯之敌闻风丧胆,它以自身的威力使一切来犯之敌“断魂”。正是这套枪法的威力使沙子龙的镖局能够得以生存并壮大,这条枪,这套枪法是沙子龙的希望和威望,是沙子龙的物质生存之根。
《断魂枪》的文本世界中,“魂”不仅显现在“五虎断魂枪”的文字叙述中,更体现在对沙子龙的隐性“魂”的描述中。对于过去的时代,对于周围人来说,“五虎断魂枪”是镖局之人的立身之本,是生存之道,是侵犯之敌“断魂”所在,但仅限于生存;对于沙子龙来说,镖局、枪、枪法是他的世界,是他的魂之所在,他不仅以此为生存之道,而且以此为生活之道,为精神安放之处,为魂之所系。“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2],沙子龙的世界中,镖局、枪、枪法记载着他的生命历程,记录着他的成长之道,显示着他的辉煌战果,它们富有鲜活的生命,它们是他的世界,这是一个灵与肉俱存的世界,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是精神可以寄托之处,是魂之所在。
(二)枪之魂
走进《断魂枪》的文本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物有不同命运与追求,这个世界的物件同样是有生命的存在。在沙子龙的世界中,枪、枪法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是一套武艺,它们与自己魂魄与共,它们是他的朋友,是他的世界,它们与他融为一体,它们是有生命的存在。沙子龙视这条枪和这套枪法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枪和枪法同样需要找寻自身的存在价值,它们也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魂之安放处。但此时此刻,在社会变革面前镖旗,钢刀,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摸着竖在墙角无用武之地的那条枪,沙子龙仿佛触摸到了这条枪和这套枪的灵魂,他们一如此时的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存在价值,没有了明天。在沙子龙看来将这套枪法遗留在无法发挥其价值的世界上是一种遗憾,这条枪和这套枪法是有生命的,是有追求的,成为人们的玩物不是它们所希望的,它们也需要灵魂安放之处。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面前,这条枪和这套枪法如何找尋自己的位置,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如何有尊严地存在着,《断魂枪》所呈现的还有这些被遗留在角落的无法发声的物之魂的维系。
(三)文化之魂
民族文化是多样的,多样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在各自的领域共同绽放,组合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群,共同彰显着民族文化的丰富活力。离开了生存土壤,民族文化的生存面临危机。
《断魂枪》借沙子龙的身份与遭遇,还向读者提出了“文化之魂”的问题。《断魂枪》以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为代表,围绕断魂枪的传与不传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武术的传承问题。在走镖没有饭吃的年代,镖局不能生存,与镖局有关的这些走镖人以及走镖人的武艺该向何处去?如王三胜所想,让五虎断魂枪成为集市上的杂耍,卖艺工具?抑或如孙老者所想,只是学这套枪法,枪法的用武之地不去考虑?沙子龙以清醒的眼光看到了无论王三胜还是孙老者,都不能给这套枪法找到真正的“战场”,他在别人的不解中固执选择“不传”作为回答。沙子龙的不传是无奈,是冷静,在沙子龙的认知中文化传承不仅是五虎断魂枪的一招一式传承,更是五虎断魂枪所承载的武术战场的选择,如果没有这套枪法的真正用武之地,传承是无根无魂之传承。武术之魂在《断魂枪》中借沙子龙的选择予以彰显。
总之,《断魂枪》的文本世界带来的是显性的魂之追求与隐性的魂之探寻,是有生命的人和无生命的物之价值追寻,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单个人选择与作为社会性的民族文化之路的追寻。在这个文本世界中,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命运与追求,那条枪和那套枪法同样有尊严,有追求,以枪法为代表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战场”要找寻,他们都需要在社会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实现自身价值,他们需要精神寄存处,魂系何处的追寻是文本突出的地方。
二、《断魂枪》中“魂”的断裂
《断魂枪》不长的篇幅中写出了沙子龙以及围绕在沙子龙的周围世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文本世界中有人之魂、枪之魂、文化之魂,而这一切却都面临“断魂”问题。
(一)昔日生存之魂的断裂
《断魂枪》首先为读者展示的时代的巨变,在时代变化面前,昔日生存之魂已经断裂。《断魂枪》以两段文字交代故事的背景,在不同肤色的人闯入,失去国土、主权、自由的背景下,火车、通商等也闯入了百姓的生活,这些新奇的技术与物件冲击着人们的世界。在这样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前,走镖因为火车的冲击已经没有市场,镖局不能维系,以走镖为生计的这些人面临生存之计、生存之魂的断裂。之前很多人有点武艺,在沙子龙手下以镖局为生存之计,但在新的时代面前这点武艺没地方可用,于是纷纷找出路,有人在庙会上卖艺,有人去找其他出路。无论是有“神枪沙”称号的沙子龙还是靠镖局维持生计的小伙计,时代变化突然让他们的世界陷入混乱,昔日的那个辉煌世界梦似的成为昨天的。
(二)今日精神之魂的断裂
镖局改为客栈,沙子龙面对时代变革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同时感觉自己的世界被风吹走了。“老舍在诠释悲剧英雄沙子龙的同时,其理智和情感也发生着激烈的碰撞”[3]。他表面可以顺应时代,顺应形势,改换铺面继续生存下去,但他的“魂”还在枪和枪法中,还在昔日的辉煌中。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他的肉体生命得以安身,但精神生命却在煎熬中,昔日灵肉并存的世界被分割,他在痛苦与无奈中活着。精神之魂在剧烈的时代变革面前断裂,沙子龙只能在晚上自己的后院孤寂地温习那套枪法,聊以慰藉那断裂的精神之魂。这种精神之魂的守护,在沙子龙看来,不仅为他自己,也为被他视若生命的那条枪,那套枪法。
(三)明日文化之魂的断裂
沙子龙以不传断魂枪作为与时代的抗衡,虽然理解、同情沙子龙的选择,但同时也面临文化之魂的断裂问题。沙子龙的选择不仅是个体传与不传的选择,更关系到作为群体特征存在的民族文化的明天之存在问题。沙子龙带着枪和枪法入棺材的决定尽管是他在时代变革前的无奈决定,却也因此使五虎断魂枪面临失传的客观问题。明日的五虎断魂枪将成为一个名词而不得见其招式,甚至这个名词也逐渐会被淡忘,五虎断魂枪所承载的文化将成为一段历史,文化之魂在这样的决定面前必然走向灭亡,没有明日。
昔日生存世界在时代面前已经一去不回,今日的世界很多人还没找到生存之计,养家之技,即便如沙子龙一样镖局改为客栈,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的安放,还有精神之魂的归宿问题,依靠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耍着那套枪法守着自己昨日的世界,可这样的世界也只是安慰。作为个体,沙子龙对昔日的世界不能全部保留,至少保留最重要的一部分,让自己的心还有可安慰之处,这是他最后的精神之所,可最后的所在也已经离他所怀念的那个世界很远。
如果说对沙子龙的理解和同情是作者也是读者对沙子龙个体的人文关怀的话,《断魂枪》还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理性的复杂性。从历史发展的理性角度来看,沙子龙顺应了那个火车通商的时代,是明智的,但历史发展同样不能忽略文化的传承,从文化角度,如沙子龙一样的不传带来的会是中华文化之魂的断裂,沙子龙的固执不传不是简单的同情和理解所能概括的。“一阙断魂的残梦,赋予沙子龙悲剧身份”[4],个体与时代,个人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白天与夜间,老舍以纵横交错的网格为沙子龙的故事画上句号,却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带来了不尽的问号。
三、《断魂枪》之“魂”的启示意义
《断魂枪》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沙子龙在变迁时代中的心魂纠结,不仅是中华文化之魂的追寻,更是所有变革中发展中的人文思想矛盾与心理纠结。魂之安放何方,精神寄存何处,人怎样才能带着自己的丰富鲜活的生命在这个世界生活而不仅仅是一副躯壳,当代读者对《断魂枪》的几声长叹、几许惋惜、几重理解与不解中何尝不是对自身、对时代、对环境的思索?《断魂枪》以其开放的姿态向生存于当下的我们敞开了怀抱。无意义,烦躁,苦闷,郁闷、纠结等等词语频繁出现于大众口中,这些词语的背后同样是归属感,价值感的追寻,同样是精神的居所,是灵魂的安放问题。我们生活在当下,不仅要活着,更要带着属于自己的标签活着,在日益变化的世界面前,我们调整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找寻着自己,叩问着自己。
重读《断魂枪》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大师之为大师,经典之为经典,在于无穷的魅力,在于作品的开放性、永恒性、丰富性、超越性。《断魂枪》以富有内涵的文本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本之外世界,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镖师沙子龙的世界变革与选择,更是所有处于变革中的思想纠结与行动冲突,它写出了心声,写进了心灵,写满了心魂,它展示了问题的复杂,却又不给方法,它唤起了人的探索欲望却又不给予解答,它以沙子龙的决定结束却又没有终结。时代发展不是单个个体所能左右的,但变革面前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有自身的选择自由,选择不仅是要找到身“在”,更要找到心“在”。每个人、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直至全人类,在发展、前进中总会有迷茫、彷徨,单个的个体需要找寻自身价值,留住自己的魂,保留个人的生气与活力,作为群体的民族、人类同样要有立身之本,有生存之魂,有不可替代性,有自身存在价值。魂系何方的问题避不开,绕不过,永恒存在,魂系何方的探寻没有终结之时,《断魂枪》的魅力没有穷尽之时。
参考文献:
[1]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老舍.老舍代表作(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陈朝晖.一曲文化的挽歌[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邵红梅.断魂之枪[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史云青(1978-),女,汉族,山西省洪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為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