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研究现状综述
2022-06-02赵丹妮
【摘要】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传统地方曲艺,在它的发展、流变过程中,根据主要流行地区的不同逐渐形成了鲁西南济宁、菏泽等地的“南路琴书”,鲁中济南地区的“北路琴书”和鲁东青岛等地的“东路琴书”。山东琴书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魅力也受到了多位音乐学学者的关注,并产生了百余篇研究成果。本文将对所搜集到的所有先人成果进行归纳与整合总结,对山东琴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山东琴书;北路琴书;南路琴书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059-03
【本文著录格式】赵丹妮.山东琴书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59-61.
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的传统民间曲艺品种,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鲁西南曹州地区(今山东省菏泽市),最初是清朝的文人雅士结合当时流传于民间的俗曲小调改编的一种文人自娱音乐形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语言、风格的不同逐渐分为了南路、东路和北路三支。山东琴书作为极具山东地方特色的曲艺品种,受到了学界多位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而这些成果较为分散,因此,笔者尽所能对国内与此专题有关的文献及著作进行了检索和收集,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关键词“山东琴书”进行检索,共有文献188篇,其中期刊文献140篇,硕博论文48篇。从以上文献可知,目前学界多位学者已分别对山东琴书的历史渊源与流变发展、伴奏乐器、唱法唱腔、表演艺术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下文中,笔者将对所搜集到的先人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总结,也对所搜集到的其他有关课题的重要文献资料进行陈列与简单说明。
一、期刊类
(一)山东琴书的历史渊源与流变发展研究
有关琴书的起源说,学界多方认可其最早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鲁西南曹州地区(今山东省菏泽市)一说,这一说法的来源是新修《曹县方志》中“曹县为山东琴书主要发源地,相传已有二百年历史”的记载。学界亦有部分学者对山东琴书发源的的历史因素进行了源流探析与思考,这部分文献成果有:葛兆远的《山东琴书历史考与当下发展》,作者对山东琴书的历史溯源、伴奏乐器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刘强、王艳丽的《山东琴书兴衰变迁之社会根源研究分析》,文章简要梳理了山东琴书从“小曲子”的萌芽时期到形成完善、独立的曲艺品种之发展轨迹,作者以宏观的视角,从山东琴书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切入,审视了山东琴书变迁过程中受到的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多元因素的影响。
因山东琴书流行的地区、方言、风格的不同,因而逐渐发展出了南路、北路和东路三个流派。其中,南路琴书作为山东琴书中最为古老的一支,在其发展及流变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与鲁西南当地其他姊妹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薛楚兰的《‘南路’山东琴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一文对南路琴书进行了对其历史渊源、艺术形态、伴奏乐器、当下发展问题的管窥。张炫的《山东琴书在济南的保护与发展综述》一文,主要对北路山东琴书济南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李寒的《山东琴书流派的变迁》一文简要分析了山东琴书各流派的特征,该文还特别谈到了山东琴书嬗变过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2006年,“山东琴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遗也为山东琴书这一传统曲艺艺术重新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多位学者重点关注了山东琴书在当下的发展境遇,并提出了“非遗”视野下关乎山东琴书未来发展的多点建议,这部分成果有:何世彤的《山东琴书及其当代传播》,作者简要介绍了山东琴书的艺术特征,梳理了山东琴书当今的传承传播现状,并基于传统曲艺在流行音乐热潮下的衰落之态,提出了山东琴书在面临当代传播传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相关对策,为山东琴书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参考性依据。
(二)山东琴书音乐本体研究
1.唱法唱腔
山东琴书作为优秀的地方曲艺品种,其演唱方法经历代艺人多年揣摩、训练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唱腔系统。在琴书的唱腔方面,李鸿熙的《山东琴书唱腔音乐发展手法分析》一文指出,山东琴书在流变过程中由先前的曲牌连缀体逐渐发展为以板式变化为主的板腔体,而如何运用为数不多的音乐素材表现丰富的唱词内容,这就需要艺人针对表演的内容对有限的唱词进行唱腔上丰富的变化,从而适应不同故事情节的表现与人物的塑造。在该文中作者通过分析谱例,从句式段式重复、延伸及衔接三个方面对山东琴书唱腔的发展手法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有张凯的《关于山东琴书腔词关系的探究》一文,作者分别从旋律声调、腔词节奏、唱词句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山东琴书的腔词关系。
2.器乐伴奏
山东琴书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扬琴、古筝、坠琴等,有部分学者对山东琴书中的扬琴和古筝两种伴奏乐器的演奏特点、演出曲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刘晓琨的《浅析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伴奏作用——以<梁祝下山>为例》,作者论述了山东琴书代表性作品《梁祝下山》音乐结构,对扬琴伴奏部分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着重的分析,特别提出了扬琴伴奏的“同一性”与“对立性”特征。孙雪的《谈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作用》一文,简要介绍了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价值作用。周景春的《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伴奏艺术特色》一文,介绍了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单手演奏形式,随腔而行的演奏特色等。杨昭君的《‘北路’山东琴书扬琴的传播变迁及其思考》一文,对北路琴书的扬琴的乐器形制演变、演奏技巧、伴奏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山东筝的发展与山东地方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特别是与山东琴书有着直接的联系。有部分学者从山东筝的形制特征、演奏技法等几个方面对山东筝与山东琴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部分成果有:徐牛妞的《山东派古筝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名曲介绍》;娄银兰的《河南筝派与山东筝派的艺术比较》;胡铭的《浅谈山东派古筝艺术》;王娜的《齐鲁筝派艺术研究》等。
(三)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研究
有关记录山东琴书著名表演艺人的文献,笔者搜集到的最早的一篇是曹正的《山东琴书演唱家张鹤鸣先生》。文章以亲切朴实的口吻,从张先生生平过往,学艺经历,表演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著名琴书表演艺术家张鹤鸣先生其人对山东琴书做出的诸多贡献。刘红的《一树花香 德艺双馨——山东琴书(东路)表演艺术家朱丽华的从艺之路》记叙了朱丽华与琴书结缘至传承、创新、延续等多段经历,歌颂了东路山东琴书传承人朱丽华女士在琴书传扬之路上的辛勤付出和耕耘。吴思的《杨珀 和琴书有关的滋味人生》,作者通过采访北路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杨珀,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记叙了杨珀从艺之路上的登台趣事,以及在流行音乐热潮冲击下,杨珀随恩师魏忠贤对北路琴书在表演、传承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顺应时代潮流的积极革新。刘强的《南路山东琴书名家刘士福的坚守与开拓》,则特别侧重了南路琴书表演艺术家刘士福自身的“乡土”特性,作者谈到刘士福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他的创作不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还与其同为山东琴书扬琴演员的妻子高桂云组成了独树一帜的琴书“夫妻档”,共同为创作琴书新作品、开拓表演新形式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徐华云的《求新求变 终成一派——“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一文,作者以三组分别为“苦难少年艰辛起步”、“山东琴书初唱响”、“北路琴书创始人”的小标题加以概括了邓九如从学艺起步,到唱响全国乃至成为琴书大家的生平故事,并从其执艺的时代背景出发,阐释了经邓九如创新后的北路琴书的唱腔特色。该文还特别介绍了邓九如年轻时的坎坷经历,颂扬了老艺术家邓九如坚韧正直的处世态度和忠厚善良的优良品格。
二、硕博论文
据笔者统计,以“山东琴书”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共48篇,内容涉及了山东琴书艺术形态、传承人、器乐演奏、唱腔等方面。
艺术形态:张婷的《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作者基于历时性的视角论述了山东琴书历史演进过程和音乐艺术形态,分析了曲种自身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功能。董德刚的《南路山东琴书调查与研究》一文,对山东琴书最最古老的一支——南路琴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该文叙述了南路琴书的发展历程,整理集合了南路琴书的曲目谱本,分析了南路琴书的艺术特色,尤其还对南路琴书的班社与艺人进行了介绍,基于南路琴书的发展现状,探寻展望了南路琴书保护传承的新模式。
传承人:周林艳的硕士论文《山东琴书南北路传承人研究》从唱腔特征、表演风格等方面对山东琴书南北两路传承人进行了研究。王乐的《山东琴书及其流派音乐特征》梳理了山东琴书南、北、东三路的发展流变及各派代表人物的唱腔及音乐特征。
器乐演奏:杨昭君的《北路山东琴书中的扬琴器乐演奏艺术研究》,作者结合“北路”山东琴书与扬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现状,以创作取材自琴书曲牌音乐的扬琴作品《琴书吟》为例,探究了当代说唱音乐为适应社会审美所应作出的调整与调试。孙雪的《浅论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探究了扬琴与山东琴书之关系,二者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及扬琴在山东琴书伴奏中的作用及技法。贾越的《北方琴书类曲艺音乐中的扬琴伴奏研究——以北京琴书和山东琴书为例》一文,作者选取了流行于北方且影响较广的两种琴书类型——北京琴书和山东琴书,以实地考察与切身演奏实践为基础,分析了琴书伴奏领域的扬琴演奏手法,探析了扬琴在琴书表演中的重要地位。
唱腔:李鸿熙的《山东琴书唱腔音乐研究》主要从山东方言的字调入手,分析了方言字音对琴书唱腔及音乐的影响;李娟的《山东琴书腔词关系之研究》从琴书的腔词音调、腔词结构、腔词句式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曹萌的《山东琴书唱腔的音乐体制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对音乐文本的分析,分别对琴书音乐三种主要体裁——联曲体、主插体、综合体进行了论述,并讨论了影响山东琴书音乐形制形成与发展的人文因素。
三、论著、集成、志书类
论著、集成、志书类文献是山东琴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笔者在此对收集到的相关内容文献进行整合陈列,供后续研究者调阅参考。
山东琴书的论著成果有张军的《山东琴书研究》(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山东省音乐工作组编写的《山东地方戏曲——山东琴书音乐》,山东艺术学院出版的《山东琴书音乐资料》等。
内容收录了北路山东琴书相关资料的集成类文献有:中国民间音乐集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山东艺术研究所出版的《山东琴书大全》,王振刚、胡化山整理编写的《山东琴书演唱作品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志书类文献有:《中国曲艺志·山东卷》中详细记载了山东琴书志略、音樂、表演形式、舞美、机构演出场所、报刊、专著、名艺人传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此外,《中国曲艺志·天津卷》中也有部分对北路山东琴书艺人邓九如携徒进津献唱展演的内容记载。
四、结语
山东琴书以其贴近生活、“大俗大雅”的艺术特色,日前还活跃在传统曲艺的大舞台上,深受百姓大众的喜爱。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种,山东琴书也俨然成为了一个颇具山东特色的文化符号,学界对山东琴书的研究还在继续,望本文能为该专题研究提供阶段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范薇. 山东筝乐与南路山东琴书关系考[D].武汉音乐学院,2016.
[2]李鸿熙. 山东琴书唱腔音乐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5.
[3]王乐. 山东琴书及其流派音乐特征[D].上海音乐学院,2014.
[4]李娟. 山东琴书腔词关系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5]张炫. 山东琴书在济南的保护与发展综述[J]. 大众文艺,2012(20):178-179.
[6]杨昭君. “北路”山东琴书中的扬琴器乐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
[7]董刚德. 南路山东琴书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8]张婷. 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D].山东大学,2008.
[9]曹萌. 山东琴书唱腔音乐体制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
作者简介:赵丹妮(1995-),女,山东淄博人,菲律宾女子大学音乐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音乐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