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的对策研究
2022-06-02刘士伟李丹
刘士伟 李丹
〔内容提要〕受辽宁省经济增速持续减缓影响,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率持续走低。为此,针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松散、高校推进毕业生在辽就业手段单一、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平台等问题,本文从在辽就业工作的机制设计、平台建设、思想教育、家长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现状 就业对策
注:本文受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辽宁高校毕业生流向与五大经济发展区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L19CRK001)”资助。
充足的人才供给能够有效形成知识、技术及经济溢出效应,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学生作为优质的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城市人口红利争夺的焦点。当前,全国各省市先后把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人才与人口争夺的主阵地,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到本地区就业,增强人才供给,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辽宁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拥有100多所高校,在校生100多万,做好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能够为辽宁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并有效解决辽宁省人口社会问题,有效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一、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现状
1.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率偏低
在剔除升学、待就业等毕业生后,辽宁省本地生源占比65.64%,在辽就业毕业生占比67.33%,总体上来看,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处于微弱的流入状态,但与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75%的比率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在辽宁省内,各城市流入流出状态也不均衡,其中大连、沈阳两个经济发达城市具有明显的流入趋势,而其他城市处于微平衡或流出状态,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流出率高达64.9%,严重制约了该城市的经济转型。根据麦可思《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显示,2014—2016届东北本科生源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49.2%、48.5%和47.5%,2016届东北本科生源在本地就业的比例(4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2%)27.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在东北就业的比例低于其他地区,并在持续降低。
2.辽宁省未来高校毕业生增量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少
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未来高校毕业生增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高校毕业生子女所占比例也不断提升,小学招生人数变化既能反映该区域内高校毕业生增量变化,又能反映未来高校生源情况。通过统计辽宁省2004年以来小学生招生人数发现(见表1),辽宁省小学招生人数由2004年41.6万逐年下降,2017年降至历史最低点30.1万,2018年反弹至34.2万,到2021年维持在33左右。由此可见,近5年辽宁省小学生入学数量稳定性总体较好,波动较小。同期,经济快速增长的江苏省,小学招生人数由2004年的68.21万增长到2021年的97.2万,并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两省一减一增,差距明显。
3.辽宁省大学学历人口比例增速趋缓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占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和江苏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位居前五,辽宁省占比18.22%,较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1.96%有显著提高,但位次由第四位降至第七位,与发达地区相比增速趋缓。受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人口处于流出状态,辽宁省常住人口在2014年达到峰值4391万人后开始持续下降,2015—2021年间减少132万人,并在2018年呈现加速减少趋势。
二、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
1.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松散
高校扩招和专业性院校划转地方后,高校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逐步建立起了联系。但受历史因素影响,校地合作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特别是高校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尚未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导致高校与区域经济各自发展,造成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产业用人标准、高校教师科研与区域产业科技需求等严重错位,难以有效吸纳毕业生到本地区就业创业,进而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需要市、校、企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动态推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
2.高校推进毕业生在辽就业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主要通过邀请本地企业入校招聘、开展毕业生在辽就业思想教育、校企共建就业基地、校地共同举办双选会等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受当前辽宁经济发展增速持续低迷的影响,区域内企业对大学生吸纳能力降低,传统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的工作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高校毕业生外流的趋势。高校需要不断深化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从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视角推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自主构建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标准、毕业生择业与企业招聘、大学生企业实习与在辽就业等精准对接的就业工作模式,从根本上构建推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的有效渠道和路径,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在辽就业率。
3.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平台
当前,地方政府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省、市两级人才市场为主,各市的人才政策主要面向高端人才,缺乏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属地就业政策,地方政府现行的推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政策效果有限。亟需地方政府推进全社会的协同联动,把在辽就业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全面融合。要推动各市级政府建立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机制和平台,使各市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角度,与区域内各高校对接,形成高效率的在辽就业渠道。6B27478F-94BA-46EA-B501-3C2B517338F0
三、辽宁推进省内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具体对策
1.健全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的工作机制
地方政府与高校建立的在辽就业机制直接决定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的成效,建立完善的在辽就业工作机制,是有效提升在辽就业率的根本措施。
第一,完善区域内市校企协同推进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机制。从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协同视角深入推进市校企的协同,拓展市、校、企协同工作面,将高校专业教师与区域企业完全纳入到推進在辽就业工作体系之内。
第二,完善在辽就业考核机制。在辽就业工作最主要的两个主体为政府和高校,当前的考核机制主要对高校进行考核,以各高校在辽就业率作为考核指标,应将高校生源构成、工作基础、投入的资源等一同纳入到考核体系中。
第三,完善区域内高校与产业发展匹配机制。从高校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制定高校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机制,通过二者紧密融合把区域产业发展渗透到高校各方面工作之中。
2.建立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的精准路径
毕业生就业对求职路径的依赖程度高于成熟型人才,推进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要从以下方面精准构建在辽就业路径。
第一,建立毕业生就业与区域企业招聘精准对接路径。高校与区域人才市场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及企业招聘信息库,为毕业生及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匹配信息,精准组织企业专场招聘会,提升面试与录用的成功率,降低求职和招聘成本。
第二,建立区域人才引进制度与高校毕业生需求精准对接路径。辽宁省政府要推动各市、县、区政府深入本地区高校,掌握学生本地就业需求,出台实效性强的毕业生引进政策,增强毕业生在辽就业的吸力。
第三,建立高校毕业生与创新创业的精准对接路径。地方政府与高校创业机构以及区域产业协会共同建立毕业生创新创业路径,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推动区域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
3.加强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思想教育体系建设
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毕业生全面了解在辽就业政策、就业优势、职业发展、产业现状等,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
首先,发挥第一课堂的思想教育作用。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在辽就业思想教育能力培训,提升专业教师在辽就业思想教育能力,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区域内企业参观调研学习,围绕在辽就业创作专业教学生产案例,组织学生深入优质企业开展课程实习,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
第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想教育作用。依托校内宣传、就业部门工作以及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在辽就业思想教育活动,推动学生了解在辽就业的优势与劣势,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营造良好的在辽就业思想氛围。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作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地方政府要积极推动建设各类网络平台,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毕业生在辽就业思想教育,宣传在辽就业的工作政策等信息,在网络上形成毕业生在辽就业的良好教育环境。
4.完善毕业生在辽就业家校联系工作体系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15-59岁的人口比例降低了6.97%,主要体现为青年人数增长较少、家庭少子化现像严重。因此,家庭成为毕业生流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完善毕业生在辽就业家校联系工作体系是做好在辽就业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建立在辽就业家长联系工作规范。高校与地方政府要从宏观视角抓好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的制度和理念建设,共同确立面向家长教育引导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保证工作规范切实可行,能够较好地落实落地。
第二,要建立在辽就业家长教育平台。地方政府负责提供资源,高校负责具体实施,把在辽就业工作全面纳入到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之中,使家长从学生入学当日就了解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家长对学生在辽就业意愿的认同度。
第三,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在辽就业家长教育。通过线上定期开展学生在辽就业宣传活动,分享毕业生在辽就业工作优秀案例、区域优质企业展播、地方政府在辽就业政策等内容,线下组织家长深入优质企业参观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招聘会等,增进家长对区域内企业的认知。
(作者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学生处;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6B27478F-94BA-46EA-B501-3C2B517338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