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安徽省首轮审核评估的实证分析
2022-06-01许颖,严萍
许 颖,严 萍
(安徽省教育厅 教育评估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下简称“审核评估”)的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首轮审核评估于2014—2018年开展,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有650所高校参加了审核评估。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1]。202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与首轮审核评估相比发生了两个转变:一是名称由“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教学”,二是“分类评价”更凸显,提出两类四种评估方案。新一轮审核评估指引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以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新一轮审核评估是首轮审核评估的延续和改进,并将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对安徽省首轮审核评估进行总结反思,充分利用其成功经验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显得十分必要。
一、安徽省首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围绕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安徽省持续深化本省在全国较早提出的“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理念,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全面提高。安徽省普通高校审核评估工作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于2012年制定了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南。安徽省教育厅行政处室为审核评估组织单位,充分依靠专家力量开展评估。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是安徽省的创新举措。此外,成立了省级审核评估工作委员会,并建立审核评估条件核查和评估回访机制。
2012—2013年,安徽省遴选了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2所省属高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并创新性提出“五个度”评估理念,即:(1)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2)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3)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教学运行、质量及质量监控之间的吻合度;(4)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教学水平的保障度;(5)学生、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为全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提供了安徽方案。2015年,安徽省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开展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专项评估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审核评估工作。2016—2018年,合肥学院等20余所省内高校相继接受了审核评估(图1)。
图1 安徽省首轮本科高校审核评估情况
审核评估强调学校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2]。评估工作从全国遴选高水平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访谈、文卷调阅、听课看课、校外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高校办学情况。经评估,安徽高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审核评估有利于安徽高校进一步明晰定位,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发现的问题
以2016—2017年安徽省参与审核评估的12所高校为例,对评估报告提出的审核项目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一)学校办学定位不够科学
2016—2017年参评的安徽高校约有一半存在办学定位不准或与实践不符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已迈向“大众化”阶段,部分高校盲目追求“高”“大”“全”“同”,办学定位有趋同化现象。一是部分高校对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理解落实不到位,对高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办学定位未基于学校和学科发展实际,不善于挖掘自身特长,特色不明显。二是办学定位不与时俱进。一些高校经历规模扩张、更名、合并、升格等变化,但高校主办者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教育思想观念未及时更新,对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转变不及时,对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的动态调整不够。三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不一致。高校“教学优先”“以本为本”体现不充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办学定位不一致。以安徽为例,审核评估发现某理工类高校各学院和各专业对于人才培养定位的表述与学校一致的基本没有;某师范类高校对教师教育目标、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思路定位不明确;部分高校没有正视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不够重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
(二)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不够合理
一是教师队伍总量不足。多数高校整体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如某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生师比达到44∶1,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甚至达到50∶1;有的高校尽管生师比达标,但教师中包含不少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和兼职教师,某高校外聘教师数量高达220人;某高校的新专业只有三个老师,很难形成一个专业的教师团队。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学校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缺乏,很多高校新办专业普遍缺乏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匮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学术团队尚未形成;教师职称偏低,某高校讲师以下的教师占比达到68%,45岁以下教师占84.5%;学科间人才资源分布不均;部分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断层趋向;专职实验人员数量不足。三是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升。高校由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偏大,通过评估发现大多数青年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科研方向不明、主动融入团队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对产业的了解不深入等问题。四是“双能型”师资所占比例小。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农业等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三)教学资源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审核评估发现多数高校教学资源不足。一是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生均教学经费投入与发达省份高校相比有一定差距;高校教学经费的增长幅度与学生规模增长、专业内涵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不协调,如某高校办学经费紧张,自身造血机能不足,每年10亿左右的预决算与双一流建设必要的保障不匹配;部分高校生均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等基础条件不足,教室桌椅破旧、教学设备陈旧、实验室超负荷运转、生活设施缺乏等现象仍有存在。二是课程资源总量不足。各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开设门数不足;部分高校公共选修课数量低,选修人数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滞后,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在内的在线开放课程量不足。三是教材建设相对薄弱。高校自编特色教材数量少、精品少;实验类课程讲义和教案多,教材少,不能满足实验课程教学基本需求。四是专业建设与发展不均衡。新专业设置多但定位不够准确,学科基础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出现“重申报,轻建设”现象。部分高校优先考虑生源和办学效益问题,对学科的成熟水平和发展潜力等专业结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专业改革和调整少。
(四)教学改革实效未能体现
首先,教改深度不够。部分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上缺乏统筹计划和整体思考,改革执行力度不够,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少;部分高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教学改革不够重视且了解不足,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状态数据库分析发现,有些学校近年来没有承担过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十多年来未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单一,“讲与听”的授课模式广泛存在;学生的分类培养、分类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考核方法改革力度不够,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环节管理等仍需加强;实践教学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不高;高水平的教研论文比较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也比较少。再次,创新教育和国际化交流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多以学科和科技竞赛为依托,教师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专业指导教师不足;高校本科生国际交流质量不高,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实质性人才培养项目不多。
(五)质量保障体系未实现闭环运行
审核评估发现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健全。一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部分高校关于立德树人导向的评价标准未突出体现,指标的具体化、可衡量性差,导向不明确;部分高校质量标准调整不及时,关键环节或指标未纳入现有指标体系。二是质量管理的保障制度不健全。部分规章制度未及时修订或执行不彻底,如某高校2006年出台《关于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暂行规定》,至审核评估当年已有12年,却仍然是暂行规定;教学质量监控人员不足,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内部质量监测和评价覆盖度不高,如某高校的资料报告显示专家评价的覆盖率只有16.12%,而且全部是良好级以上。三是评价效度不尽合理,教师教学质量部分测评指标评分主观性较大。有的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使用同一个指标体系评价,未能实现分类实施;内部评价上,帽子、课题、奖项等刚性指标,在高校评聘考核、激励奖励等方面依然存在;外部评价制度尚未建立,社会及用人单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面不广,深度不够。四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反馈和持续改进环节力度不够。多数高校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期信息采集和监控评估,但对于质量监控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信息分析总结不够,改进力度不足,没有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未形成教学组织指挥环路和教学质量决策环路双重闭环体系。
三、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改进策略
新一轮审核评估从2021年起全面实施,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推进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方法创新是评估的五项原则[3]。针对首轮审核评估发现的问题,从不同层面提出改进对策,为新一轮审核评估提供经验和参考。
(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办学定位
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上均突出了立德树人,并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估体系的根本标准。首先,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要加强学校办学定位的整体性、协调性、差异性研究,细化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办学定位的理解并重视将其融入管理和教学改革实践。其次,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密切关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产业升级的新转变,分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基于学校和学科发展实际,更新教育理念观念,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再次,以整改为契机,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计划,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挖掘和凝练特色,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群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具体落实上,加强各院系、各专业之间的平衡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筑牢发展基石
师资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一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等重点项目中的人才经费预算比例。剖析各专业生师比现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并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硕博工程”等措施,改善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二是教师资源适当向新办专业倾斜。补充比较薄弱的新办专业的急需人才,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争取政府支持,增加学校专任教师编制数和“编制周转池”数量。三是重视提升人才质量,建立引进与培养“双轮驱动”的模式。新聘教师要结合学缘结构和学历层次需要,严把引进质量关。对新引进教师加强学校特色培养,使其未来的发展符合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教育发展机构,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加大本科教学投入。鼓励教师赴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访学进修,派出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四是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和师德师风建设考评机制。破除“五唯”顽疾,重构教师评价体系,重视并同等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新一轮审核评估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落实情况作为“教师队伍”指标的第一审核要点。高校要重视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的硬性指标,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加强资源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教学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保障。首先,高校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内部改革盘活校内资金、拓展社会资金筹措渠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投入经费用于智慧校园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其次,围绕学分制改革,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按照专业类群整合优化现有课程建设成果,重点建设一批核心课程。增加具有学校特色和历史传承的优质课程、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鼓励教师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开发新课程。加强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和课堂运用。加大对自编特色教材的建设力度,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最后,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优化机制,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和新设专业建设力度。注重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为引领,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和专业群建设,做到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扶持重点。
(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声誉的载体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4]。坚持教学改革核心地位,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首先,要做好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重点内容和改革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把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申报教研项目及高层次教育教学成果奖,提升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持。其次,确立教学“双向”改革理念,对教师进行有关大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发挥教学研究项目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发挥教研室等基层组织的统筹作用,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途径来听取意见、统一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等“以学生为主”的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合作,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再次,做实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和平台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以增强教学效果。最后,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尊重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所投入的精力,适当增加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评优评奖、年终考核等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闭环运行
审核评估注重学校内部质量标准、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审核评估的本质是审查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宜性和充分性,核验其运行的有效性,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要素、程序文件、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等部分构成[5]。新一轮审核评估更加突出质量保障,首次加入了文化元素,增加了“质量文化”指标[6]。首先,高校要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加强宣传,促使师生重视质量、关心质量,使质量意识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其次,完善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质量标准建设,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考试考核、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厘清教学质量监控的范畴和职能部门责任分工,成立专门机构,充实质量监控队伍并提升人员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教学监控数字化。再次,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由决策和指挥系统、信息收集和监控系统、评价和诊断系统、反馈与调控系统组成的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将常规教学监控与专项检查评估有效结合,多渠道收集教学状态信息,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实现质量保障体系闭环运行。最后,发挥教学质量外部评价作用,健全人才培养的质量跟踪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强社会评价力度,推进第三方评估,主动利用第三方评估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形成“评估—反馈—持续改进—再评估”的长效机制[7]。
(六)加强评估指导,提高政府参与度
审核评估离不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一是增强人员和经费保障。一方面,加大从外部高水平大学引进领导干部,配齐配强省属高校领导班子;根据高校办学规模和发展现状,统筹协调编制部门尽早核定高校人员编制,增加学校教师编制数,优化学校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另一方面,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确保高校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顺利;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推动调整高校学费标准;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行“生均+专项”的资金分配管理方式;安排资金在各高校间合理分配;鼓励高校通过社会捐赠等手段多方位筹集资金,支持高校进一步加大经费统筹使用自主权。二是加强评估的指导服务。在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审核评估的不同阶段,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一定数量的省内专家参与审核评估过程;安排专人全程跟踪评估,掌握一手资料,为本省审核评估工作有序推进和高校特色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三是加强对学校办学的监管和指导。根据高校现有办学条件,对师资队伍、新办专业等加强监管和指导,切实做好高校各项改革的指导服务,推进内涵发展。四是重视审核评估结果运用。将审核评估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教学资源配置、招生规模、专业设置、项目审批的重要参考,将审核评估整改情况纳入对高校巡视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