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汤合二陈汤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肾肺两虚 脾虚痰阻证临床观察
2022-06-01牛艳玲
牛艳玲
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疾病,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通常由感染及过敏体质等因素引起,该病若未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则会导致病情迁延,引发支气管哮喘,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2]。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菌、止咳平喘等方式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症状,但疗效仍有待提升[3,4]。中医将喘息样支气管炎归为“喘咳”“哮喘”等范畴,治疗以清宣肺热、解痉平喘为主。补肺汤合二陈汤具有滋补肾肺、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之功效,是中医治疗喘咳常用药方[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喘息样支气管炎肾肺两虚、脾虚痰阻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9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纳入研究,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7岁,平均(3.45±0.82)岁;体质量10~24 kg,平均体质量(16.75±2.40)kg;病程1~7 d,平均(4.01±0.92)d。对照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3.48±0.85)岁;体质量10~23 kg,平均体质量(16.54±2.11)kg;病程1~8 d,平均(4.35±1.16)d。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对比性。全部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6]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儿科学》[7]中肾肺两虚、脾虚痰阻证,主症:吸气不利,喉中痰鸣,咳痰质黏起沫;次症:五心烦热,心慌;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均为病毒感染引起。排除标准:伴有精神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等重要脏器病变;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采用5~20 U/kg 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410,规格:160万U)静脉滴注,于1 d内分3次滴完;10~15 mg/kg利巴韦林(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406,规格1 ml∶100 mg)静脉滴注,于1 d内分2次滴完,30 min/次;若患儿气喘严重则加用泼尼松龙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315,规格:5 mg)0.5~1 mg/kg,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减量。连续治疗7 d。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方药:炙黄芪、熟地黄、炒麦芽各6 g,陈皮、茯苓、甘草、菟丝子、枸杞子、枳壳、瓜蒌、威仙灵、珍珠母、乌梅、仙鹤草各3 g,法半夏、细辛各1 g。咳嗽较为严重加蜜枇杷叶12 g,款冬花15 g,百部9 g;痰多加胆南星8 g,芦根12 g;气虚加炒白术15 g。水煎服,100 ml/次,1剂/d,分3次服用。连续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①疗效[6]:评估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按积分评估临床疗效:观察项目主要包括咳嗽、喘息、哮鸣等,根据各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证候积分相比治疗前降低>70%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证候积分相比治疗前降低40%~70%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证候积分相比治疗前降低<4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肺功能:于治疗前后,以肺功能检测仪(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GY-200)测定2组患儿呼吸系统阻力(RrsSO)及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SO)。③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2组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肺功能治疗前,2组RrsSO、CrsS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rsSO水平较治疗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sSO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对比 (例,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期间,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喘息样支气管炎在婴幼儿群体中较为常见,婴幼儿气管较为狭小,周围弹力纤维不够发达,病菌感染后黏膜肿胀充血,导致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从而引发喘鸣音[8,9]。目前西医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多以抗炎平喘为主,虽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仍需提升。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肾虚易损,肺娇易病,脾弱易伤,外邪入体,肺失清肃,津液不布,聚而为痰,气道不利,上逆则为喘咳且中医认为饮食不洁、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中医治疗该病的原则为固本祛邪、滋阴养肺、理气补血[10,11]。补肺汤载于《永类钤方》,具有止咳平喘、益肺固卫的功效,而二陈汤是《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功可理气和中及燥湿化痰的名方,二者化载共奏益卫固表、补肾益肺、健脾化痰、止咳定喘之功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肾肺两虚、脾虚痰阻证疗效较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2组RrsSO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2组CrsSO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表明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可提高患儿肺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方中,熟地黄可补肾固元、滋阴益精;黄芪可止汗、利尿、补气固表;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枳壳可化痰消积;全瓜蒌可清热化痰;炒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威仙灵、珍珠母、乌梅、仙鹤草可扶正祛邪;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还可调和诸药,共奏滋补肾肺、健脾养胃、祛湿行气、化痰止咳的功效[13,14]。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熟地黄可改善体内醛固酮水平,增强免疫功能;黄芪含有生物碱、黄酮及苷类等各部分具有抑杀病毒的效果,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陈皮能够轻度扩张气管,加快灌流速度,起到祛痰及平喘的作用;茯苓具有免疫调节与间接抗病毒的作用;积壳具有利尿、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瓜蒌可抑制多种病原菌,起到抗菌作用,炒麦芽对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起到助消化的效果;威仙灵、乌梅、仙鹤草均具有抗炎、抑菌等作用;另外瓜蒌皮中含有的氨基酸具有祛痰的效果,且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菟丝子可增强细胞免疫;陈皮挥发油能使痰液容易排出,可止咳、平喘、祛痰;茯苓可抗菌、利尿,增强免疫功能;甘草可抗炎、抗菌、抗病毒,还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产生止咳平喘的作用[15,16]。此外,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表明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补肺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肾肺两虚、脾虚痰阻证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且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