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糊认识』到『深度理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二)

2022-06-01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数长度分数

文 杨 通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教前思考】

一、学生有哪些模糊的认识

学生对小数有很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用小数表示价格时。前测显示,所有学生都知道用“元”作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实际意义,比如学生知道1.3 元就是1 元3 角。但涉及到长度单位时,正确率有所下降;当问到1.3 小时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是1 小时3分或1 小时30 分。显然,学生的经验是不成系统的,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是模糊的。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明晰“十分位与个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是改造经验的关键所在。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改造,让学生对小数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不同教材采取了不同路径。

二、不同版本教材的学习路径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编排采用了如下的逻辑路径:

在后续的“做一做”环节中,安排了人民币情境。

以人民币的情境贯穿整个单元。先出示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让学生凭经验解释每个小数的含义,广泛激活、充分改造人民币中的小数经验,明确“个位表示元,十分位表示角,百分位表示分”。分数并不出现在本单元中,“0.1就是十分之一”这一内容安排到了“小数的意义”中进行教学。

这是两种典型的编排思路,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对“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处理以及在引入、展开、巩固阶段的情境选择。

区别一:分数在认识小数中的价值定位。

人教版把分数作为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而北师大版通过直接改造经验来初步认识小数。正如上文所述,本节课的重点是“明晰个位与十分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而这种关系最简洁的表述就是,所以需要把分数作为认识小数的基础。但另一种思路是,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在经验改造,有无并不会影响对小数的本质认识,这种更为形式化的理解可以安排到小数的意义中去。

区别二:用人民币情境还是长度情境?

人教版以长度作为主要情境;北师大版以人民币作为主要情境。这是两个层次的情境,人民币情境,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理解更加容易;长度情境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但更加直观,有利于后续进一步深入学习。可以说各有千秋。

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不同版本教材的解读,本课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环节一:通过对学生原有关于人民币经验的改造,明确“0.3元就是把1 元平均分成10 份,取3 份”。

环节二:通过经验改造和类比推理得出“0.3 米就是把1 米平均分成10 份,取3 份”。

环节三:借助长度情境,认识更多的小数。

环节四: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更为丰富情境下的0.3 的意义,明晰、巩固0.3 就是十分之三。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师:听说过小数吗?在哪里见过小数?

生:除不尽的时候,有时候用小数表示;表示身高的时候常常用到小数;超市的小标签上有小数。

师:小数常常用来表示价格。

二、改造经验,展开探索

1.认识人民币中的小数。

●环节一:认识0.3 元,明确十进关系。

师:现在杨老师要在黑板上写一个用小数表示的价格,看你认不认识它。

(教师范写小数“0.3”并介绍写法和读法)

师:你知道0.3 元是多少钱吗?

生:3 角。(大屏幕出示3 角)

师:这就是3 角,又叫0.3 元。如果再增加1 角是几元?再增加1角呢?……1 元里面有10 个1 角,0.3 元就是这一部分。(出示下图)

师:看到这个图想到了什么?

生:这其实就是十分之三。

生:10 个1 角硬币是1 元,拿出其中的3 份,就是十分之三。

●环节二:强化认识十进关系。

师:课前我们做过一个小调查,(投影出示下图)如果1 个正方形表示“1 元”,那么哪幅图表示的才是“0.3 元”?下面这些答案对吗?

生:方法三只平均分成了9份,所以不对。方法二平均分成了很多份,也不对。

师:方法一、四分得方法不一样,为什么都是对的?

生:因为都分成了10 份,而且取了其中的3 份。

2.探究长度中的小数。

●环节一:类比推理,认识0.3 米。

师:如果0.3 后面的单位是米,利用刚才学习0.3 元的经验,想一想0.3 米究竟有多长?

(学生借助米尺进行独立思考,互相交流。请学生上台在米尺上指一指。学生上台指向了3 厘米,后来又指向了30 厘米)

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

生:我原来以为是3 厘米,后来想到0.3 米应该是30 厘米。

生:首先要把1 米平均分成10 份,取3 份,那么10 厘米就是1份,3 份就到30 厘米了。

(教师画图并板书:把1 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 份,取这样的3 份)

师:如果让你写一个分数,你会写哪个分数?

●环节二:借助数轴,认识长度中的其他小数。

(1)巩固长度中的十进关系。

出示:0.1 米、1.3 米。先独立在米尺上找一找,再上台交流。

(学生找出0.1 米,教师要求学生从0.1 数到1.0)

师:1.3 米又在哪里呢?

生:找不到了,这里只有1 米。

生:1.3 米应该在1 的后面。

(学生上台估计1.3 米的位置。教师补画线段,并强调后面再增加3 个0.1 米)

(2)比较小数的大小。

出示下图,学生填空。

生:1 和2。

师:1.3 大还是2 大?为什么有两个数字的1.3 还是没有只有一个数字的2 大?

生:2 就是2.0,只要看小数点前面的数就够了,2 比1 大,所以2.0 比1.3 大。

生:如果一个数的第一位数比另一个的大,那么就可以比较哪个大了。

生:1.3 就是1 米加上0.3 米,2 米有2 个1 米。

(3)综合练习。

师:在数轴中找一找0.3、2.7 在哪里?

(学生指认,教师出示十等分进行验证)

三、拓展情境,丰富认识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0.3 元、0.3米,那么0.3 后面还可以带什么单位呢?

生:0.3 毫米、0.3 厘米、0.3 角、0.3 千米、0.3 时……

师:请你选择一个单位,画图表示出它的意思。

生:0.3 分米就是把1 分米平均分成10 份,取其中的3 份。0.3 分米用整数表示就是3 厘米。

生:1 千米就是1000 米,0.3 千米就是把1000 米平均分成10 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00 米。

师:0.3 千米为什么不是3 米,而是300 米?

生:1 千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是100 米,3 份就是300 米。

生:不管0.3 后面带什么单位,都是平均分成10 份,取3 份。

师:如果是0.3 时,那么应该等于多少分钟呢?

生:3 分钟。

生:我觉得应该是18 分钟。

生:我也认同18 分钟,因为把60 分钟平均分成10 份,每份应该是6 分钟,3份就是18 分钟。

师:不管0.3 后面带什么单位,都是要平均分成10 份,取3 份。所以0.3 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就是?(板书:)

四、小结延伸,发散思考

(略)

猜你喜欢

小数长度分数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分数的由来
小数的认识
绳子的长度怎么算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爱的长度
长度单位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