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巴山区拐枣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

2022-06-01王海泽曹仲根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树龄种类

曹 晶 王海泽 曹仲根

(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

拐枣(Hovenia dulcis)学名枳椇,为鼠李科枳椇属(Hovenia Thunb)植物,是陕南秦巴山区特色经济林果,尤其是旬阳拐枣品质最佳,已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拐枣又名金果、鸡距子、万寿果等[1-2],其果柄肥大、扭曲拐弯,味甘甜如枣,具有抗癌、解酒、护肝、降脂等保健功能,是药食两用的地方优良果品,近年来,拐枣发展面积迅猛、效益显著,已成为秦巴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3-4]。传统观念认为,拐枣抗旱、耐寒、耐较瘠薄的土壤,适应环境能力强。但随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一纯拐枣林病虫害发生程度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当地拐枣产量和品质。为此,本文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的实施,采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现场确认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较全面系统地调查了秦巴山区拐枣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以期为今后科学有效地防控拐枣病虫害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

调查试验区位于秦巴山区旬阳县、汉滨区、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岚皋县等4个拐枣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210~280 d(平均8个月以上);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极端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42.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610 h,年降水量在750~1 100 mm之间;土壤多为山地棕壤,其次为棕壤和黄褐土,pH值5.5~6.8,地形较为复杂,多属于低山丘陵区,平地少,是我国拐枣最佳适生区之一。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19—2021年采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现场确认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较全面系统地调查了秦巴山区拐枣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对于主要病虫害,每个区域设置5个样地,每个样地分别从东、西、南、北4个方位随机抽取5株作为样本,观察、鉴别并记录病虫害种类及受害叶片、枝干、花的病害情况和虫口数,并对其中几株挂牌标注,详细记录发生危害情况,系统描述危害症状特征,统计记录危害程度[主要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5];同时调查了解当地海拔、气候特点、树龄和管理措施等,现场做好记录、拍照保存,并将采集的标本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类整理,依据《真菌鉴定手册》[6]、《农业植物病理学》[7]、《中国果树病虫志》[8]、《昆虫分类学》[9]、《中国森林昆虫(第三版)》[10]等相关资料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拐枣病害种类

经调查,危害秦巴山区拐枣的病害共有9种,主要危害部位为叶片、嫩梢、枝干、根。病害种类、危害部位、分布及危害程度见表1。

由表1可知:拐枣黑斑病、拐枣炭疽病、拐枣褐斑病等病害在拐枣主要栽培区旬阳县、恒口示范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以郁闭、通透性差、土壤条件差的果园发生严重,平均病叶率为60%;在汉滨区普遍发生,危害程度为中等。另外,安康市雨水较多,土壤易板结,在土壤较贫瘠区域易发生拐枣生理性黄化病。拐枣煤污病、拐枣溃疡病、拐枣根腐病和拐枣枝枯病等病害也有发生,但相对较轻。

表1 秦巴山区拐枣主要病害种类

2.2 拐枣虫害种类

经调查,危害秦巴山区拐枣的主要虫害有13种,主要危害部位为叶片,其次为花和枝干。害虫种类、危害部位、分布及危害程度见表2。

表2 秦巴山区拐枣主要虫害种类

通过对秦巴山区拐枣园害虫种类的调查,经标本制作与分类鉴定,共发现2个纲(昆虫纲、蛛形纲)5个目(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蜱螨目)12个科的害虫13种,以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虫种类较多。其中:小绿叶蝉在旬阳县、恒口示范区拐枣园区发生严重,部分果园危害株率在60%以上,受害植株多为五年生以下的幼树;黄刺蛾在旬阳县拐枣园区发生严重,黄刺蛾幼虫虫口密度可达40~80头/株,主要取食叶片造成网状孔洞和缺刻,群集为害时仅剩主脉;姬长颈金花虫成虫在旬阳县拐枣园区发生严重,主要取食拐枣的花,造成大量落花和干枯,危害株率在50%以上;在岚皋县发现蚜虫暴发,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拐枣叶片形成大量虫瘿,危害株率可达40%;在恒口示范区发现茶翅蝽一龄幼虫中度危害,主要取食拐枣嫩叶。顶芽卷叶蛾、黄尾白毒蛾、背刺蛾、柳蓝叶甲、绿盲蝽和红蜘蛛等害虫在调查区发生较轻,主要取食叶片,平均危害株率在7%~15%之间。

2.3 拐枣树龄与病虫害发生程度相关性

在调查病虫害种类的同时,对树龄和病虫害发生种类、危害部位、危害程度等也进行了详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拐枣树龄与病虫害发生程度相关性

由表3可知:本次调查拐枣幼树期(树龄1~6年)病虫害发生种类有20种,主要发生在叶部,危害程度严重时受害叶片率在60%以上;结果初期(树龄7~10年)病虫害发生种类有16种,危害部位有叶片、枝干和花,其中叶片和花受害较为严重;而进入盛果期(树龄>10年)的拐枣大树抗病、抗虫能力明显提高,但枝干病虫害较为严重,易发生拐枣溃疡病和受到天牛类害虫危害。由此可见,拐枣叶部抗病虫害能力随着树龄增加明显提高,但进入盛果期的大树易发生枝干类病虫害。

3 结论与讨论

拐枣在秦巴山区栽培历史已有1 000多年,野生拐枣资源丰富。拐枣树抗病抗虫能力强,目前关于秦巴山区拐枣病虫害种类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仅记载了拐枣树苗期危害较重的叶枯病和蚜虫[11]。但随着近年来发展面积迅速扩大,不少园区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拐枣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秦巴山区拐枣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秦巴山区拐枣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危害部位、分布和发生程度,发现危害秦巴山区拐枣树的病害有9种、虫害有13种,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为拐枣黑斑病、拐枣炭疽病、拐枣褐斑病和拐枣黄化病等,虫害主要为黄刺蛾、小绿叶蝉、姬长颈金花虫、茶翅蝽和蚜虫类等,其中旬阳县作为主栽区域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巴山区科学有效地防控拐枣病虫害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果品品质、产量、经济效益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秦巴山区特色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本文只针对近2年4个调查区的拐枣园区病虫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且对拐枣褐斑病的病原、天牛类和蚜虫类害虫也尚未确定到具体种。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鉴定分析,不断补充、校正和完善,以增强现实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树龄种类
北美洲树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高接改优对不同树龄枣树嫁接成活率与生长量的影响
秦巴山区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多功能破冰铲
阅读花瓣雨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