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22-06-01刘语眉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泰山风景园林绿化

刘语眉

(苏州三川营造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现代风景园林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思想理念,通常会伴随着时代背景的持续变迁,以及社会建设发展进程而逐渐发生改变,继而逐渐展示出动态化、多元化和绿色化发展特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形态与生态学思想理念之间的充分结合,继而形成和展示出全新的历史发展趋势。

1 现代风景园林工程项目设计工作过程中引入渗透生态学思想理念的必要性

1.1 风景园林建设项目设施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城乡各界普通民众基本物质生活质量持续提升过程中,风景园林建设项目设施正在渐近性地成为契合满足各界社会公众基本性精神层面需求、文化层面需求,以及思想层面需求的关键性媒介,且还能参考我国各界民众提出的独特化追求和艺术审美品位,致力于为大众创造和提供数量更多的审美体验环境和艺术感知氛围。

1.2 生态学思想理念引入渗透风景园林工程项目设计工作领域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各级人民政府持续倡导并且贯彻践行绿色发展思想理念,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体系之间的和谐稳定相处目标过程中,对生态学相关思想理念的引入和贯彻落实,能确保将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均衡发展,以及能源节约等多样化思想理念,融合到风景园林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工作的多个具体化环节之中,支持实际运作推进的风景园林建设工程项目,能够在持续节约缩减能源资源消耗数量过程中,提升自身具备的整体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我国城乡各界普通民众,能够更加直观充分且深入地认识理解绿色环保思想理念在具体贯彻落实过程中所具备的时代性价值。

通常而言,风景园林建设工程项目设施,是同时包含保护性功能、设计性功能,以及规划性功能的工程建设设施表现类型,其同时还是支持助推现代城市实现绿色化建设发展目标过程中可供运用的关键性措施,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基于风景园林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工作环节具体开展过程中加以引入运用,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实现过程,奠定并且提供扎实且有效的基础支撑条件,确保实际施工建设形成的风景园林建设工程项目设施,能够同时具备多元化的思想内涵,承担起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深入践行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时代使命。

2 现代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生态学基本理论

2.1 多样性理论

多样性理论指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区域或空间环境之中,借由多样的微生物、植物及动物等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从常规性思维视角展开阐释,在推进开展针对现代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环节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和考量不同种类生物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构,分析认识不同生物物种之间所具备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继而切实建造形成具备充分生态学表现特征的现代风景园林工程项目设施。

从实际发挥影响作用的角度展开分析,关注和重视围绕多样性理论的引入应用活动环节,能够确保基于更加优质的质量状态完成针对各类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构成要素的还原处置环节,支持更具真实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系能够呈现在我国城乡各界普通民众面前,确保我国城乡各界普通民众在具体参与完成景观观赏实践活动,以及园林景观工程设施游览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逐渐调整提升自身正在秉持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深入践行资源节约思想意识。除此之外,遵照生态学理论研究工作领域具体获取的结果可以知道,生物物种的基本构成越为丰富,则自然生态环境或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水平就越高。

2.2 生态位理论

所谓生态位理论,通常指的是生态要素具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环境条件要素与特定化生物物种之间构成的相互匹配关系结构,其主要致力于描述揭示群体层面或者是物种层面如何针对竞争对手,或者是物质资源要素的分布状态做出必要性反应过程,继而支持实现群体性生存目标,或者是个体性生存目标。现阶段资源要素配置数量相对充足,同时病原体、寄生虫,以及捕食者处在相对稀缺状态条件下,生物个体或者是生物群体将会在较大范围内实施繁殖行为。

2.3 互惠共生理论

互惠共生主要指特定物种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帮扶的方式,获得特定利益或目标的过程。通常指单一个体或群体从对方处获得生存利益的过程。生态学理论研究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如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微生物等。而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植物与景观的科学配置,能够在丰富景观内容的前提下,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系统,使生态植物或微生物在景观经济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如果生态植物与景观难以得到切实有效地融合,将导致园林出现生态稳定性不强、空间层次不足的问题,极大影响到现代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在微观层面上,互惠共生理论强调动物与植物、植物与微生物、动物与微生物、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互惠共生。因此在植被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不同植被、动物的分布关系,使景观园林的生态多样性得到明显地提升。

3 生态学理论在现代风景园林工程中的运用——以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为例

对于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而言,遵照道路设施在宽度层面、通达区位层面,以及使用功能层面的具体表现状态,其通常可以被划分处理成2个大类型,其中大桥路、火炬路、星火路、浦珠路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城市道路,承担区域间交通通行的使用功能,适宜作为城市景观形象展示的窗口展开打造;开源路、浦园路、泰达路、丽岛路为区域间道路,串联各个地块,周边人流量大,应更多地突出休闲生活、宜居乐享的特色。

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具体建设运作过程中,将实际涉及的10个节点具体划分处理成5个形象展示节点(编号1~5)和5个生活宜居节点(编号6~10)。具体情况如下。

表1 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的施工处理节点基本信息分布

3.1 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的现状分析

3.1.1 节点1

位于柳州路与大桥路交汇点位置,大桥路连通长江大桥,是进入泰山街道的重要门户。目前周边正在建设施工,周边主要为商业用地使用类型、居住用地使用类型、公共服务用地使用类型,人流量较大。

3.1.2 节点2

场地位于星火路南侧位置,正对柳州小游园,西侧位置为变电站,东侧位置与节点3接连,可以结合设计,场地属于路侧绿化,宽度较窄,以草坪和香樟为主,缺乏下木,空间层次单一。

3.1.3 节点3

场地位于火炬路南侧位置,3号位置与节点2相接,可以结合设计,2号、4号的位置已增设了构筑物,对设计限制比较大。周边主要为工业用地使用类型和商业用地使用类型,人流量较大。

3.1.4 节点4

场地位于星火路与柳州路交叉口位置,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使用类型和工业用地使用类型,以及公共服务用地使用类型,人口密集,活动需求大。

3.1.5 节点5

场地位于浦珠路与柳州路交叉口位置,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使用类型和工业用地使用类型,人流量大,场地整体绿化缺乏养护支持,景观效果相对较差。街头广场缺乏维护支持,实际分布的各类设施处在相对老旧状态。

3.1.6 节点6

场地位于浦园路与柳州路交叉口位置,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使用类型和工业用地使用类型及商业用地使用类型,人流量大,场地整体以绿化为主,但设计单一,景观单调乏味。

3.1.7 节点7

场地位于泰达路与柳州路交叉口位置,以绿化形式为主,但现状绿化较为单一,景观空旷,效果较差,缺乏日常化的养护管理支持。

3.1.8 节点8

场地位于浦珠路与柳州路交叉口位置,周边主要为居住用地使用类型和工业用地使用类型,人流量大,场地整体绿化缺乏养护支持,景观表现效果相对较差。街头广场缺乏必要的维护支持,目前配备的各类设施呈现出老旧状态。

3.1.9 节点9

场地位于浦园路与星火路交叉口位置,周边正在推进开展施工建设活动环节,其中1号节点位置以草坪类型为主,景观设施可利用空间相对较大,2号节点位置和4号节点位置正在施工,不确定因素数量相对较多,3号节点位置现状为片植林带,绿化秩序表现状态相对存在杂乱性。

3.1.10 节点10

场地位于开源路与星火路交叉口位置,1号节点位置为高压电塔,2号节点位置为小区挡墙无绿化空间,3号节点位置正在施工建设,对景观限制较多。

3.2 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的具体改造方案

3.2.1 节点1

大桥路连通长江大桥,是进入泰山街道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展示泰山街道形象的主要节点之一。本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利用大桥路北侧的闲置绿地,构筑特色景墙,以长江浪潮的元素作为艺术表达,展现江韵泰山的风貌特色。其余地块——印象汇商业广场和售楼处及大桥路南侧绿地位置(已设有警务亭)已基本建成,因此设计主要以绿化提升为主,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提升生态系统。

3.2.2 节点2、节点3

本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针对节点2和节点3展开相互结合设计处理过程,节点2以铁路线路设施为界限,其西侧位置为变电站,且正对柳州小游园,因此以绿化提升为主,东侧位置与节点2相互连接,但是由于其腹地较为狭窄,因此以线性空间设计为主,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交流的场所,也作为对柳州小游园在使用功能层面上的补充。节点3以山为元素进行设计表达,在西侧位置为主建设休闲广场与2号节点相连接。北侧、南侧设有宣传栏和党政宣传牌,故以绿化提升为主,使构筑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东侧为施工工地,以绿化设计为主预留建设空间。

3.2.3 节点4

在节点的北侧位置,以及柳州路的两侧位置各设置有一块宣传栏,处在较为孤立状态,与周边空间环境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设计以绿化提升为主,西南侧位置为新建的游园,但缺乏管理养护,设计以生态修复为主,东南侧位置绿化设施分布状态较为杂乱,且裸露的弱电箱严重影响节点的景观风貌表现状态,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致力于结合基本现状进行设计工作过程,追求持续提升景观效果。

3.2.4 节点5

浦珠路连通泰山社区和浦口区中心,是重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利用所处场地西北角位置的闲置绿地设计城市剪影景墙设施,展示呈现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变迁表现形态。对场地南侧位置的2个商业广场进行设施翻新,同时增加并拓展绿化面积,提升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对场地东北角位置的绿化组团区域推进开展绿化提升环节。

在泰山街道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全面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的基本现状条件下,通过对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和绿色景观建造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确保所在地区各项景观设施获得显著改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改造施工成本投入水平,缩减了相关设施在改造后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水平,支持获取良好经济收益。

4 结束语

综合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知道,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过程中展开引入融合运用,能够确保实际获取的风景园林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更具多元化特点的生态学特性,提升风景园林景观实际具备的艺术性表现氛围,发挥彰显出其程度充分的生态保护作用。在未来一段历史时期内,针对生态学思想理念的引入运用,能够支持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在逐渐还原自然生态环境进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观感,最终助力我国现代化风景园林建设事业长期维持健康稳定有序的历史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泰山风景园林绿化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