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经济贡献与路径优化

2022-11-19郭岩聂志平吴北河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农空巢劳动力

郭岩聂志平吴北河

(1.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发展,农户兼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1]。目前我国的农户兼业经营仍处于发展阶段,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提供的就业机会以及与农业生产相比较高的工资性收入吸引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脱离农业进城务工[2]。留守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又采取兼业经营行为的多为50岁以上的空巢小农。“十四五”规划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吸引着大量企业进入乡镇地区投资办厂,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更大需求,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现象随之激增[3]。关于空巢小农就地兼业行为产生的效应,我国学者尚未取得一致结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就地兼业行为优化了空巢小农家庭的劳动力配置,实现了空巢小农家庭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并缓解了城乡二元结构下居民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维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4-6];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就地兼业现象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效应,如降低空巢小农自身的耕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阻碍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实现进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等[7-9]。

本文着眼于空巢小农就地兼业行为的经济效应,结合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及空巢小农群体自身的特点,将其就地兼业行为的经济贡献归纳为内、外2方面。新时代下,如何优化空巢小农群体的就地兼业行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 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的内部经济贡献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户兼业在我国已历经40多年的发展。作为世界各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要经历的一种现象,农户兼业最初的动因都是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10]。空巢小农作为我国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积极地投入到兼业生产中。其就地兼业行为选择,不仅实现了家庭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满足其对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需要,而且产生了一定的内部经济贡献,主要可概括为提高空巢小农经济收入水平、增加空巢小农农业投入能力、优化空巢小农资源配置3方面。

1.1 提高空巢小农经济收入水平

就地兼业是促使空巢小农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业生产边际效益不断下降,但伴随着物价增长以及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空巢小农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日渐提高,兼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能够很好地弥补较低的农业生产收入与较高的家庭消费支出间的差额,因此在农闲时期采取一定的兼业行为是空巢小农群体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的理性选择。由于家庭的特殊性,空巢小农群体能够得到子女的经济支持十分有限,即便很多人都秉持着节俭的生活态度,但随着年龄的渐长,医疗、养老等支出的增加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很多空巢小农固守农业生产的观念已发生转变,其往往利用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农忙时投身农业生产,农闲时期在附近的城镇谋求兼业工作来提高自身经济收入水平,在降低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减轻对子女的依赖。此外,在一些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的地区,农产品价格较低又存在一些过剩产品时,兼业的收入能够成为空巢小农收入提高的有效保障,分散空巢小农农业经营的风险。

1.2 增加空巢小农农业投入能力

通常来说,投入是产出的重要依据。农户就地兼业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农户非农业收入所占的比重可将兼业农户分为3种类型,即纯农业户、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11]。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二兼农户出于对家庭总体收入提升的考量,往往倾向于将有限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到比较利益较高的非农业生产中去,逐渐形成非农业对农业生产的替代效应,非但不利于农业投入要素质量的提升,还会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空巢小农群体多为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的一兼农户,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前提下,土地较强的保障功能及升值价值使得其仍然坚持农业生产经营,将就地兼业视为农闲时期拓宽收入来源、取得额外收入的临时活动,更多地发挥就地兼业的收入效应,将兼业取得的收入用于增加对农地生产要素的投资,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地兼业行为对空巢小农提高农业投入能力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最直接地提高了空巢小农的经济收入,使其有能力购入更多的化肥、农药、优质种子等生产资料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并更倾向于使用农耕机械来节省农业生产时间。与此同时,就地兼业行为也促进了空巢小农群体传统观念的转变,在从事一些非农兼业活动时,很多空巢小农受到新观念、新技术的影响,认识到依靠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以实现产量增长的方式并不科学,促使其采取合适方式增加农业投入。

1.3 优化空巢小农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合理性直接决定着经济的收益率。在乡村劳动力代际下降的背景下,空巢小农群体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之一,其就地兼业的行为选择能够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季节性闲置的问题,优化家庭各项资源配置。空巢小农可自由支配的家庭资源有劳动力、土地等,就地兼业行为可以利用农业季节性生产的特征,将农闲时期的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到边际产出更高的非农业部门,实现不同劳动时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缩小工农业剪刀差;当进行一定的就地兼业活动而难以顾及全部土地时,空巢小农作为理性经济人可能会选择将部分土地出租或承包出去来减轻兼业的负担,这同时有利于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优化土地资源的使用;在进行就地兼业活动的过程中,很多空巢小农接受到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培训,认识到若将资源全部配置到农业生产中,将会面临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风险,反之,若将资源全部配置到非农业生产中,同样会面临失业、工资性收入得不到保障的风险,为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空巢小农将会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实现家庭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 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的外部经济贡献

农户兼业是农业生产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寻求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的过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械化及农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逐渐向外转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的外部经济贡献同样很显著,主要可概括为提供非农产业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3方面。

2.1 提供非农产业劳动力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各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机器械的投入使用促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大量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其进入城镇从事兼业工作来谋取更高的收入。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部分城镇企业也面临着用工难题,劳动力供需失衡的问题仍大量存在。空巢小农群体从事就地兼业工作有利于保障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总量,满足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我国空巢小农群体的一大特点是勤劳质朴,但大部分受教育水平不高,掌握的非农业就业技能有限。在此条件下,其对就业环境的要求并不高,愿意从事建筑、制造、餐饮服务业等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兼业工作。另外,从事兼业工作的空巢小农群体相较于在非农业产业就业的固定劳动力而言,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所需用工成本更低。由于要兼顾家中土地的耕作,空巢小农从事就地兼业活动的时间受限,加上还拥有耕作土地带来的收入,其更愿意以较低的工资来从事就地兼业工作,为我国非农产业发展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减轻了用工压力。

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空巢小农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在二三产业从事就地兼业活动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空巢小农的就地兼业行为能够很好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11]。受“离土不离乡”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空巢小农愿意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立足当地优势产业从事兼业经营。其往往秉持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理念,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延长产业链,利用电商、物流等平台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与此同时,空巢小农还着眼于拓宽自身农业产业领域,与旅游、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进行合作,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除此之外,空巢小农群体的就地兼业经营也促进了农村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现阶段,我国空巢小农多为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一兼农户,其在不同行业进行兼业时,知识面得到不断拓展,思想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从过去固守土地,到如今认识到与种植业相比,牧业、渔业等产业更容易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主动将家庭劳动力转向效率更高的部门,提高了农村内部生产率水平。这也有利于将空巢小农从碎片化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减轻因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而造成的农业生产“空心化”现象的消极影响。

2.3 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空巢小农群体投入到就地兼业工作中,其对农业生产的服务需求催生出诸多新型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所谓农业生产性服务,就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各个中间环节进行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投入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服务方式[12]。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已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其致力于为农户家庭提供人才培训、农业科技、农田机械等服务,有利于我国农业向社会化方向转型升级。在我国空巢小农家庭中,从事兼业活动的主要为男性劳动力,加上子女长期离家,大多数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的是家中的老人或妇女,其有限的劳动能力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无法完全依靠家庭解决,从而产生了更多对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良种培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为节约农业生产时间,采取就地兼业行为的空巢小农对机械、技术等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纯农业生产的空巢小农,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潜力。除此之外,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的不断深化也优化了农村社会的劳动分工,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支持,接受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兼业小农能够成为提供更高效生产性服务的新供给主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3 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的优化路径探讨

在“十四五”规划的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空巢小农积极作用的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坚守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在非农产业从事兼业活动也有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但由于自身劳动素质的限制,加上现阶段我国乡镇产业结构并未十分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也有待推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短板,空巢小农就地兼业行为的经济效应并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要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来提升空巢小农群体的综合素质,并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乡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广,优化空巢小农的就地兼业行为,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

3.1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户综合素质

我国空巢小农群体大多长期生活在农村,受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大多秉持着“离土不离乡”的观念,且具有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但由于乡村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空巢小农群体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且自身所掌握的非农业就业技能有限,影响着其就地兼业的行为选择。促进空巢小农就地兼业,确保兼业小农稳定增收,关键在于提升农户自身劳动素质。因此,各地基层政府部门应针对性地对空巢小农群体进行技能培训与教育。针对农业生产,要利用农技培训、知识讲座等方式,使空巢小农认识到机械化生产的好处,增强其农耕机械的使用能力,更大程度地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其兼业就业创造前提条件;针对兼业就业,要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鼓励空巢小农学习各类生产技术,并通过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下乡进行就业指导,优化空巢小农兼业就业的岗位选择,满足乡镇企业的用工要求。除此之外,基层政府部门也要利用好返乡农民及各类乡贤群体,鼓励其向空巢小农分享在外形成的新观念、掌握的新技能,潜移默化地向空巢小农传输先进思想,以提高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适应能力。

3.2 大力发展乡镇产业,完善乡镇产业结构

乡镇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所在地的村域经济发展水平,乡镇产业结构的完善与否决定了其提供的非农就业岗位是否充足,对该地区空巢小农能否选择并实现就地兼业有着重要影响。空巢小农这一群体具有特殊性,在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前提下,其必须兼顾家庭成员土地的耕种,因此在寻求兼业工作时,会面临很多乡镇企业因其就业稳定性较差而不愿为其提供兼业就业机会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基层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通过给予乡镇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减税、补贴、增放信贷等扶持政策的形式,积极鼓励其为空巢小农群体创造临时性、季节性等弹性较大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空巢小农兼业就业,提高空巢小农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此外,各地基层政府要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要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针对本地优势农产品适当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并利用现下电商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举不仅有助于为空巢小农群体提供更多在二三产业就近就地兼业的机会,提高空巢小农群体收入,更有助于提高空巢小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信心,增强其农村生活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振兴乡村的过程中,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增添内在动力。

3.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与物质装备支撑,又要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11]。针对空巢小农就地兼业行为的优化,首先要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措施为指导,因地制宜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公共交通运输条件,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等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仍处于发展阶段,基层政府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对其宣传不够,使得很多农民缺乏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了解,政府财政补贴的不到位也使得农业社会化服务成本较高,很多空巢小农无力购买,即便存在服务需求但因为价格较高也难以实现。因此,各地基层政府部门要承担起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主要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采取兼业经营的空巢小农群体提供更多的信息、政策、资金等服务,使空巢小农的就地兼业行为更加合理和稳定,促进空巢小农持续稳定就业和增收。

猜你喜欢

小农空巢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空巢生日不孤独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洪江市小农水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