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黄兴镇红火蚁监测与防控
2022-06-01薛爽宋侦东王洪亮刘菁周国强李慎磊
薛爽宋侦东王洪亮刘菁周国强李慎磊
(1.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1;2.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30;3.长沙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长沙 410001)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世界上百大危害严重且破坏性大的入侵害虫之一[1],2004年传入我国[2],近年来呈现种群暴发、数量巨大、快速传播、攻击危害的发生态势[3,4]。我国南方沿海省市红火蚁发生严重且呈片状发生,南方内陆省市为点状发生,最北发生地为湖北省蔡甸区[5-9]。湖南省在2005—2021年5月已有8个市陆续发生过红火蚁[7],其中张家界市永定区、郴州市嘉禾县、邵阳市武冈区和长沙市岳麓区红火蚁疫情均得到根除[9-12]、湘潭市和株洲市轻度发生、娄底市双峰县高速路周围和永州市部分乡镇局部红火蚁发生程度较重[7]。
2021年8月9日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报告,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刘家坝组发生村民被蚂蚁叮咬的现象,疑似为红火蚁。8月10日,市动疫控中心技术人员联合长沙县农业农村局、黄兴镇农办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现场技术人员在该村多处耕田、田埂、树根以及农户房屋周边发现明显的蚂蚁巢穴,经现场鉴定确认是红火蚁,蚁巢周边红火蚁活跃且攻击性极强。当地村民反映红火蚁频繁攻击田间耕作的农民,伤人事件频发,部分地点甚至出现弃耕现象。疫情发生后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立即委托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红火蚁监测和防控工作。为了明确蓝田村红火蚁发生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有效控制疫情危害和蔓延,2021年8月专业服务组织利用红火蚁云采集对黄兴镇蓝田新村进行红火蚁监测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地点
黄兴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地处长沙县中南部,东接江背镇,南抵浏阳市,西邻雨花区,北连榔梨街道,当地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热期长,适合红火蚁生存和发展。黄兴镇蓝田新村地处浏阳河畔,近年来大力开展生态乡镇建设,主要产业为花卉苗木种养植业、旅游休闲农家乐。蓝田新村总面积11.8km2,耕地面积293.13hm2,旱土200hm2,水面133.33hm2,山林553.8hm2。
1.2 红火蚁云采集监测方法
2021年8月技术人员应用红火蚁云采集对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的红火蚁开展了监测调查工作,调查生境类型有农地、村庄和林地,共设置监测调查点34个。监测方法依据GB/T 23626-2009《红火蚁监测规程》执行,采取踏查法监测调查红火蚁活蚁巢数量。具体操作步骤:调查人员进入目标区域后迅速在手机微信小程序上打开红火蚁云采集,点击“开始作业”按钮,应用踏查法地毯式搜索调查区域内的活蚁巢,发现成熟蚁丘后用竹签插入蚁丘内5~10cm深,观察是否有红火蚁出巢,若有则为活动蚁丘,插上明显标签并在红火蚁云采集上定位和拍照上传蚁巢照片,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踏查范围覆盖整个监测区。云采集系统会将所提交的活蚁巢数量自动折算为667m2活蚁巢数量和计算红火蚁发生面积,自动评定红火蚁发生等级。利用红火蚁云采集实地跟踪采集监测信息,后台自动转化生成电子数据档案、作业轨迹图和发生分布图,供查看或下载备用。
1.3 防控策略
长沙市黄兴镇蓝田新村红火蚁发生区属于新发生地,其发生面积小,易于控制扩散,因此采取对黄兴镇蓝田新村红火蚁实施全面根除。依据NY/T2415-2013《红火蚁化学防控技术规程》采取全面防控行动,利用化学防控技术,按照新“两步法”进行,主施专用饵剂的方法根除红火蚁疫情。防控原则要因地适宜地分区管理、科学监测、全面防控、科学评估防控效果,全程利用红火蚁云采集实时采集监测和防控信息。
新“两步法”具体实施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防控,并先针对明显大蚁巢点施或环状撒施0.1%茚虫威饵剂,再针对高密度蚁巢发生区域或散蚁普遍活动区域全面撒施饵剂,大面积撒施饵剂时使用专用撒播器,提高防控效率;在局部发生区域补施毒饵,药后及时跟踪检查防控效果,如仍有红火蚁活动则继续补施药剂提高防效,补施量一般为前一次投放量的1/3。一般饵剂点施量为每巢15~25g,普撒量为500~1000g·667m-2,如发生情况严重适当调大施药量。
1.4 数据处理
监测和防控记录数据均由红火蚁云采集按照相关标准收集、汇总、分析和下载。红火蚁发生等级评定方法按照《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分级标准(试行)》自动评定,以活蚁巢数量进行评定,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红火蚁云采集后台发生程度评定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发生概况
2021年8月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红火蚁首次监测结果如表2所示,设置的34个监测点中有33个发现红火蚁发生,监测点发生率为97.1%,主要分布于长园子、迁塘、刘家坝、杨家塘4个村组,总评发生程度等级为二级,平均活蚁巢数为2.78个·667m-2,发生总面积20.97hm2,此发生区域确定为疫情防控的核心区。各村组蚁巢明显且分布集中,呈现多点连片发生,危害蔓延扩散趋势。所调查村组中发生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迁塘村10.78hm2、长园子村4.84hm2、刘家坝3.28hm2和杨家塘2.07hm2。活蚁巢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刘家坝4.58个·667m-2、长园子村2.32个·667m-2、迁塘村1.09个·667m-2和杨家塘0.06个·667m-2,其中刘家坝红火蚁发生点较多,中小型活蚁巢多,红火蚁呈现多点连片发生、局部较重的发生态势,有3个监测点红火蚁发生程度为重(四级)。4个村组中杨家塘发生等级为一级以外,其他3个村组均为二级。杨家塘是蓝田新村发生红火蚁发生最轻的村组,红火蚁发生点较少,主要为小型活蚁巢,平均活蚁巢数量为0.06个·667m-2,红火蚁呈现零星分布、呈现发生蔓延发展态势。
2.2 不同生境红火蚁发生情况
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4个村组所调查的红火蚁发生生境有农地、村庄和林地3种,如表2所示,红火蚁总评发生程度等级均在二级及以上。农地生境发生最为普遍,其调查面积和发生面积最大,分别有129.86hm2和18.84hm2,发生面积占比89.8%。农地共调查了31个农地监测点,有红火蚁发生的有30个,红火蚁发生率为96.8%。在农地7个较重(三级以上)发生点中,3个点发生程度为重(四级),其平均活蚁巢数有10.21个·667m-2,4个点发生程度为中偏重(三级),其平均活蚁巢数有5.49个·667m-2,活蚁巢分布较密集。除农地生境之外,因调查区域中的村庄和林地生境设定的监测点较少,且仅3个点发现红火蚁,分别为村庄2个和林地1个,这2种生境均有1个三级发生点。
表2 2021年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红火蚁防控前监测结果
2.3 防控情况
根据首次监测结果,确定了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红火蚁发生地核心区面积有20.97hm2,潜在发生区面积有158.08hm2,开展根除防控。2021年9—12月已开展了4次全面防控,时间段分别为9月26—30日、10月5日、10月29日和11月15日,全面防控的主要工作是对明显活蚁巢点施饵剂,对高密度蚁巢发生区域或散蚁普遍活动区域全面撒施饵剂,并且药后跟踪检查防控效果,如仍有红火蚁活动则进行补施药剂。4次全面防控总面积达到717.29hm2,投入专用饵剂3306kg,主要针对林地、村庄和农地等重点区域。4次防控后进行了2次药后监测,均未诱集到红火蚁和发现活蚁巢。2021年12月15日长沙县农业农村局领导、蓝田新村相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对蓝田新村进行防控效果检查,并通过防控现场抽查蚁巢减退情况等方式评估防控效果,抽查的25个红火蚁蚁巢均为死蚁巢,防控效果达到100%。为了防止疫情复发,将持续进行踏查和查漏补缺,直至连续12个月以上未再发现红火蚁发生,达到根除效果。
2.4 红火蚁发生传播途径分析
长沙市黄兴镇蓝田新村红火蚁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当地农民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带入红火蚁,加上农地及周边阳光和水分较为充足,利于红火蚁繁殖;部分农民或行人虽被红火蚁叮咬,但对红火蚁识别度不高,并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只能任其发展,导致红火蚁随带土农作物、农用器械等调运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在蓝田村绿化建设中,带土苗木的调运活动携带入少量红火蚁,虽红火蚁传入点较少,但当地气候环境适宜,红火蚁繁殖和扩散能力强,逐步外扩蔓延。
3 总结与建议
3.1 政府支持是扑灭疫情的基础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在了解到黄兴镇蓝田新村刘家坝组发生村民被蚂蚁叮咬的现象后,省、市、县3级迅速响应,联合市动疫控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询问调查,确定为红火蚁叮咬后,县农业局及时推动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迅速统筹落实了防控资金,引进专业化防控组织,有力推动防控的各项工作。
3.2 强化检疫监管是阻断传播的第一道防线
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村4个村组内车辆运输和货物调运携带红火蚁风险较大,为阻断红火蚁继续传入该村,建议加强蓝田村乃至整个黄兴镇的红火蚁检疫监管,禁止带土(栽培介质)物品、垃圾、堆肥、工具、机械及草皮、苗木、花卉等调入和调出,切断红火蚁传入途径,从源头上阻截红火蚁传播。此外,建议做好长沙县蓝田村红火蚁发生区及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除垃圾废品和食物残渣,清理园林绿地杂物,减轻红火蚁滋生。
3.3 群众疫情快速反映是阻止疫情扩散的加速器
在蓝田新村询问调查中发现村民频繁被叮咬现象,由于当地大多数人对于红火蚁认知的缺失,导致被叮咬后不重视,未能第一时间反映上报疫情情况,建议发放红火蚁宣传页和借助信息化工具宣传红火蚁知识;急需在当地举办红火蚁安全知识宣传和防治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民众红火蚁安全意识和应急防治水平,尤其是易接触人员如村民、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和疫情反映机制;提倡全民使用红火蚁随手拍软件,并设立红火蚁咨询热线,发现红火蚁迅速上报,号召群民参与,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3.4 专业防控和高效工具是迅速扑灭疫情的保障
红火蚁在当地属于新入侵生物,当地对红火蚁疫情防控经验不足,引进和学习专业化服务组织的防控手段、技术规范、高效工具使用和安全防范方法,可提高当地对红火蚁的防控水平。电动撒播器和无人机撒药均是运用在红火蚁防控的高效撒播器械,可显著提高作业速度和防控效果,减少漏防。红火蚁云采集是一款专用于红火蚁防控工作的系统,通过红火蚁云采集能让防控人员高效精准进行作业、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分配工作、监管人员及时查看进度和效果,可应用于红火蚁监测、防控和监理服务的各项工作,建立信息化交流共享模式,高效开展红火蚁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