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合作社”助力产业扶贫研究
2022-06-01刘迅张慧茈
刘迅 张慧茈
摘 要:“三个合作社”即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和资本合作社,是湖北省公安县试点建设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重要的“造血”功能。本文通过理论综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三个合作社”与精准扶贫的逻辑自洽性,阐述了“三个合作社”扶贫的作用机制,总结了“三个合作社”的产业扶贫路径及产生效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选好主导产业;找寻强有力的市场主体;促进能人回流,聘请职业经理人;完善“三个合作社”模式,加强宣传的建议。
关键词:三个合作社;产业扶贫;贫困户;农业经济;作用机制
1.0 引言
精准扶贫重在农村,重在产业。抓好产业扶贫工作,提高农村经济“造血”能力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公安县的“三个合作社”创建,重构了农业生产关系,盘活了农业生产土地、劳务、资本三要素,优化了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了农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同时,它也解决了导致农民长期贫困的农村土地碎片化、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务工难、农民生产资金缺乏等问题。由此,对“三个合作社”的扶贫模式的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2.0 “三个合作社”的与精准扶贫的逻辑自洽性
2.1“三个合作社”具有益贫性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合作社能改善垄断的市场绩效,实现合作社消费者剩余和成员生产者剩余最大化,同时增加社会整体福利。[[i]] ”“三个合作社”天然具有益贫功能[[ii]],贫困农户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通过三个合作社有机联合,贫困小农户“抱团”对接大企业,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利益互联,最终有利于实现贫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同时,合作社给贫困户提供了技术、资金、工作岗位等,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益于我国反贫困工作的开展。
2.2 “三个合作社”与产业扶贫的联系
三个合作社给国家的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提供了条件。三个合作社首先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吸引了众多龙头企业的投资建设,在市场主体的带动下,结合公安县的地理区位特点,该县形成了虾稻连作等一批特色产业,带动了7600多户贫困户参与到产业链条上来。三个合作社也给许多贫困户提供了工作机会和自己发展产业的贷款支持,都助力了产业扶贫的实施,帮助了贫困户增收。
3.0 “三个合作社”扶贫的作用机制
“三个合作社”能联合机动实现总体效益的提升。它激活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土地、劳务和资本,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三个合作社既是整体,相互间又是顺次递进的关系:(1)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三社的基础先行。由于农民接受市场信息慢,自身种植技术有限,所承包土地面积小,难以产生较大效益。而市场主体的经营已形成规模化高标准,在技术和市场信息包括风险防治上都更有优势,将农户手中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交于市场主体经营,农户可以更稳定地赚取包括土地租金和入股分红的更多收入。(2)劳务合作社是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后的下一步措施。农户土地流转后,未能成功就业的闲置劳动力可以加入该合作社,统一技能培训后由合作社安排务工,贫困户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自己“造血”助力脱贫。(3)资本合作社则作为一种辅助政策稳妥实施。以资本集中的优势创造更多利润收益同时给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帮助扶贫。农户特别是对于贫困户而言,在“三个合作社”模式下,他们可以普遍拿到“三金”,分别是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工资薪金。这“三金”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户“断奶”,让贫困户自己创造财富,努力脱贫,这比单靠国家贫困补助所得的收入更加稳定也更多,扶贫效果也能更好的维持。
公安县斗湖堤镇德义垱村共有贫困戶36户,通过成立“明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该村扣除了农户宅基地等不能或不适合流转的土地面积后,将其他涉及295户(其中贫困户29户)、3011亩土地(旱田1695亩、水田1316亩)按每亩1股全部流转至土地股份合作社。旱田对接了兴龙农科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棚架砂梨、设施葡萄等,水田对接了管显红家庭农场,进行虾稻、鳖稻连作。贫困户享有土地流转费每股667元的保底收益,合作社再用收入扣除生产费用、提取20%的合作社公积金和村集体公益金后所产生盈余继续分红,如此,贫困户每亩可增收200元左右。该村另有17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了劳务合作社,在村内的兴龙农科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恒丰园林公司务工,每户年平均增收1.2-1.5万元。
因病致贫是农村贫困的主因,贫困户由于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医疗救助和低保等度日,政府对于这类贫困户也多以健康扶贫和低保兜底为主。在他们劳动力弱的前提下,如何发挥他们的自身力量创收对接产业扶贫,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三个合作社”的创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公安县狮子口镇义星村的一户贫困户,户主和妻子都患有慢性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二人受教育程度也不高,进入“三个合作社”前,年收入不到5000元。“三个合作社”方案出台以后,他们将无法自行耕种的9亩田地入股了义星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都可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以及土地入股的分红收入,同时,他们还加入了义星劳务合作社,在其帮助下进入了凌云家庭农场工作。该贫困户户主骑三轮车,运送农业物资,一天可赚取120元薪金,户主妻子在农场从事除草、剪枝等轻农活,一天可赚取90元薪金。他们还可现金入股村里的资本合作社,赚取投资收入。无论是土地租金、入股分红,还是劳务薪金,亦或是投资收入,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稳定且可观的收入。
4.0“三个合作社”的产业扶贫路径及效益分析
4.1 农户多重身份,释放生产活力
“三个合作社”模式下,农户既是农村企业的员工,又是股东。农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成为股东,享受租金收入与股份分红,通过劳务合作社成为员工,获取劳务收入。公安县孟家溪镇青龙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通过“三个合作社”,吸引了广东四季绿公司投资建设“天露湖”国家生态农业公园项目。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该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同时也被聘到该公司果园务工。贫困户的劳动效率影响公司的利润收入,也就关联了他们自己的分红所得。如此,贫困户与公司的利益互联,利益共享,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的劳动积极性,释放了生产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总体提升与贫困户增收。
4.2 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增收
“农业技术在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农户间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并且农户获取这类信息的速度与自身收入呈正相关,经济收入越低的农户信息获取速度越慢,且不全面。[[iii]]”这是农民致贫的重要原因。““农民合作社可以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技术指导,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体系,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iv]]”荆州市科润现代农业公司经过几年的作物培育探索,掌握了较好的葡萄培育技术,其注册使用的“晶凉田”葡萄,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公司在贫困户向公司农业生态园流转土地后,大力地扶持帮助贫困户,向他们提供优质种苗和化肥农药,以及葡萄种植技术,贫困户应用这些种苗与技术实现了增收。
4.3 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增收
“三个合作社”把各类涉农项目优先安置到贫困村小组,隶属于产业扶贫,积极跟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贫困村农田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增收。全县投资1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7万亩,覆盖10个乡镇54个贫困村。投资2.2亿元,援建扶贫项目487个,完善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速度。
4.4 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
“三个合作社”吸引了市场主体的落户,带动贫困户参与到市场主体的供、产、销等全产业链环节,产业链条的延长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也能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工作岗位,实现高质量扶贫。四川通威集团在公安开发了20万亩小龙虾全产业链,在斑竹垱、麻豪口、闸口等9个乡镇发展双水双绿生态农业,搭建种苗供应、园区管理和销售交易三大平台,让小龙虾产业从苗期到食用全程质量可控,该企业小龙虾附加值高,效益极好,使贫困村、贫困户年均增收16万元、5万元。
4.5 扶贫资金注入合作社,提高扶贫成效
产业扶贫资金的一个重要使用方向,就是投入合作组织,依托合作组织给予产业扶持。通过资金注入,更新设备、配备人力,完善合作组织自身,帮助其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更好地带动产业扶贫。公安县孟家溪镇青龙村组建的农机合作社,村集体以270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并吸纳种田大户及技术人员入社,对接四季绿公司,每年收入可达30万元,同时,帮助了当地果林产业的发展,扩大了果林产业效益,其增加的收入能让土地入股和劳力在社的众多贫困户从中获益。
5.0 结语
经过研究和实践表明,“三个合作社”的创建助力了产业脱贫,开辟了精准扶贫新路径。疾病、市场信息不灵、务工不畅、土地生产效益低、生产资金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农业发展,制约了农村脱贫。“三个合作社”则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作岗位,土地整合规模化经营,资本集中增加收入等解决了这些问题,也盘活了农村经济,推进了扶贫工作的实施开展。
但是,“三个合作社”模式仍存在产业发展有风险、农业招商难,市场主体对贫困户带动率低、带头人难觅、贫困户参与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就此,为防止脱贫人员再度返贫,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选好主导产业,谋划“一村一品”。根据村庄发展规划和村情民意选择主导产业并结合村庄地理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状况,发展适宜该地生产的特色产业,及时洞悉市场信息变化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尽可能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同时,积极谋划“一村一品”,增加产业优势。
二是找寻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實现企业帮扶带动贫困户全覆盖。在选择市场主体时,意愿向发展良好,愿意帮助扶贫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倾斜,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
三是促进农村能人回流,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合作社管理。鼓励外流的乡村能人返乡,以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带来其技术经验和农业经营发展经验。聘请职业经理人以根据合作社规模和需求对合作社进行专业化管理。
四是完善“三个合作社”模式,加强“三个合作社”宣传。在“三个合作社”模式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印发粘贴政策宣传单、入户宣传、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宣传途径,鼓励贫困户加入“三个合作社”。
参考文献
[1] 冯开文 . 合作社的分配制度分析 [J]. 学海 ,2017(2):56-56.
[2] 孔祥智.合作社的益贫性[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07):38.
[3] 郑丹,胡成,徐世艳.农民合作社扶贫路径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05):63-66.
[4] 龚榆.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7):57-58.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的多维减贫机理、效用及提升机制研究”(编号:20BGL068)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