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浩荡起宏图 百舸争流逐浪高

2022-06-01晏洋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5期
关键词:河务局郑州防汛

晏洋

“喂……嘿!喂嘿,嘿!大家伙儿,嘿!都注意,嘿!使齐力,嘿!这根桩,嘿!像条龙,嘿!弯弯曲曲,嘿!向下行,嘿!同志们,嘿!都注意,嘿!丢硪爪儿,嘿!抓硪辫儿,嘿!西边的,嘿!加把劲,嘿!三两下,嘿!就完事,嘿!……”听,这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又抑扬顿挫的调子便是郑州黄河河务局抢险队员在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中高喊的黄河号子。作为治黄文化的精神内核,千百年来,黄河号子穿越历史的长河,为黄河文化生生不息注入了不竭的原动力,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吹响了胜利的号角。2021年以来,在苍劲有力的黄河号子声中,郑州黄河文化建设特别是治黄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成果丰硕、熠熠生辉。

立心铸魂

以“4+2”治黄文化平台建设为“路线图”

旗帜就是方向。2021年以来,围绕如何高效推动郑州治黄文化建设落地生根,郑州黄河河务局专门制定了《郑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展示形象,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郑州治黄文化总体目标,提出了“4+2”治黄文化平台建设计划,多途径探索利用巩义神堤河洛汇流华夏文化、荥阳桃花峪黄河中下游分界线自然文化、惠金花园口治黄成就文化、中牟万滩—九堡传统防汛抢险非物质文化资源,努力建立黄河号子传承队伍、传统防汛抢险技术展示队伍。

一年来,郑州黄河河务局下属4个县级河务局立足各自资源禀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推动了“4+2”治黄文化平台建设走深走实、落地开花。惠金黄河河务局精心创建黄河号子传承表演队伍,并在2021年汛前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中进行了精彩展示,获得在场上级和属地领导、同事的充分肯定。中牟黄河河务局高标准打造党建与黄河文化融合展厅,并向社会公众开放,累计接待1237人次;用心打造传统防汛抢险工器具展览基地;发现1938年赵口扒口堵口遗址,并与郑州市文物局联合报请郑州市政府开展遗址保护项目立项工作。巩义黄河河务局深挖河洛汇流文化资源,探索在神堤控导工程建设“河洛文化苑”,并与普法苑连为一体,进一步形成较具规模的黄河文化展示平台。荥阳黄河河务局充分利用桃花峪周边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桃花峪黄河文化苑项目,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

努力就有收获,围绕“4+2”治黄文化平台建设,各级各部门齐发力,成效显著,目前已完成任务总量的70%。

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郑州黄河河务局积极探索“自选动作”,努力打造文化IP。

争树标杆,重点组建治黄文化讲解团队。郑州辖区治黄文化资源遗存丰富,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一直是一道难题,对此,郑州黄河河务局创新思路,组织“治黄工程我来讲”讲解大赛,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踊跃参加,第一批治黄文化讲解团队就这样诞生了。自此,郑州黄河河务局4个县级局的讲解团队高标准完成了接待上级检查、游客来访等专业讲解工作,讲解水平也不断提升,真正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向社会,全力打造“郑州黄河记忆”项目品牌。郑州黄河河务局局长艾广章高度重视黄河文化建设工作,《黄河记忆》文稿上报总量位居河南黄河河务局第一,并开展黄河文化专题调研,创新性提出开展“郑州黄河记忆展示点”系列实体项目建设。2021年11月,经过前期上报、评选,明确了万滩防汛屋、渡头柳小景、桃花峪黄河文化苑、黄河号子及传统防汛抢险技术展示表演基地等第一批15个“郑州黄河记忆展示点”项目,目前整体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80%。

为进一步优化升级“郑州黄河记忆”项目品牌,郑州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专门组织人员开展有关标识设计工作,历经4个月的反复讨论、修改和调整,“郑州黄河记忆”项目品牌专属logo已于今年3月底完成设计,目前正在完善版权保护申请等后续细节工作;有关标牌4月份完成制作,拟于5月份在“郑州黄河记忆展示点”重点项目挂牌展示;系列周边文创产品已完成初步设计,并根据产品风格设置A、B套餐,预计5月完成开发制作。届时,“郑州黄河记忆”项目品牌将与治黄文化讲解团有机融合,有力助推“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品牌落地开花。

凝聚力量

把准党建阵地“指南针”

“大河上下,风卷红旗如画。”2021年以来,郑州黄河河务局始终坚持“抓党建,聚民心;强业务,树形象;兴经济,惠民生”郑州治黄思路不动摇,基本形成了具有郑州黄河特色的基层党建示范带框架,持续发挥党员教育基地平台作用,更好地传播郑州黄河好声音,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郑州治黄文化蓬勃发展。

党建阵地激活红色动能。郑州黄河河务局充分整合花园口水利风景区1938年扒口处、花园口记事广场、党建文化主题公园等红色文化资源,荣获首批“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党员教育基地’暨河南治黄成就展示基地”稱号。中牟黄河河务局“黄河雁鸣普法苑”、荥阳黄河河务局“黄河廉政教育基地”荣获第二批“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党员教育基地’”。聚焦“党旗映红幸福河”主题,以“党建+业务+文化”为导向,依托“机关+一线”展示平台,设置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治黄成就展示专区,引导广大职工增强文化自信。以伟大建党精神讲好黄河防汛故事。坚持把防汛抢险一线作为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战场,在2021年秋汛洪水防御战中,积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抗洪精神,火速在一线班组成立6个临时党支部,7个临时党小组,让防汛一线有了“主心骨”和“带头人”,牢牢筑起了洪水防御“红色堤坝”,为新时代黄河精神写下了精彩注脚。

展示形象

打通治黄主业与文化和谐共生“关键点”

文化厚植,治黄工程焕新生。2021年以来,郑州黄河河务局坚持治黄主业与文化发展同频共振,统筹推进治黄工程、重要治黄遗迹、水利科普教育基地、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普法宣传、水利风景区相融互促、相得益彰。

郑州黄河河务局的治黄工程文化内涵挖掘走在前列,在河南黄河河务局范围内率先提出和完成了郑州治黄工程文化内涵挖掘工作。自2020年始,郑州黄河河务局便成立工作专班,工程历史文化工作组、治河技术文化工作组、治河优秀人物事迹工作组、资料编纂工作组各司其职,集中优势力量挖掘治黄工程文化内涵。2020年10月,有关初稿得以完成,2021年5月,《走近郑州治黄工程》集册审定完稿。《神堤神韵,厚重洛汭》《黄河号子的回响与传承》等15篇精选文章陆续在《中国水利报》《黄河报》《黄河黄土黄种人》等媒体刊登。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治黄工程文化品牌价值,郑州黄河河务局专门设计制作了《印象·郑州黄河》精美图册,内容涵盖“古老的河”“安澜的河”“文化的河”“发展的河”4个方面,展示黄河风采,宣传黄河文化。

工程面貌焕然一新。郑州黄河河务局深入开展“工程管理提升年”活动,1项工程获评“黄委示范工程”;惠金黄河河务局、巩义黄河河务局、中牟黄河河务局分别位居河南黄河河务局工管检查第一、第六、第九;坚持“工程塑形、文化塑神”,花园口险工被河南黄河河务局评为黄河文化融合示范工程;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属全河唯一。

蹄疾步稳,法治文化阵地谱新章。郑州黄河河务局结合实际,创新思维,打造了郑州黄河“一带五苑”普法长廊系列群、“一轴四区”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开展了“四个系列”普法工作,普法教育宣传务实创新,普法成效十分显著。

2021年,郑州黄河河务局喜获“全国水利系统‘七五’普法先进集体”荣誉,有力印证了“功力必不唐捐”的道理,也激励该局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持续增强依法治河管河能力,高标准科学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以更加丰富的宣传载体和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治黄文化综合影响力!

迎汛而上,治黄铁军展风采。“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是治黄文化的靈魂,它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榜样的力量,在治黄铁军的身上得到真切的诠释。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一曲曲英雄壮歌让人泪目、动容,一幕幕燃情瞬间让人心潮澎湃。“7·20”特大暴雨、“8·22”强降雨、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秋汛接踵而来,挑战前所未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郑州黄河河务局全体干部职工风雨同舟,用无悔的誓言和扎实过硬的防汛实战能力,在12项防汛工作中创优争先,战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也正是一个又一个像李长群、张治安、陈冬冬、王俊、许光楠等这样的一大批好党员、好同志,以实际行动描绘了一幅令人感动的“战洪图”,充分展现了“治黄铁军”的光辉形象,极大地扩展了治黄文化乃至黄河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以文化人

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持续投入的文化建设,不仅塑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也显著提升了治黄主业的“窗口”形象,更点燃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2021年以来,郑州黄河河务局立足“争、挣、帮、管、融”5大措施,实现总收入7.38亿元,较上年增长21.7%;争取属地政府投入5.48亿元;全面推行“量价双控”“四统一”等管理模式,工程公司实现收入4.34亿元,逆势增长超20%。

努力就有收获,郑州黄河河务局在成功争取沿黄生态廊道建成后的维修养护工程等三项工作属全河首家,并先后获得2021年度河南黄河河务局“绩效考核先进单位”“供水工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润物无声

积极提升“幸福班组”软实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郑州黄河河务局持续投入600余万元分三年打造党建型、知识型、技能型、园林型、经济型“幸福班组”,实行周通报、月观摩,实现“幸福班组”提档升级,已高标准完成首批10个班组创建工作。一线班组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职工幸福感显著增强,受到各级领导肯定。

其中,各班组根据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将“幸福班组”创建与治黄文化有机融合,中牟黄河河务局亮点突出。万滩工程管理班打造“万滩故事文化墙”,展示厚重的中牟黄河文化底蕴;赵口工程管理班修筑展示台,展现饱经沧桑的工程老机械——“东方红”推土机,唤醒年代记忆;九堡工程管理班建设“黄河传统抢险技术展示园”,宣传黄河防洪抢险基本知识、黄河埽工技术等。此外,巩义裴峪、惠金保和寨、中牟雁鸣湖等工程管理班充分利用宣传栏记录当地历史、人物传说等,生动活泼地讲述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

和而不同

积极搭建河地交流互鉴“连心桥”

2021年,郑州黄河河务局以河为媒,以文会友,多渠道加强与属地政府交流互鉴,效果良好。郑州黄河河务局主动参与属地政府有关规划,积极向“郑州市历史文化主地标”课题组建议将“治黄文化”纳入有关规划;作为协办单位,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参与郑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黄河大堤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探索治黄文化建设与省道312(郑州境)、沿黄生态廊道、乡村文旅建设等有机融合,主动提出融入治黄文化元素方案建议,并得到采纳,社会反馈良好;省道312(郑州境)被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首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郑州沿黄生态廊道工程全面建成并获郑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表彰。

放眼望去,河洛汇流蔚为壮观,桃花峪灼灼其华,南裹头广场风景如画,九堡广场游人如织,一幅幅“黄河江山图”正徐徐绘就。

潮起大河满眼春。在充满希望的2022年,郑州黄河河务局立足河南黄河河务局“八大攻坚”计划,围绕“抓党建、聚民心;强业务、树标杆;兴经济、惠民生”新阶段郑州治黄思路新内涵、新要求,坚持内强外联,全力推进“郑州治黄文化成就展示年”系列活动。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治黄文化建设正青春!

猜你喜欢

河务局郑州防汛
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新乡黄河河务局封丘黄河河务局堤防工程
夏季防洪防汛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防汛当前莫添乱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梦启郑州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河长制在破解黄河河道清障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