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指导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研究
2022-06-01朱露露
朱露露
摘 要: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该项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深化小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但国家教育领域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传统“抄录、背诵”式的作业设计方法逐渐无法满足语文课后巩固活动的需求,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局面,教师则可以基于“双减”政策的指导,对作业设计的方案做出游戏化、生活化以及信息化的创新,从而,实现课后巩固工作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师;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作为时下备受教师群体热议的教育政策,它不仅要求教师们要注重为小学生们减压减负,还要求教师们在原有教育、巩固质量的前提下,创新作业设计的方式、方法,要让小学生们可以更加轻松、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与复习。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简要对“双减”政策指导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途径展开研究,以供相关教务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创设游戏项目,强化巩固效果
创设游戏项目顾名思义,即,教师立足小学生喜好玩乐的成长天性,将备受学生喜爱的游戏项目融入到作业设计的环节当中,让小学生们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复习,并在这一环节当中,完成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掌握,实现学习乐趣体验度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设计《题西林壁》这一诗文的课后作业时,可以选用“趣味绘画”的游戏作为作业的载体。该诗主要赞扬了庐山自然景象之大气磅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慨叹。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便可以让小学生结合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发挥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诗文所描绘的场面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到纸面之上;亦或者,让小学生以“漫画”的形式,对应四句诗词所描绘的景色进行绘画。教师基于“双减”政策的指导,选用“绘画游戏”的形式创新作业设计,既有利于凸显语文课后复习的趣味性,还有利于降低课后复习的枯燥性与单调性,进而实现了课后巩固效果的强化。
二、融合生活元素,夯实掌握程度
语文知识本与客观生活本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同样可以立足于此。融合生活元素简单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将某一生活元素带入到课后作业设计的环节当中,借助小学生们熟悉的生活事物、熟知的生活现象作为作业布置的载体,让小学生在分析生活、解析生活的环节中,探寻其中包含的语文知识,夯实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教师在设计《牛和鹅》这一文章的课后作业时,可以基于“生活”角度进行展开。该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回家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葵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之后再也不怕鹅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参考文章的写作方法,撰写一篇生活中遇到的相似事情,并表达经历这一件事,自己获得了哪些收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家长,带领孩子前往农场、动物园,或观看动物视频,深入了解“牛”与“鹅”的形象,而后,再让小学生写下“作者为何会对‘牛’与‘鹅’产生不同的印象。”教师立足“双减”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实际生活进行联动,既凸显了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又深化了小学生对文章知识的感悟,进而夯实了小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
三、联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用于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应用于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在创新作业形式时,便可借助“微课技术”进行辅助。微课,主要是指教师结合现阶段的课后巩固需求,使用录像设备,将复习知识、巩固作业录制到10分钟上下的精简视频当中,而后,让小学生使用手机将之下载下来,并利用课后时间,独立进行观看学习。这一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优化小学生的巩固复习体验,还可以充分锻炼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
例如,教师在设计《爬山虎的脚》这一文章的课后作业时,便可将之录制到微课巩固视频中。在录制时,教师也应对视频内容进行细化处理。如,视频第一部分,教师应系统化的回顾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并制作思维导图梳理重点,让小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课程核心;视频第二部分,教師可以穿插“爬山虎”的实物图片,以此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文章;视频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先对课后习题进行讲解,教授小学生具体的解题思路,而后,再在其基础上进行延展与升华,并让小学生结合前两部分的内容,独立进行解答。教师基于“双减”角度,选取信息化的方式创新作业设计,既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复习体验,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的复习效率,进而实现了作业巩固模式的革新。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基于“双减”教育政策的指导,对课后作业设计方法做出不同角度的创新,既有利于改善小学生的课后复习体验,还有利于增长巩固工作所起到的效果,进而,推动了小学语文高效化、多样化课后巩固体系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卢文. "双减"下,全面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J]. 灌篮,2021(29):135-136.
[2]申屠婷. 双减之下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质量[J]. 语文课内外,2021(3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