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区域民俗: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的文化治理路径

2022-06-01王稳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冰雪

王稳

摘   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虽然是吉林省的特色产业,但当前发展却呈现特色不明显的弊端,其品牌建设、影响力、创新意识、服务体系还存在明显短板,表现为吉林省在冰雪健身休闲产业资源治理机制、市场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由此,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利用“文化治理”理论,提出融入区域民俗文化能够为吉林省冰雪健身参与者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才能真正提高服务质量和治理效能,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冰雪;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文化治理;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4-0028-04

引言

2015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省代表团审议时,就殷殷垂询“冰天雪地”的开发利用状况,并关切地问道,“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2016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2018年9月,在以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而冰雪健身休闲产业作为冰雪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冰雪运动休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聚产业发展要素,与旅游、健康、文化、养老、教育培训、大数据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冰雪产业是吉林省在国内领先发展、具有国际竞争潜力的优势产业。随着吉林省旅游产业及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并将“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而且吉林省还在全国率先推出《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后,于2017—2018年冬季,滑雪人次突破200万,说明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应看到,吉林省冰雪场所中75%为城市近郊休闲型,设施相对简单,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其中北大壶、松花湖、长白山、莲花山、吉雪等9家滑雪场接待人次就达103.11万,占全省55.43%。而吉林作为传统冰雪资源大省,现有各类规模型冰雪健身休闲场所43个,数量只位居全国第七。这些数据显现出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态势。而吉林省与邻省黑龙江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在品牌建设、影响力等方面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北京市、河北省等新兴市场在创新意识、服务体系等方面差距明显,表现出吉林省在冰雪资源治理机制、市场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虽然吉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政策支持,甚至地方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组织,如北大壶管委会。但经相关调查发现,当前吉林省绝大部分冰雪健身休闲场文化特色并不明显,且同质化较为严重,造成服务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1]。这表示吉林省政府与社会合作对区域文化的治理欠缺、忽略区域民俗文化的主体建设及对区域文化融入冰雪产业的实质性政策支持等。因此,如何融入地域文化,形成区域文化浓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氛围,使参与者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吉林省“冰雪盛宴”,是亟须深入研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特色不明:对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相关治理理论研究的学术梳理

冰雪健身休闲产业作为一种广泛的存在,其产业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而开展相关治理须凸显一定的普遍性与公益性,其治理核心是促进服务与发展,这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针对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的治理改革研究已有涉及,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治理”、“投资治理”、“服务治理”等方面。例如,张瑞林(2016)认为,要加强冰雪健身休闲产业项目审批、从业资格、服务质量、市场竞争的法规建设,避免政府行政部门过多干预市场[2]。程文广(2016)从法律层面分析冰雪资源管理机制存在法规层级低、治理混乱等问题,提出应构建民主决策治理模式[3]。郭利军,邵桂华(2019)认同建立服务标准体系的必要性[4]。阚军常(2017)认为,我国滑雪产业发展需要在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驱动进行产业升级[5]。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并涌现了一大批关于冰雪产业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文献多以经济学视角探讨冰雪产业融资、运用社会资本促进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问题,因此出现了相关研究的特色不够明显,没有与区域特色结合起来。即使有相关研究,引入“文化特色”理论也多从“旅游”及“冰雪文化”建设视角出发,相关研究更多的体现为宏观叙事,并没有从治理理论进行探讨。例如,李岫儒等(2020)提出,东北冰雪文化资源开发与源发动力不足,要加强东北冰雪运动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6]。王婧文等(2020)提出,我国当前冰雪文化主要是“欧美现代冰雪体育文化”,提出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环境的保护要实现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持文化自觉的态度是首要[7]。综上,相关文献虽然涉及到了治理理论,但是就如何融入区域特色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却涉及不够,以至无法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体系。

二、文化治理: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治理研究的新路向

关于什么是文化治理,学界至今未形成一致性观点。从现有资料来看,由于受“文化霸权”思想影响,英国伯明翰学派较早将“治理理论”引入文化研究,后期发展到福柯“治理的艺术”。但此时的研究多体现在“文化政治”研究语境中,使得“权力理论”成为文化治理的一种符号性表意实践。在政府制定政策、民间的意向表达、外来的感知体验等维度,打破单纯“自上而下”的政府权力运作,提倡横向拓展的民间参与,体现社会权力关系交织是一种互动关系,而非强制性。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全球化与现代性思潮中,社会各类管理文化被视为治理的对象。治理对象包括各社会阶层的道德规范、行为举止与生活方式,及文化、艺术与智识等活动,这些内容都成为了文化治理干预与文化管制的范畴,并逐渐运用到“全球”治理体系之中。而区域民俗活动也体现出了一种权力交织,即政府為传达与弘扬区域民俗文化、精神与价值,通过民俗文化活动的主题设定,并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中不同参与者的参与动机,以此形成区域文化的体验、感知与认同,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时,我国学者吴理财将文化治理理论运用至文化政策的分析中,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文化治理”与空间政治、社会资本等联系起来,提出了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政治面孔、社会面孔、经济面孔”,体现出文化治理的权力角逐、利益竞逐、公共沟通与日常生活实践等思维逻辑。因而,这体现出文化治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9851C5C4-8BA9-483D-AB45-3B038525D3B3

我们知道,“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可视为地方性与全球性共存的场域空间,而吉林省区域内不同族群民俗文化即可在此交织与碰撞,这能够对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的原初认知及认同形成冲击或强固,也可以建构更为多元的区域文化认知与认同。而“文化治理”作为一种治理手段,通过文化管制、文化制度、文化政策、教育、公共文化空间、节事活动等形式和载体,进行区域的一种形象塑造,正逐渐成为地方进行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将“文化治理”理念结合区域民俗文化特色探寻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治理模式对冰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据探索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文化治理路径,可以促进吉林省“白色经济”和“四季健身休闲产业”大发展。

三、融入区域民俗: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的文化治理

(一)理论路径

冰雪健身休闲产业作为吉林省区域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产业,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区域性“冰雪”优势作为宣扬吉林省文化独特性,维系地方情感纽带的有力途径;另一方面,在“北京冬奥会”所带来的政策、经济与社会资本向“冰雪产业”不断流动的趋势下,这是打造吉林省各区域文化名片,形塑吉林省及各区域形象的最佳时期。于是,如何挖掘、传承与弘扬吉林省区域性民俗文化,通过创新民俗文化、打造节庆活动景观、创设社会运动、建设特色建筑,并融入冰雪健身服务产业,成为大力宣扬吉林省各区域的文化独特性与文化真实性的最佳手段,当然也是吉林省各级政府的重要使命与愿景。而David Harvey所提出的“独特性、真实性的历史文化产物,以及特殊环境(包括社会和文化环境),是构成掌握垄断地租能力的基础”,而吉林省各级政府如果想实现区域冰雪产业社会资本的有效使用与“垄断地租”,则需要加强对区域文化真实性、独特性的宣扬和解读。尤其对于冰雪健身休闲旅游目的地而言,权力群体对吉林省区域文化真实性的解读与宣扬,通过对文化象征符号的建构与阐释,对内可以维系原初认同,对外可以展现区域文化形象,吸引冰雪健身参与者的凝视。

总之,全球化使得文化趋于同一性。冰雪健身旅游者更愿意访问独特、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聚集地,而不是观看现代表演、舞蹈及音乐等。因此,引入区域民俗的“文化治理”,是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包含对吉林省区域民俗文化的一种直接体验,包括对于民族性的展示,族群信息传递等。但具有特色的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合适的本地人的控制途径,尤其是当地人要参与发展决策,以积极的机制将本地民俗文化开发为特色冰雪文化产品,并保持文化的真实完整性。当然,这种“文化治理”需要政治上的支持力量,并提倡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

因此,在文化治理的众多形式与载体中,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区域空间、时间表征,在同一时空中集聚不同区域、文化、民族的冰雪健身参与者,以及相互交织的权力群体,其治理模式可以最大化地集中傳递区域政府在文化治理上的愿景。同时,还可以让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进行区域文化感知,区域民族文化的“在场”又使各冰雪健身休闲者形成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并共同书写区域文化的美好意象与记忆。但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吉林省却不同程度出现了民俗特色趋弱现象,而作为民俗文化开发的主体区域,吉林省民俗文化开发不仅关系到冰雪健身服务产业走向特色发展,而且关系到吉林省各区域的发展和形象塑造。

(二)实践路径

文化治理通过民俗文化活动形式,能够塑造一定的吉林省区域民俗文化“奇观”,通过民俗文化的“嘉年华”式狂欢,冰雪健身休闲参与者的情绪与当地居民一起集中爆发,一定程度上能调节社会情绪,利于维护社会文化环境的稳定。民俗文化活动表面上是民间主导的信俗类文化活动,其融合了民间宗教信仰等区域元素,但通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统民俗文化等政策和口号,如将这些“奇观”转化为作为空间事件的人文景观,在政府管理部门与民间的权力博弈中,传统节事再现,则将有效巩固与传播本土意识。Mac Canell说,“旅游者是真实性的朝圣者”,也就是说人们参与冰雪健身旅游动机在产生之初,就已包含了冰雪健身参与者对区域民俗文化的理解,及对由文化距离带来的文化差异的一种追求体验。那么,吉林省各冰雪健身目的地作为参与者旅游行为的发生场域,要善用文化治理的形式,将文化真实性作为区域名片和形象,通过结合文化创意元素,打造一种“被发明”的新创民俗文化,以吸引外来目光和集体的冰雪健身参与行为。

吉林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朝鲜族、满族和蒙古族人口居多,可以说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那么,文化治理则可以通过这些区域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如在吉林省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的朝鲜族聚集区,其冰雪健身休闲产业融入其草房、瓦房的居住习俗,冷面、打糕、泡菜、狗肉汤、米肠、酱汤等特色饮食,缠裙、简裙、七彩缎袖、腰带、荷包、妆刀、玩物、头饰、短袄的特色服饰,以及特色婚俗(奠雁礼交拜礼、合叠礼席宴礼)、特色人生礼仪、花甲宴等社会民俗,民间舞蹈(长鼓舞、刀舞、僧舞、象帽舞)、民间乐器(长鼓、洞箫、伽耶琴、奚琴)、游戏竞技(拔河、摔跤、秋千、跳板)等节庆民俗。在长春、吉林、通化、四平等城市的满族聚集地,将满族特色美食“哈依玛”(俗称水团子)、黏豆包、波罗叶饼、黄米火勺、白小米及传统火锅,满汉全席的民族独特饮食,绘画、剪纸,身着满族服装的秧歌表演,“俏皮话”以及节奏鲜明的萨满“腰铃”舞,珍珠球、嗄拉哈等民族文体娱乐活动,尤其是独特的满族风土民情的牛爬犁、狗爬犁在广阔的雪野上驰骋,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有,分布在白城和松原的蒙古族聚集地、重点打造已经初具品牌影响力的前郭查干湖蒙古族民族度假村和白城市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查玛舞和蒙古族婚俗仪式,传承和开发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郭尔多斯全羊席、查干湖全鱼宴等蒙古族饮食文化。吉林省各级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特色民族文化有效的工具性运用,将是维系地方精神纽带、凝聚族群认同等社会功能的重要途经。通过官方、冰雪健身企业的真实性阐释,当地居民能够重建自己对本土的原初认同,而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通过统一、集中的“冰雪体验”空间叙事,将极大增强对各地方文化真实性的传播和宣扬。9851C5C4-8BA9-483D-AB45-3B038525D3B3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治理模式下的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既承载着政府管理部门解读的区域民俗文化的活动主题与任务,同时也有每个活动参与者进行自我阐释的空间。这一权力互动过程,是政府部门的愿景与参与者情绪的集中展现,是吉林省区域民俗文化在传统与新创之间的相互碰撞,更是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相互凝视与想象。吉林省区域民俗文化这一空间事件的形塑,并作用于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本身。同时,吉林省还须加快构建现代冰雪健身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将文化治理的理念贯彻进来,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激发吉林省区域民俗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为冰雪健身参与者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使吉林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陈玉雪.吉林省冰雪旅游形象测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2]   张瑞林.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建构与产业结构优化[J].体育科学,2016,36(5):18-23,53.

[3]   程文广,刘兴.需求导向的我国大众冰雪健身供给侧治理路径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4):11-19.

[4]   阚军常,王飞,徐金庆,李嘉,李小兰.政府职能视域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6):48-52.

[5]   郭利軍,邵桂华.度假型滑雪场运营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3):207-213.

[6]   李岫儒,柴娇,马连骄,姜禹臣.东北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阐释:内涵、困境与方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6):48.

[7]   王婧文,王福秋,李舒雅,王寅博,邱招义.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自觉的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5):138-144.

Incorporating into Regional Folk Customs: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Path of the Ice and Snow Fitness and Leisure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WANG We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Jilin 132022, China)

Abstract: “Ice and Snow Fitness and Leisure Industry” is a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of Jilin Province, but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un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ts brand building, influence,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service system still have obvious shortcomings, which shows Jilin Provinces resources in the ice and snow fitness and leisure industry. Imperfect governance mechanisms, market mechanisms, etc. Therefore, through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using the theory of“cultural governance”, it is believed that integrating regional folk culture can provide Jilin Province ice and snow fitness participants with more diverse and rich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so as to truly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governance efficienc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Key words: ice and snow; Ice and Snow Fitness and Leisure Industry; cultural governance; folk culture

[责任编辑   彦   文]9851C5C4-8BA9-483D-AB45-3B038525D3B3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冰雪
地域民俗文化类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客风古韵——河源客家民俗展”为例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冰雪之上,满满中国风
冰雪经济乘“冬”风而上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