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
2022-06-01高琳
高琳
在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相关内容不断落实的过程中,“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理念已经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了有效深化。因此,班主任当前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有效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发展并不完善,不具备良好的辨别是非能力,所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思想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积极对德育手段进行丰富、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对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并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方法。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发展与智力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如果班主任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也能使班主任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管理需求。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落实,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向学生灌输相应教育理念,对其进行思想上的熏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力以及思想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在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足保障,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制度改革相关内容不断落实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职能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当前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以及思想品格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教师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质量与效率,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有效借助家长的力量与智慧,形成家校合力,进而实现对每名学生特点的有效了解,学生在校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在面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在了解自身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有效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该种方式不仅可以高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有效促进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促进学生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视程度。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过程中,立德树人理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德育内容的有效落实,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的重视。该理念不仅是教学改革过程中一直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也能充分满足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对班级学习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应积极应用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德育工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高效完成良好班級氛围的营造工作。
二、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案例
上文已经对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为了确保小学德育实施途径的有效性,下文将以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的方式,探究德育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德育案例内容
某小学学生张某,男,九岁,单亲家庭,与母亲共同生活。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可以正常完成作业,但是一个星期后经常出现作业少做,甚至不做的情况。并且在校还有乱拿同学物品的习惯,被发现后拒不承认。
(二)原因分析
为了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张某的问题,教师首先与其母亲进行交流,并从其母亲方面了解到,张某母亲离婚后并没有再婚,只是靠母亲独自养育张某,但是因为张某母亲平时工作较忙,对张某疏于管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张某的各项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其养成了爱拿同学物品的不良习惯,被教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没有颜面上学,有意对上学以及作业采取回避态度。通过对张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可以明确其在遭受过家庭变故后,心理上一直存在困扰,导致心理失衡、焦虑不安,并且时常会感受到孤立无助。如果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仅无法解决其当前的问题,甚至还会导致其焦虑不安等情况加重。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针对张某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案例处理方法
为了有效解决张某当前所面对的问题,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并加强对学生的关怀。下文将对教师应采取的方法进行阐述。
1.积极与张某母亲进行沟通,有效借助家长的力量。由于是张某父母离婚导致其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所以要想有效解决张某存在的问题还应从其家庭方面入手,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立德树人理念向张某母亲普及,从而使其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在家庭教育相关内容得到有效落实后,教师在学校也应积极对张某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构建家校合力的方式,帮助张某解决心理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爱护与尊重。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尊重、爱护学生是基础。并且小学生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能通过教师的态度对教师情感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学生也非常渴望教师的关爱。“洛林塔尔效应”阐述的内容就是只要教师真心关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学生就会以极大的努力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并且教师真心的关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明志、立德,可见该种方式与立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除此之外,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尊严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获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以及本质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如果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将严重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批评教育,多给予学生关爱与尊重。96980EB5-CAD2-424F-8133-B195C149EA4F
3.注重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相分离。当前由于小学生有着早熟的趋势,导致其在日常生活中在会更加频繁地被外界事物所影响,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大大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品德问题。例如,张某存在不写作业与拿同学物品的情况,两种情况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张某心理问题的影响,所以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并且德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需要。为了有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途径
通过对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高质量开展德育工作也具有一定难度。为了确保德育工作能得到有效落实,下文将对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德育的实施途径进行阐述。
(一)积极开展高质量德育活动
因为德育工作普遍情况下是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所以需要以相关德育活动作为载体,并且相关德育活动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所以教师在落实德育的过程中应从德育活动设计出发,通过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进行了解,融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德育活动的环节、主题以及开展方式进行设计,有效丰富活动内容,确保相关德育活动具备相应的教育意义。通过构建相应的高质量德育活动,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该种情况下,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空间将得到有效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德育活动的意识,确保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德育效率,教师还可以积极对德育活动的多样性进行丰富,如以演讲、竞赛的方式开展德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德育的实际价值。例如,以演讲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在开展演讲活动的前两天,教师可以向学生宣传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如果将主题定为“感悟亲情”,学生就可以积极对亲情相关内容进行收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展开本次演讲活动。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演讲活动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设置本次演讲内容的真实经历比例,从而使学生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融入演讲活动,使其可以更好地对亲情进行感知。通过上述演讲活动的有效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也将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德育的实效性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
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以及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在德育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共性问题将得到高效解决,所以教师应逐步提升对突出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因为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以及想象能力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数量的问题学生。所以有效解决问题学生的突出问题就成了教师重要的德育内容之一。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才能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德育管理,明确问题学生问题的独特性,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通过情感感染学生,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
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家长以及学生的力量,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积极进行沟通,实现对问题学生相应问题的有效了解,从而确保德育手段可以切实发挥教育作用。除此之外,为了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小组针对问题学生开展帮扶工作。例如,针对成绩相对一般,并且学习积极性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刻苦努力并且成绩较好的同学对其进行帮扶,通过应用小组学习模式带动问题学生开展学习工作,有效促进问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通过组织多个学习小组有效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通过上述内容可以明确,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更加注重学生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有效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可以实现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确保德育的实际作用可以充分发挥。
(三)积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虽然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相对初级的水平,但是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水平,促进德育相关内容的有效落实,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作用引领学生思想品德的高质量发展。在对学生榜样进行树立的过程中,榜样的选取至关重要。榜样既可以是历史上或当前的伟人,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可以经常接触的人,如教师本身。在将历史人物作为学生榜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普及,例如,刻苦学习、凿壁偷光的匡衡;亲尝汤药,孝顺母亲的汉文帝刘恒;以及一诺重千金的季布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将历史人物身上的美德作为德育素材,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培養。由于教师是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其所能发挥的榜样作用远胜于历史人物。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为了有效达成德育的目标,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德育理念,规范自身言行,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感染每一名学生,通过对学生作出示范,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行为规范的发展。以爱护班级环境卫生为例,虽然部分教师会严格要求学生爱护班级环境卫生,但是实际情况不如人意,所以针对该种情况,教师可以换一种教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比如,教师在教师走动的过程中,看见垃圾可以躬身低头,捡起垃圾放到垃圾桶里,通过该种以身作则行为的影响,学生维护班级环境的自觉性也将显著提升。该种行为不仅可以有效优化班级的环境,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理念,有效结合小学生突出问题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德育计划。并且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宋行军)96980EB5-CAD2-424F-8133-B195C149EA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