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的路径研究

2022-06-01王淑文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现代学徒制

王淑文

摘要:对2015年以来教育部发布的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情况、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的路径:一是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现代学徒制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使现代学徒制更加科学、规范;三是校企深度合作,双主体共同培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四是赋予行业协会更多职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协调作用。

关键词:政校行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5-0049-06

2014年8月,教育部發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揭开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序幕。2015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进入了全国范围的试点实施阶段。2017年8月、2018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先后发布了第二批、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院校开始广泛推广。纵观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以来的经验、教训,瓶颈问题是校企深度合作、工学交替的深度对接[1]。综合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 “注册学徒制”,瑞士的“三方协作”学徒制,其共同特点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做好学校课程与企业学徒的深度对接。借鉴中外现代学徒制的经验、教训,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推进要以“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为指导思想,以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一、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增强现代学徒制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一)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更多停留在高等专科(简称大专)层次,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院校以高等专科院校为主,辅之中等专科(简称中专)学校。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逐步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但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学历、喜欢读书,恐怕职业教育本科学历也很难满足学生(学徒)的学历需求。故建立中专→大专→大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职教学历体系,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职教通道,提升职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2],是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深化职业教育升学制度改革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显不同,职业教育是通过促进人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普通教育是通过通识教育开启人的心智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通过春季高考进入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学习,入校后也能很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如果想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只有高职升本(专升本)这一途径,而且这里的“本”是普通本科,没有与高职高专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本科,且学生由高职高专升入普通本科层次学习的几率很低,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拼进了本科院校,也有诸多不适应。所以,对职业教育升学制度进行改革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任务[3]。采用“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考试比较适合职业教育学生进一步升学。职业教育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基础学科知识开设学时少,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可能达到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所需的学术水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技术不断更新提升,对岗位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员工(毕业的学徒)只有进一步学习、深造,才有可能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作要求。

二、加强制度建设,使现代学徒制更加科学、规范

(一)建立统一的现代学徒制专业学徒框架标准

调查发现,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岗位学徒内容、学徒时长、学徒方式往往是学校和企业自主制定的,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总体上学徒时间在200~500学时不等。根据职业教育技能标准、缄默知识形成规律,学习时长并不够用,但由于学校、企业各自利益诉求不同,对于岗位学徒的具体内容、要求,校企常常存在分歧。同时,由于学徒专业性质不同,在学徒难易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牵头,由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结合职业技能标准,共同开发学徒专业框架[4]。框架内容主要包括:学徒过程、学徒核心课程(项目)、学徒时间安排、学徒方式、学徒效果评估。学徒过程可分为见习阶段→跟岗学习阶段→顶岗综合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实践阶段。学徒课程设置是关键,做到“岗课赛证”相互融通,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可迁移性技能。技术技能是学徒在本行业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知识则是指技能形成的专业理论知识。可迁移性技能指的是学徒的普遍性技能,如沟通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徒方式包括阶段式和穿插式两种:阶段式学徒方式是指集中一段时间在校内学习,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学徒;穿插式学徒方式是每周分别拿出一定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企业学徒,校内教师教学与企业师傅教学同时进行,并有效衔接。学徒效果评估是指对学徒课程(项目)的考核,以岗位工作项目(产品)完成情况为主要标准。

(二)明确界定企业、学校、学生(学徒)三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企业作为人力资源的投资者,通常期望“收益最大化”[5];学校期望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解决其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常存在彼此边界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学生(学徒)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中途退出,企业将无法收回人力资源培养付出的成本。为防止企业、学校、学生(学徒)三方存在的不信任,规避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就业关系破裂问题,国家有必要出台科学、规范的三方合作协议(合同)范本[6],并监督合同三方的履约过程,尽可能多地解决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企业师傅认证制度,确保企业师资质量

企业师傅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带教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岗位学徒效果。当前,我国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对于企业师傅的选拔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致使岗位师傅的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对于岗位师傅的工作量和薪酬也没有统一规定,从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企业会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带教师傅往往承担着多个角色,带教只是附带的工作任务,带教薪酬也比较低,影响了企业师傅的带教工作积极性和带教效果;由于没有建立企业师傅的认证制度、晋升机制[7],带教师傅从技术保护的角度出发,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带徒工作中。

第一,为确保企业师资质量,必须建立企业师傅选拔制度。企业师傅的选拔包括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个人品质四个模块。企业师傅的专业能力是指其掌握本专业领域、专业岗位的技术能力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本岗位工作经验,熟悉岗位项目学习、培训过程并且能够熟练进行操作、演示,能够解决学徒学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具有大国工匠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是指岗位师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能够培养学徒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指企业师傅普通话标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个人品质是指企业师傅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职业道德,能够引导学徒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做好准员工(学徒)到正式员工的过渡。

第二,企业师傅培训是企业师傅成长所必需的,因此要建立企业师傅培训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岗位一线的技能、技术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师傅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不断提升。为此,教育部门、行业协会每年都要安排固定时间对各专业企业师傅进行培训,因专业难易程度不同,故培训时长可以有所不同。

第三,必须建立企业师傅激励机制。企业师傅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指薪酬待遇,国家或地方应统一、规范企业师傅薪酬待遇。企业师傅薪酬包括带徒津贴+绩效津贴。带徒津贴主要根据师傅带徒人数而定,是师傅带徒的基础收入;绩效津贴根据师傅所带学徒的培养质量来确定。对于学徒的考核要教考分离,由政府、教育部门、行业协会组成的评估小组来考核企业学徒效果,根据考核结果、学徒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成绩、技能证书获取情况以及学徒在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名次来确定岗位师傅带徒绩效津贴的等级。精神激励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拜师活动,教师节邀请企业师傅参加校企举办的教师节活动,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师傅出版科研项目成果,校企教师共同编写教材等。

第四,必须建立企业师傅晋升机制。企业师傅晋升机制是指根据其带徒时长、数量、质量来评定带徒师傅的等级,类似于学校中的教师职称评定,带徒师傅的薪酬与师傅等级挂钩。

(四)加大经费投入,为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实训、实践课时占到50%以上的课时量,實训设备、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国家财政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自2015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通过调查得知,目前影响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学徒培训经费问题[8]。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要为学徒准备设备、工具、材料,选拔带徒师傅,增加了企业正常经营以外的成本负担。为了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进,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一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水平,营造实习、实训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减免参与现代学徒制企业的税收、给予学徒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对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成本投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三、校企深度合作,双主体共同育人

(一)遵循技术技能形成规律,修订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1.根据专业技术技能的特点科学安排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更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现代学徒制要求按照人才技术技能形成规律,打破职业院校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束缚,协调好学校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企业岗位学习的有效衔接,合理安排工学交替[9]。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做法,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工学交替学习模式,2~5学期分别采用1+4模式、2+3模式、3+2模式、4+1模式。1+4模式即学生1天在企业学徒,4天在学校学习,学徒是生手;2+3模式即学生2天在企业学徒,3天在学校学习,学徒是新手;3+2模式即学生3天在企业学徒,2天在学校学习,学徒是帮手;4+1模式即第五学期学生4天在企业学徒,1天在学校学习,学徒是助手,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学徒是熟手,做好准员工到正式员工的过渡和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2.校企深度对接,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遵循学生(学徒)的认知特点及专业技术技能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学校课程主要是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企业课程主要是岗位能力课程;第二,充分调研岗位需求,主要包括岗位工作任务、专业人才技术技能、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要求;第三,必须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技能标准,做到课证融通;第四,充分考虑课程的可实施性、延续性和拓展性,满足学生(学徒)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五,校企双主体开发,校企课程内容相互衔接。

(二)构建多元化、多样化、过程化的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师傅指导效果的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多样化、过程化的课程评价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教学的创新意识,加强岗位师傅的责任意识。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徒服务对象、学生(学徒)、社会行业组织等构成;多样化是指考核形式可以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项目报告、任务操作等多种形式。过程化考核是指结合课程性质、学习内容,教师(师傅)根据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设计考核项目,制定考核内容。过程考核内容相对终结性考核简单、容易,课程考核可以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课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比例可以是6∶4或5∶5。岗位学徒课程可以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也可以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考取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技能证书的就可以免考某些岗位课程。

(三)采用弹性学分制,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学分制管理是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调查发现,目前现代学徒制院校教学管理基本上都采用学年学分制,缺乏灵活性。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跨界教育,由于学校教学与岗位学习不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专业的技术技能形成特点不同,学生(学徒)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学徒内容、学徒方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给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采用统一的学年学分管理严重影响了岗位学徒的效率。我们可以建立学分互换与转换认定制度,改革目前的学分制管理制度,采用弹性学分制,即学生(学徒)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修业年限。弹性学分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具有灵活性(即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学习过程具有实践性(即工学交替、边工边读、分阶段完成)、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具有选择性。弹性学分制是在学分互换互认、弹性学制、选课制、学分计量制、导师制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综合改革,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管理机制良性运行的有效举措。

院校在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时,首先要明确每门课程对应的学分及换算机制,明确学生(学徒)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只要学生(学徒)修够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或因个人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也可延迟毕业。课程或课程模块的内容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岗位技能证书紧密结合,保障学生(学徒)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时也在学徒企业学到完整的技术技能。其次,要建立学生(学徒)其他学习成果的学分认证制度及转换机制。可将学生获得的技能大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参与学徒企业的科研项目等直接认定为学分或替代某些专业课程。再次,可以打破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学徒时间,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提前学徒。

(四)企业学校齐抓共管,做好学生(学徒)管理工作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交替进行,学习环境不断转换,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不断转换,这就给学校、企业对于学生(学徒)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学生进入企业后对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管理规范、价值观念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为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达到零距离对接,学校与企业必须深度合作,做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师傅)相融合、学生素质与职业素养相融合。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专门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殊性,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专业管理委员会。主要由企业领导、部门经理、岗位师傅、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组成,校方领导和企业领导共同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办公地点分别设在学校和企业,委员会定期开展周例会和月例会,互相通报学生(学徒)信息。

二是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担任企业管理、职业道德、专业基础课程等的教师,把企业文化带进课堂,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企业特点、部门设置、规章制度、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为学生(学徒)顺利融入企业做好准备,结合行业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按照职业环境的特点对校内专业实训环境进行布置,以文化墙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专业精神文化、专业历史、业内专家等。

三是将学校班级管理模式带进企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班级内设班长、书记、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学生进入企业学徒后,也延用班级管理模式,把这个班的学生(学徒)分成若干个小组,班长、书记做大组长,做好学徒与学校、企业教师的沟通协调工作,班委其他成员做各组小组长,每位小组长做好组内成员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带动组内成员完成各项学徒任务,这样从学生到学徒的角色转变过程不会太突然,给学生一个适应岗位学徒的过程,使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管理制度、岗位规则,便于大家团队合作、相互促进,实现学校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无缝对接。

四是建立详细的学生(学徒)档案。自学生入学起,学校、企业共同为现代学徒制学生建立详细的个人信息档案,包括籍贯、年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在校学习期间,建立学生的学习、生活档案,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社团活动、个人特长、学习成绩、社会兼职、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进入企业学徒,建立学徒档案,包括学徒内容、学徒师傅、学徒效果、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这样,学校、企业导师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接触和间接的档案资料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学徒)的情况,对于某些存在社会交往障碍、抑郁倾向、学业焦虑、性格偏执、心理强迫、生活自闭等的学生(学徒)给予高度重视,进行个性化引导与教育,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认真倾听学生(学徒)的心理诉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校内学业、岗位学徒任务。

四、赋予行业协会更多职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协调作用

我国自2015年启动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共启动3批,涉及560家试点单位,分别是第一批163家、第二批203家、第三批194家,其中行业协会21家,行业协会占总试点单位的3.8%。由此可见,在我国行业协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比例并不高,发挥作用也不明显。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师傅选拔不严格、学徒管理松懈、学徒效果评估不科学、学生及家长对学徒制认可度不高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行业协会职能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作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赋予行业协会更多的职能[10]。赋予行业协会参与、指导、制定现代学徒制各类标准的责任与权力,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主导作用,遴选大型企业或联合中小微行业企业建立企业联盟,为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提供用工需求量大、社会认可度高、岗位技术水平高、薪资待遇好的岗位,提高学生(学徒)的社会适应性,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吸引更多優秀青年积极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习;行业协会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牵头、指导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现代学徒制专业的教学标准、校内外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以及校内外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等标准,并监督其做好落地实施工作,增强校企双方合作的主动性、紧密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协调好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企业保证做好学徒的岗位技能培养并给予学徒应该获得的岗位待遇,对已经具有岗位能力的学徒给予工作待遇,按岗定酬,避免学徒成为企业得廉价劳动力;学校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育属性、教育质量,突出学生文化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做好人才培养的评估、考核工作,由行业协会牵头,企业、学校、学生、行业协会共同组成多元评价主体, 采用项目性或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岗位学徒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或以证(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技能证书)代考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行业协会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深入学校,企业对教学、学徒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建立学校、企业定期反馈等制度,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指导。

政校行企四方聯动,健全多元协作的组织运行体系,形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韩旭,张俊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成效、困境与方向[J].教育与职业,2020(24):41-46.

[2]韩菁.就业视角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开展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1):46-49.

[3]李进,薛鹏.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现代学徒制治理结构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49-52.

[4]潘海生,林晓雯.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21(15):15-20.

[5]韦妙,张启迪.智能时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然定位、实然困境与必然选择——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1(13):12-18.

[6]谢莉花,余小娟.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培训师傅队伍的定位、问题与要求[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9):12-16.

[7]于晶波,崔宏伟,钱晔.行业协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效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9(35):13-15.

[8]杨大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交替一体化协同育人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2021(3):60-64.

[9]赵志群.从双元制教育实践谈现代学徒制的建设[J].江苏教育,2012(9):1.

[10]张波,曹丽燕,曾东海.双层直通型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21(7):52-53.

(责任编辑:杨在良)

Path of Establish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with the Linkage of Government, Schools,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WANG Shu-wen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states,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mplemented by three batches of pilot unit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ce 2015; and proposes the path of establish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with the linkage of government, schools,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on this basis. First, a perf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alents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seco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mak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mor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third,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deep cooperation to jointly cultivate talents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fourth,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s should play their full roles of supervision and coordination.

Key words: government, schools,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现代学徒制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