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光片细微外观缺陷偏振成像检测方法

2022-05-31黄广俊列智豪王兴政钟小品邓元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凹痕偏振外观

黄广俊 列智豪 王兴政 钟小品 邓元龙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深圳 518060)

1 引言

偏光片是一种常见的偏振光学元件,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薄膜电晶体液体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型液晶显示面板中,必有两层偏振方向正交的偏光片。偏光片成品一般由6层微米级厚度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组成,其外观缺陷(Aesthetic Defect)可能出现在任何一层。凸凹点、异物、气泡、划痕等外观缺陷会直接降低显示面板的质量等级,甚至导致整个面板报废。目前,国内外偏光片生产商和液晶面板厂家,仍然普遍采用人工目视方法离线检测偏光片外观缺陷。目视检测劳动强度大、主观性强且一致性差,检测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因此,研究偏光片外观缺陷自动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Yoon等人[1]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面光源,研究了偏光片在线检测和分类技术,并采用图像分割和模板匹配方法对异物、气泡和凹痕等缺陷进行检测和识别,缺陷分类精度达到96%。Kuo等人[2]采用线阵相机设计了偏光片外观缺陷检测系统,使用霍夫变换识别分割后的图像,识别气泡、划痕、灰尘和异物等缺陷,分类精度达到98%。Cheng等人[3]使用哈尔小波变换方法检测偏光片Mura缺陷。Yen等人[4]研究了一种基于黑白条纹投影的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偏光片微小凸点缺陷,能够在0.3 s内完成36 mm×27 mm偏光片样本的缺陷检测。2017年,韩国湖西大学Won等人[5]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研究了点缺陷的分类问题,缺陷分类精度达到95%。针对凹痕、异物、亮点和划痕4类常见的偏光片外观缺陷,Kuo等人[6]使用最大灰度等级、离心率、对比度和灰度共生矩阵来提取缺陷图像的特征,然后输入到径向基神经网络中进行识别,缺陷分类精度达到98.9%。2018年,中北大学Lei等人[7]使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对偏光片外观缺陷进行检测,平均准确率达到67.5%。2020年,太原科技大学Liu等人[8]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神经网络,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9.4%,可以解决无缺陷,污渍和缺陷图像的分类问题。

上述研究主要关注图像处理和分类算法,较少涉及缺陷成像方法的研究,而偏光片细微外观缺陷难以成像、难以检测的问题,才是影响自动检测技术获得实际应用的关键障碍。针对这个问题,文献[9,10]采用条纹结构光照明实现了缺陷成像增强,并研究了缺陷模型、成像仿真、结构光增强机理和相应的缺陷图像处理算法。然而,对于突起、刺伤和水胶粒等极细微透明缺陷,即使采用上述结构光照明方法,却仍然难以成像、难以检测。

偏振成像能够有效增加目标探测和识别的维度信息,广泛应用于视觉检测领域[11,12]。由于椭偏、散射退偏和旋向等效应,偏光片外观缺陷会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从而显著提高缺陷成像对比度。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偏光片外观缺陷检测技术,利用缺陷与正常区域之间透射光偏振态的差异,提高极细微外观缺陷的成像对比度,从而简化图像处理算法,进一步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率。本文组成如下:第2部分介绍检测系统与缺陷成像增强的效果;第3部分实验研究上述缺陷成像增强的机理;第4部分给出150个缺陷样品的检测结果;然后是讨论和结束语。

2 偏振成像检测系统

缺陷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为典型的“起偏-样品-检偏”(Polarizer-Sample-Analyser, PSA)布局。工业相机为5.1×106像素,视场为61.5 mm×41.5 mm,实际分辨率约20 μm/像素,满足检测最小缺陷(100 μm)的要求。参考偏光片生产厂家的检测现场(暗室),实验系统采用遮光布屏蔽,避免可能存在的环境光干扰。均匀线偏振光透射被测样品,旋转偏振镜(检偏器)方向,相机采集不同角度下的缺陷图像。当检偏器与偏光片样品透光轴方向一致和垂直时,图像分别为最亮和最暗,缺陷成像对比度较低,不利于缺陷检出。某一个凹痕缺陷在不同检偏角时的图像灰度值如表1所示,当二者夹角处于45°左右时,缺陷成像对比度较高。

表1 凹痕缺陷对比度

图1 检测系统

针对均匀光和结构光照明都无法成像的突起、捏痕、刺伤和指痕4种极细微缺陷,偏振光成像效果如图2所示,对比度分别提高到8.6%, 1.5%,18.3%和4.9%,有效实现了缺陷成像增强。

图2 不同成像方式下4种缺陷对比度(从左到右分别为均匀光成像、结构光成像、偏振光成像)

3 缺陷成像增强机理的实验研究

采用横向塞曼激光器,直接输出线偏振光,入射被测偏光片样品,实验系统如图3所示。通过1维运动平台实现缺陷区域和周边正常区域的逐点扫描,偏振态测试仪测量出射光的偏振态,逐点给出偏振度(Degree Of Polarization, DOP)、线偏振度(Degree Of Linear Polarization, DOLP)、圆偏振度(Degree Of Circular Polarization, DOCP)、偏振角(Angle Of Polarization, AOP)和椭圆率(ellipticity)等偏振态数据,从而检验缺陷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影响。

图3 缺陷偏振特性测试系统

一个典型凹痕缺陷样品的测试数据如图4所示。正常区域的偏振度和线偏振度约为97%(保护膜和离型膜会产生少量的退偏作用),由于缺陷的退偏、椭偏等作用,缺陷区域的DOP和DOLP明显降低到86%左右,而偏振角、圆偏振度和椭圆率角却明显上升。显然,与正常区域相比,缺陷区域透射光的偏振态存在较大变化,通过检偏器之后,二者的强度必然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图1所示检测系统实现缺陷成像增强的机理。

图4 凹痕缺陷偏振态测量结果

同理测量了水胶粒、亮点、蝶纹、划伤和突起5种常见极细微缺陷的偏振态指标,与正常区域的最大差值如表2所示。可见,利用缺陷与正常区域出射光偏振态的差异,检测偏光片外观缺陷,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表2 偏振态指标的最大差值(缺陷与正常区域之间)

4 检测结果

由于采用偏振成像,偏光片极细微外观缺陷成像对比度得到大幅提升,所以缺陷图像无需预处理,直接应用鲁棒主成分分析法(Robust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PCA)[14,15]即可。RPCA是一种常用的前景背景分离算法,该算法将缺陷图像矩阵分解为一个低秩矩阵和一个稀疏矩阵的叠加,其中前者即为背景,后者则为缺陷目标。选取稀疏矩阵对应的图像,采用Otsu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像,即可检出缺陷和提取相关信息。针对6种常见细微缺陷,缺陷图像与检出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常见6种细微缺陷原始图像及其RPCA分解稀疏矩阵图像的二值化结果

针对实验室已有的150个细微外观缺陷样品,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平均检出率达到97.3%,基本满足产业应用需求。少量极细微缺陷样本的偏振特性变化很小,导致不能检出,例如指痕等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此类极细微缺陷的偏振模型,并优化检测系统设计以提高检出率。

表3 缺陷检出率对比

采用线型结构光[9]检测一个61.5 mm×41.5 mm样品,由于需要主动光多步扫描并识别多幅图像,在同样的平台上(Matlab 2020b,Windows10系统,Intel i5-4460 3.2 GHz, 16 GB RAM)实现图像采集与缺陷提取,平均所需时间约为1.39 s;与此对比,本文提出的偏振成像法无需运动或扫描环节,仅需要处理一幅图像,平均检测时间约为0.22 s,更适于在线/连续检测。

5 讨论

实验中发现,部分极细微缺陷的对比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圆偏振镜测量法计算Stokes参量,如式(2)所示[16]

可见,两个缺陷样品的成像对比度在DOP和AOP图像中都有明显提升。然而,不同的缺陷样品,偏振态指标图像效果差异较大;具体缺陷类型所对应的最佳偏振态表征指标尚不明确,其中的机理和指标图像合成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偏光片的部分点状透明缺陷(例如压痕)具有一种特殊性—部分偏光片粘贴到基板之后,由于粘贴力及自身恢复等因素,缺陷会消失,并不影响液晶面板质量等级;而有些压痕样品则不行。缺陷3维形态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根据图4所示的缺陷偏振态测量结果可知,缺陷区域偏振态的连续分布,反映出该缺陷的3维形态,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偏振成像检测方法,可望在检测有无缺陷的同时,无损测量缺陷的3维形态。

图6 两个典型缺陷成像效果对比

6 结束语

针对偏光片极细微外观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起偏-样品-检偏”(Polarizer-Sample-Analyser,PSA)布局的偏振成像检测方法。由于缺陷存在一定的椭偏和散射退偏作用,透射光的偏振态有明显变化,因此本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缺陷成像对比度,从而简化后续的图像处理算法,提高检测速度和缺陷检出率。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定量的机理表达或数学模型,但是缺陷区域偏振态指标的测量结果,以及大量的检测数据,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所研究的偏光片外观缺陷检测方法与系统,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薄膜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凹痕偏振外观
内压作用下含凹痕管道三维应变计算新方法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红外偏振图像分析及融合
含凹痕缺陷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估推荐方法
基于微惯性/偏振视觉的组合定向方法
交警的难题
偏振纠缠双光子态的纠缠特性分析
相位-偏振组合控制的相干偏振合成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