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LC喂养指导宣教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2022-05-31洪秀样邓清玉
洪秀样 邓清玉
母乳内含有婴儿成长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和抗体,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铁蛋白等,且母子间的情感交流可帮助婴儿脑部及心智发育,对于婴儿健康成长和产妇的恢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虽然在产妇出院后社区卫生机构可提供一定的母乳喂养支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因担心婴儿营养不足、产妇奶水不足、乳房胀痛等原因放弃母乳喂养。国际认证哺乳顾问(inter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lactation consultant,IBCLC)是提供母乳哺育、健康照护的专业人员,其职责为保护、支持并促进母乳喂养,向产妇及其家庭、卫生专业人士、社区提供关于母乳喂养的教育[2]。有调查显示[3],IBCLC已在欧美得到认可,中国港台地区也较认可,但在中国大陆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IBCLC参与初产妇产前的喂养指导宣教,分析其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例于2020年1—6月来院产检的初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3~32岁,平均(28.57±3.14)岁;孕周32~41周,平均(36.42±2.75)周。观察组年龄24~33岁,平均(31.26±3.68)岁;孕周33~42周,平均(38.33±2.84)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22~35岁的已婚初产妇;(2)单胎正常妊娠;(3)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上。排除标准:(1)患有传染病或哺乳禁忌证;(2)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该研究在实施前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审批(编号:JOP-W2109862301),两组初产妇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均已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在孕32周时接受常规喂养指导,普及乳房生理结构、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哺乳期间乳房护理等知识,每4周授课1次,直至生产。观察组初产妇接受同一老师的喂养指导,同时增加IBCLC的参与:(1)IBCLC根据初产妇的情况,制订个体化课程,通过讲解母乳分泌机制、营养价值、哺乳特点等,强化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2)通过婴儿模型,现场指导模拟母乳喂养操作,并解答母乳喂养相关问题;(3)针对奶水不足的情况,建议提高母亲的信心,加强正确喂养姿势,指导正确含接姿势,做到有效吮吸乳汁,合理调整饮食和按摩手法,促进初产妇乳汁分泌,满足初产妇母乳喂养的需求;(4)倡导母乳喂养重要性,积极鼓励母乳喂养,并制订母乳喂养计划,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1)在两组初产妇产后3 d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喂养知识及格率,满分100分,≥90分为优秀,≥75分且<90分为良好,≥60分且<75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及格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及格例数)/总例数×100%;(2)在两组初产妇宣教前后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评分[4],共30项,每项1~5分,总分30~150分;(3)分别在两组初产妇产后3 d和6周时比较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例数+混合喂养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喂养知识及格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初产妇的喂养知识及格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喂养知识及格率比较[例(%)]
2.2 两组BSES得分比较
与宣教前比较,两组初产妇宣教后的BSES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初产妇宣教后的BSES得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SES得分比较(分, )
表2 两组BSES得分比较(分, )
组别 例数 宣教前 宣教后 t值 P值观察组 50 101.53±13.26 138.54±15.66 12.754 < 0.001对照组 50 100.78±12.97 122.65±14.71 7.885 < 0.001 t值 - 0.286 5.230 - -P值 - 0.776 < 0.001 - -
2.3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产后3 d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产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6周比较,观察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例(%)]
3 讨论
婴儿在生长初期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而母乳是最合适的营养品,其中含有的免疫蛋白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可提高婴儿的抵抗力,且喂养时温度适宜[5]。张方平[6]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为新生儿提供基础营养,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母乳喂养对产妇也大有益处,能促使产后子宫复旧,还可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7]。但目前全球6月大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仅29.1%,这与产妇自身的体质、情绪、心理状态,以及家庭、工作等外界因素有关[8]。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在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且产后短期内会出现激素水平紊乱,导致产后易出现敏感、焦虑、抑郁等情绪,使身体机能恢复较慢,影响乳腺分泌[9]。同时,初产妇在进行产后功能恢复锻炼及哺乳时,往往因剧烈疼痛造成乳腺泌乳困难和哺乳心理障碍[10]。因此,产前喂养指导宣教和产后延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的措施包括程序化护理、赋能式教育、家属参与式护理等,但效果有限。
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的健康均存在重要的价值,然而我国当前的母乳喂养情况不太理想,平均半年的母乳喂养的概率在20.8%左右,明显小于国家所制定的在半年期间采取纯母乳喂养方式的概率应超过50%的相关指标[8]。有临床研究表明,孕产妇在生产后的几小时里以及几天内所拥有的母乳喂养经验以及外界环境的支持以及鼓励对于其连续开展母乳喂养的能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生产后早期阶段,大部分孕产妇是在医院度过的,为此医院对于孕产妇生产后是否采取母乳喂养方式十分关键。有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医院所聘请的专业化国际哺乳顾问对于生产后的母亲以及其家庭给予专业度高的哺乳鼓励以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调整优化母乳喂养的最终结局,同时还可以提高母乳喂养开始率以及纯母乳喂养率,还可以一定程度增加母乳喂养的连续时长。经国际委员会认证的IBCLC是通过严格哺乳知识及操作训练的医疗保健人员,其通过教育、咨询及处理临床母乳喂养问题,以保护、推动及支持母乳喂养的实践[11]。Chetwynd等[12]研究显示,对产妇给予IBCLC参与的喂养支持,对提高母乳喂养有一定效果。Francis等[13]研究发现,在产前护理中加入IBCLC的参与可增加母乳喂养率、减少哺乳问题发生、节省家庭支出,使产妇能更顺利、持续、愉悦地进行母乳喂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初产妇的喂养知识及格率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在IBCLC参与下的喂养指导宣教使初产妇更好地掌握了喂养知识,对母乳喂养的理解更加深刻。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初产妇宣教后的BSES得分较宣教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同时观察组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说明IBCLC参与初产妇产前喂养指导宣教能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对母乳喂养率起到积极作用。
IBCLC在对孕产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中,对其创造一个适宜的母乳喂养环境,提高孕产妇采取母乳喂养方式的成功概率,使用模拟婴儿对孕产妇开展各种哺乳体位姿势的干预与指导,最大限度地增加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其对母乳喂养具体操作的经验积累,为孕产妇生产后母乳喂养成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基础。IBCLC还应该对孕产妇开展饮食干预措施,主要是因为产后乳汁分泌量以及乳汁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等方面孕产妇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除了会受到生理上差异的影响之外,产妇个体饮食习惯对于乳汁分泌以及质量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应该及时对其开展饮食指导干预措施,产妇饮食所摄入的营养成分作为确保母乳喂养的根本条件,提高孕产妇睡眠质量、改善其食欲,增加其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对于推动孕产妇母乳分泌情况以及有效开展母乳喂养措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孕产妇在生产时其身体通常情况下是保持一种较为虚弱的情况,科学有效的饮食干预不但能够帮助孕产妇身体恢复速度加快,同时还能够分泌较为丰富的乳汁对新生儿开展母乳喂养。IBCLC通过对孕产妇开展饮食干预,不仅保持产妇泌乳量丰富,还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其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为孕产妇开展母乳喂养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大多数孕产妇在出院回家之后便可能会明显地降低母乳喂养的容量,会给婴儿食用代乳品进行喂养,如果出现哺乳困难情况却不能有效地获得IBCLC的支持与帮助,可能会明显地造成母乳喂养停止情况发生概率增加。为此,IBCLC还应该在孕产妇生产以及出院后及时对其开展随访工作及产后指导干预措施,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IBCLC始终坚持以责任感及使命感作为护理开展的基础条件,为此对采取母乳喂养的母婴双方以及家庭均应该开展详细的判断与指导工作,进而深度掌握个体差异不同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IBCLC还应该主动发挥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对母婴双方的重视度,建立健全原有的相关护理制度,推动母乳喂养的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IBCLC参与初产妇产前喂养指导宣教,可为初产妇及家庭提供专业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支持,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信息,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