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谦光《推拿三字经》学术思想探析※

2022-05-31薛志龙张育赫孙丽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9期
关键词:徐氏歌诀学术思想

薛志龙,张育赫,孙丽平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徐谦光,生卒不详,名宗礼,号秩堂,山东登州府宁海州人,曾专事商业,后弃商行医。清光绪三年(1877年)著成《推拿三字经》,光绪八年后石印刊行。徐氏《推拿三字经》运用推拿疗法治疗成人与小儿疾病,书中以三字为一歌诀,阐释了推拿疗法诊治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推拿三字经》世传仅见诸手抄本[1],内容皆有遗漏或讹误,均未能全面呈现其学术思想之原貌。2021年《推拿三字经》石印刊本首次影印出版,现参照石印刊本原文探析其学术思想[2],以期全面呈现徐氏学术思想之原貌,为中医儿科临床推拿提供参考。

1 内容提要

《推拿三字经》全书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诊候脉诀,提出“凡推拿者,大人诊脉,小儿验色”,强调根据脉、色辨证推拿。第二部分为书中主体部分,以三字歌诀的形式详细论述推拿诊治疾病理论,并附徐氏亲自增添的夹注和眉批。第三部分为增论,补充论述了推拿介质选择原则,相关穴位定位、功用及图示,部分推拿手法图示,11种常见病证的推拿处方,汗、吐、下的推拿操作手法,9种特殊推拿手法的操作方法。

2 学术思想

2.1 注重观貌定症和察印堂五色纹 《儿科医籍辑要》言:“盖望者,鉴貌辨其色也。”[3]徐氏根据临证经验,总结出观貌定症和察印堂五色纹的特色望诊方法。书中眉注载“观貌定症歌”:“观形察色辨因由,阴弱阳强发硬柔,若是伤寒双足冷,胃中有热肚皮求,鼻冷应知是疹痘,耳冷便是风热症,浑身皆热伤风甚,上热下寒伤食病。”通过观察外貌推求证候病因。《灵枢·五色》提出:“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阙,即印堂,此为察印堂诊病的最早记载,徐氏经过临床实践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将其应用于小儿面部望诊中。如其在三字歌诀经文中强调“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详”,在经文夹注中指出印堂用水洗净,观之分红青黑白黄,提出“色红者,心肺恙”“色青者,肝风强”“色黑者,风肾寒”“色白者,肺有痰”“色黄者,脾胃伤”,徐氏将印堂五色纹与五脏辨证相结合,丰富了儿科望诊内容。

2.2 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指导推拿治疗 徐氏认为,五行中火、土、金、水、木配心、脾、肺、肾、肝,人尽知也,然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人未尽知。在三字歌诀经文中强调“虚补母,实泻子,曰五行,生克当,生我母,我生子,穴不误,治无恙”,即推拿治疗也应遵循五行生克原则。在夹注中详加论述了五行生克理论:“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此为五行所生;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此为五行所克。肾为肝之母,肝虚则补肾水,此为虚则补其母;心为肝之子,肝实则泻心火,此为实则泻其子。”熟谙五行生克之道,则明五脏生克及补母泻子之理,则知推拿治病兼补兼泻之法。

2.3 构建独特的推拿选穴理论

(1)急病用独穴,推时长 徐氏独创独穴治病法,在三字歌诀经文中明确指出:“独穴法,有良方。”即根据临床治疗需要,专推某穴治某病,特别是急性病更主张用独穴[4],且明确了推时长,如“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良”“若腹痛,窝风良,数在万,立无恙”等,其中“大数万”“数在万”说明穴位推拿次数之多,即推时长。《医学源流论·单方论》载:“凡人之所患之症,止一二端,则以一药治之,药专则力厚,自有奇效。”[5]明·张景岳用独参汤治疗气虚、气脱等诸虚证垂危者,疗效甚佳。徐氏独穴治急病亦同此理,用穴如用药,独穴也有寒热补泻之性,所患急病以独穴治之,其力专效宏,自收良效。《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推拿均遵循此原则,气至是取效的关键。推时长可以增强气至效果,使经络充分发挥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和气血功效,从而调节机体生理和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

(2)取穴精,推求速 徐氏在三字歌诀经文中提出:“治缓病,各穴量,虚冷补,热清当。”“辨内外,推无恙,虚与实,仔细辨。”强调推拿取穴前须辨明何病,分清表里,看准冷热,取穴精当为要。在施行推拿手法时徐氏提出“推求速,非重良”,并在夹注中进一步指出推大人应速而重、推小儿应速而轻,然皆以速为要。推拿时要求一定的速率可以保持对穴位进行持久恒定的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非重良”,纠正了现存手抄本中“唯重良”之误。

(3)取穴以左上肢为主 徐氏在三字歌诀经文中言:“遵古推,男女分,俱左手,男女同,余尝试,亦去恙。”经临床检验后,其不遵古代某些医家推拿时“男左女右”的说法,而是概用左手,取穴以左上肢为主。三字歌诀经文中列举的28个穴位,即心穴、六腑穴、肝穴、肾穴、二人上马穴、列缺穴、手阴阳穴、天河水穴、大肠穴、脾穴、一窝蜂穴、洗皂穴、八卦穴、胃穴、板门穴、三关穴、肺穴、小肠穴、四横纹穴、天心穴、阳池穴、五经穴、运水入土穴、运土入水穴、外劳宫穴、天门入虎口穴、五指节穴、膀胱穴,其中27个穴位在左上肢。取穴以上肢肘以下为主,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的理论相符,其中四关即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十二原经气流注多出于此,可见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都可以用于治疗五脏疾病。左上肢的穴位多呈点、线、面状分布于掌,属特定穴,故有“小儿百脉汇于两掌”之论,生物全息理论也为小儿推拿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临床取穴以上肢肘以下为主,不受场地和患者体位的限制,小儿易接受和配合,可减少其哭闹情绪和脱衣的不便。此外,小儿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肘以下骨骼结构体表标志明显,可以准确定位,简便实用。

2.4 独创推某穴抵药方论 徐氏在书中眉注指出:“凡独穴为君,兼字为使,缓症配用,为君臣佐使,与用药同。”认为用穴即是用方,提出推某穴抵药方论,如“补脾土为六君子汤”“补肾水为六味地黄汤”等,用28首方剂的功效阐释推28个穴位所起的功效。寒热温凉,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6]。徐氏以药方的功用说明穴位或推某穴的功效,方便医家迅速掌握穴位的主治和推拿治疗时的选穴。见表1。

表1 推某穴抵药方一览表

2.5 主张推拿介质因证而异 徐氏认为,年龄超过5岁者,可不用推拿介质;年龄不及5岁者,因其皮肉脆嫩,干推则伤及皮肉,过洗恐不着力,必干湿相互方可推之。徐氏以水为基本的推拿介质,在11种常见病证的推拿处方中,根据不同的病证选取不同的药物或泡水或烧水作为推拿介质。如以姜葱水为介质推伤风、推呕吐、推呕吐泄泻,以薄荷水为介质推水泻(热证)、推急惊风,以茶叶烧水为介质推过关,以生姜烧水为介质推泄泻(寒泄),以中药配伍烧水推惊食遍身发热、推伤食。徐氏辨证选用推拿介质,既可起辅助治疗作用,又能发挥保护小儿皮肤的作用,与现代通用滑石粉为小儿推拿介质有所不同。

3 小结

徐谦光所著《推拿三字经》注重观貌定症和察印堂五色纹,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指导推拿治疗,构建独特的推拿选穴理论,独创推某穴抵药方论,主张推拿介质因证而异。后世医家李德修继承和发展了徐氏《推拿三字经》的主要学术思想,专以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由此可见,徐氏《推拿三字经》是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理论源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小儿推拿理论体系,为中医儿科临床提供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徐氏歌诀学术思想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避短扬长”思路开展科研攻关创新实践——许其凤院士学术思想侧记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少林拳法二十讲
难逃的凶手
难逃的凶手
小九九的由来
会跳的骷髅
一年级上册认、写字总歌诀
会跳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