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苹果不套袋与套袋密度对树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2022-05-31王贵平薛晓敏赵红强韩雪平王金政
王贵平,薛晓敏,赵红强,陈 汝,韩雪平,王金政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鄄城县引马镇人民政府,山东鄄城 274608)
0 引言
苹果套袋可以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如色泽、光洁度,减少病虫害、农药残留[1-4]。套袋数量约为300000个/hm2,少则 225000 个/hm2,多则 450000 个/hm2[5]。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套袋会降低果实的内在品质,如糖和酸[6-9],并影响水果风味[10]。这与套袋对苹果生长袋中微环境和钙营养的影响有关[11-16]。前人对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套袋对苹果树体、光环境冠层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报道较少。笔者分析了不同套袋密度对‘富士’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套袋前后冠层光环境的差异,以期为合理套袋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7年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岱东苗圃基地进行。该园为平原果园,砂壤土,栽培管理水平中等。供试品种为8年生‘富士’苹果(‘天红2号’/‘M26’/八棱海棠),南北行向,株行距1.5 m×3 m,树形为小冠疏层型,树体健壮,生长结果正常。试验树选择树势一致、挂果量均匀的植株。
1.2 试验设计
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外茶内红),共设5个套袋密度处理,即套全树果实的1/3、套全树果实的1/2、套全树果实的2/3、全树套袋、全树不套袋,以全树不套袋为对照。每个处理5棵树,挂牌标记,于6月19日统一套袋,10月7日统一摘袋,11月2日统一采收。分别在套袋前(6月19日)、套袋后2天(6月21日)、套袋后8月22日和9月27日以及摘袋后2天(10月9日)和采收后1天(11月3日)测定各指标。
1.3 研究方法
1.3.1 树体内部光强测定 测定取距地面120 cm、距中心干30~50 cm范围内分别于9:00、12:00、15:00使用TES-1332A型数字照度计(台湾泰仕)测定光照强度,同时测定环境光强。分别求各测点1天的平均光强,以平均环境光强为100%,求出相对光强。
1.3.2 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用CIRAS-2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PPSystems,英国)测定净光合速率及其他气体交换参数。于10:00分别测定树冠距干0.5 m、高1.2 m处的无果短枝成熟叶片的光合速率[1000 μmol/(m2·s),25℃]、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
1.3.3 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比叶重测定参照赵世杰等[17]的方法有改动,取40片叶用打孔器(直径1.5 cm)打取叶圆片,把叶圆片放于烘箱,120℃烘20 min后80℃烘至恒重,称量干重,用干重和面积比值表示比叶重;叶绿体色素测定参照赵世杰等[18]的方法,有改动,用80%(v/v)丙酮提取,分光光度计比色,计算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1.4 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重复3次,平均值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用Excel 2003和DPS(浙江大学)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所有两两比较均采用邓肯检验进行分析。在P<0.05的水平下,使用邓肯多范围检验比较同一时间处理间的数值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密度对‘富士’苹果树体内膛光照强度的影响
各处理树体内膛光强如表1所示,套袋前各处理差别不显著,数值在57%左右,套袋后2天随套袋密度的增加光照呈下降趋势,各套袋处理的光照强度均明显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套袋后8月和9月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均为套袋处理的光照明显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摘袋后,树体内膛光照明显增加,且套袋比例为1/3的处理和不套袋对照数值无显著差异,且明显高于套袋比例为1/2的处理、套袋比例为2/3的处理和全树处理。推测套袋可能改变了树体叶片的分布和角度。
表1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相对光照的影响 %
2.2 套袋密度对‘富士’苹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如表2所示,套袋显著降低了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套袋前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值在19.0 μmol/(m2·s)左右,各处理无明显差别;套袋后2天(6月21日)套袋处理净光合速率已明显降低,且降幅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和全树不套袋对照相比,全树套袋处理降低24.76%;8月和9月套袋对树体光合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和全树不套袋对照相比,8月22日全树套袋处理降低了30.81%,9月27日全树套袋处理降低了52.13%;摘袋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未完全恢复到全树不套袋对照水平,和全树不套袋对照相比,摘袋后2天(10月19日)全树套袋处理降低11.04%,采收后1天(11月3日)全树套袋处理降低20.00%。
由表2还可以看出,6—11月果树叶片光合速率呈双峰变化,不套袋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套袋处理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在6月和10月出现峰值。
表2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μmol/(m2·s)
2.3 套袋密度对‘富士’苹果叶片主要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叶片气孔导度的测定结果如表3。套袋前和套袋后2天各处理差别不显著;8月和9月,套袋明显降低气孔导度,且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降低程度增加,8月22日,套袋密度为1/3/、1/2、2/3及全树套袋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89.38%、82.24%、77.12%和57.81%;9月27日,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99.3%、93.14%、76.73%和68.15%;摘袋后气孔导度没有及时恢复,反而有所下降,摘袋后2天(10月19日)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82.22%、78.62%、59.21%和46.35%,推测和叶片防御反应有关,不能及时适应外面突然的强光所致;采收后1天(11月3日)较摘袋后2天时恢复了一些,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97.72%、82.06%、67.68%和62.86%。
表3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mmol/(m2·s)
叶片蒸腾速率的结果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4)。套袋前,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套袋后2天套袋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加,6月21日,套袋密度为1/3、1/2、2/3及全树套袋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97.78%、91.11%、86.67%和82.22%;8月22日,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95.12%、90.24%、82.93%和75.61%;9月27日,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100.00%、95.45%、77.27%和72.73%;摘袋后蒸腾速率有所恢复,摘袋后2天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96.15%、96.15%、92.31%和88.46%;采收时又明显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分别为全树不套袋对照的95.83%、75.00%、70.83%和58.33%。
表4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mmol/(m2·s)
叶片细胞间CO2浓度测定结果见表5。套袋前(6月19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套袋后,其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套袋后第2天(6月21日)套袋处理高于不套袋处理,这是由光合速率下降所致。8月22日、9月27日套袋处理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这是气孔限制的结果。摘袋后2天仍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气孔限制仍存在,采后(11月3日)高于全树不套袋对照。
表5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μmol/mol
2.4 套袋密度对‘富士’苹果树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如表6所示,套袋影响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套袋前和套袋后2天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8月和9月套袋密度为1/3处理和不套袋无差异,其余套袋处理光合色素含量低于不套袋处理。摘袋后至采收,套袋处理叶绿素含量仍然低于不套袋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和叶绿色含量一致。
表6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叶片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mg/g
2.5 套袋密度对‘富士’苹果树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比叶重基本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5种处理比叶重因树冠内光照强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表7),套袋前各处理比叶重无明显差异,套袋后,随着套袋比例的增加,比叶重呈下降趋势;摘袋后至采收比叶重差别仍然显著。
表7 套袋密度对树体内膛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mgDW/cm2
3 结论
(1)套袋降低树体叶片光合能力,而且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降低程度增加。和全树不套袋对照相比,套袋后2天(6月21日),套袋密度为1/3、1/2、2/3及全树套袋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6.7%、10.0%、19.0%和24.8%;8月22日分别降低11.6%、16.9%、19.7%和30.8%;9月27日分别降低19.1%、38.3%、43.6%和52.1%。
(2)套袋后,各套袋密度处理气孔导度明显低于全树不套袋对照,在9月套袋处理气孔导度低而胞间CO2浓度高,在9月套袋降低光合能力还和非气孔限制有关。
(3)套袋对树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遮挡,不同套袋处理降低树体内膛光照强度,影响了叶片比叶重。和全树不套袋对照相比,套袋后树体内膛光照强度降低了13.1%~61.7%,比叶重降低了1.4%~38.3%。
(4)套袋降低树体光合能力,改变树体冠层内部光环境,这可能影响苹果花芽分化和果实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进而影响果实风味品质。
4 讨论
果树的光合能力是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干物质的90%以上来自叶片的光合产物。
套袋降低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并且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降低程度增加。苹果是喜光植物,光照是影响苹果光合强度的重要因素。马慧丽等[19]研究表明,低光照下,‘寒富’苹果净光合速率随光照的增强而升高。笔者研究结果表明,套袋降低树体内膛光照强度,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吻合[20]。套袋处理降低净光合速率与套袋对树体产生不同程度的遮挡有关。
整个试验期间,果树叶片光合速率呈双峰变化,不套袋处理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这和郑文君[21]研究发现‘礼泉短富’和‘长富2号’的光合速率年变化呈双峰曲线相一致;而套袋影响这种趋势,套袋处理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整个试验高峰出现在6月和10月。套袋抑制果树叶片光合作用在8月的峰值出现,推测这可能和8月套袋处理的高温弱光有关。
套袋处理果树叶片出现了气孔限制,各时期套袋的气孔导度明显低于不套袋处理。8月套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是由气孔导度的下降引起的,而9月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高于全树不套袋对照)可能与二氧化碳同化速率的降低有关。说明套袋处理果树叶片8月出现了气孔限制,而在9月由于长时间的套袋影响发生了非气孔限制。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树体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笔者研究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和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2-23]。
苹果光合能力强,与苹果叶片厚有关。叶片越厚,光饱和点越高。另外,苹果叶片栅状组织发达,叶绿素含量高,在低光照下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23-24]。笔者研究表明,套袋降低了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比叶重,这和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低一致。光合能力的降低直接影响叶片干物质的积累,笔者研究表明,套袋降低了叶片蒸腾速率,尤其是全树套袋处理更加明显。蒸腾作用是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蒸腾作用对这2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都是有帮助的。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套袋使冠层结构参数发生改变,也致使冠层内部光环境弱化,这必然影响到叶片的光合性能,降低光合速率。叶片的受光率以及受光强度发生变化,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进而影响果实品质,套袋对果园光环境有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套袋果实风味品质降低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