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GAL及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分析

2022-05-31杨波

医药与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受检者蛋白尿细胞因子

杨波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检验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欧美国家相关研究指出,糖尿病已经成为引发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而在我国,糖尿病引发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也呈8%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通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而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则会显著加快病情进展,进而引发严重后果。因此,重视对糖尿病肾病的尽早诊断﹑预防及治疗非常具有意义。糖尿病肾病通常可借助UAER﹑肾脏病理及肌酐水平等进行综合诊断,此为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UAER检测并不敏感,容易导致误漏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可能与炎症因子介导的一系列反应有关。相关研究也证实肾小管功能损伤是导致尿蛋白形成的重要因素,而NGAL是判断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但临床上对NGAL﹑炎症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针对NGAL及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开展深入研究,旨在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UAER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6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 <UAER<200μg/min)(52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0例),并将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最低42岁,最高78岁,平均年龄(62.0±3.8)岁。微量白蛋白尿组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最低43岁,最高79岁,平均年龄(61.8±3.2)岁。大量白蛋白尿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低44岁,最高78岁,平均年龄(62.2±4.0)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40例?不是50例吗?),年龄最低42岁,最高77岁,平均年龄(61.6±3.4)岁。各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患者同意,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确切糖尿病史,且病程>6年;②6个月UAER连续2次超过20μg/min;③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经病理活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②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引发尿白蛋白异常疾病;③合并重大系统﹑脏器疾病者;④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⑤近期使用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各组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3~5 mL,室温自然放置30 min后,使用离心机(转速:3 000 r/min)匀速离心10 min,获取上层血清样本,于规定时间内对样本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L-6﹑TNF-α的水平;采用罗氏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中NGAL的水平。试剂盒来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公司。各组受检者的血清样本检测操作均由我科2名经验丰富的化验员共同完成,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炎症细胞因子指标,包括血清IL-6﹑TNF-α的水平;对比各组NGAL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各组受检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的IL-6和TNF-α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见表1。

表1 各组受检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s )单位:pg·mL-1

2.2 各组受检者NGAL指标比较

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的NGAL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各组受检者NGAL指标比较(± s )单位:pg·mL-1

3 讨 论

2型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较严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现已成为继各种肾小球肾炎之后,诱发终末期肾脏疾病的第2位重要因素。临床在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中,常以UAER作为该病的一个监测指标;同时该指标也被认为是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情况最敏感和最可靠指标。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由于具备较大的分子量而无法轻易经肾小球基膜排出,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肾小球基膜受损,通透性改变,则会出现白蛋白经肾小球基膜排出现象,因而实施UAER检测,可对糖尿病肾病是否进展到纤维化阶段进行判断。定期进行UAER检测,有助于提早发现尿白蛋白性质的改变,并及时给予积极干预,以预防进入临床肾病阶段。但该项检测操作极为繁琐,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肾活检虽是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检查“金标准”,然而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等,不适合作为检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常规项目。因此,寻找更加方便﹑可行又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指示指标或诊断方法至关重要。

既往临床有学者采用尿素氮﹑肌酐﹑半胱氨酸或者胱抑素C等指标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检测,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实践发现该类指标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意义并不大。且这些指标在血液﹑尿液中状态不稳定,灵敏度低。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NGAL和炎症细胞因子可能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有明显的变化。

炎症细胞因子可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引发细胞凋亡或者纤维化。IL-6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与肾脏损伤均密切有关。其中IL-6属于多功能(多效性)型细胞因子,在造血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机体免疫及炎性应激等环节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而TNF-α产生的自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重要信号。这两项指标均可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酶,提升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从而引发肾损伤,继而引发终末期肾病。L-6和TNF-α在血清中不断上升,会激活下游NF-KB I信号通路,导致肾脏祖细胞损伤及溶解,还会加剧尿蛋白水平上升﹑漏出,导致患者体内毒素不断蓄积。姜雯雯等研究对不同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IL-6和TNF-α表达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这两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IL-6和TNF-α在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受检者中的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0.05)。这说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这与上述研究报道存在较大相似度。赵延香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越严重,患者血清中的IL-6﹑TNF-α水平越高。这也证实IL-6与TNF-α的表达能够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辅助判断,且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本研究的观点。

NGAL是脂质运载蛋白的组成部分,一开始被研究学者视为人体先天免疫的主要成分。这种成分在人体胃肠道﹑肾小管﹑前列腺等组织和脏器中均有广泛分布,且在机体炎症发生过程中有重要参与。NGAL通常是在中性粒细胞核炎性血管内皮细胞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可诱导肾脏细胞发挥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作用。当肾小管发生损伤时,NGAL在血液中的浓度急剧升高,可对肾小管形成修复和保护作用。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随着病情不断进展,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损伤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也表示NGAL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变化不断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NGAL在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受检者中的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这表明NGAL水平会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而越来越高,与健康人群体内指标有显著差异。这与刘丽等人的研究中,尿NGAL会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高表达的观点有一致性。这也说明血清NGAL能够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情况的准确评估,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NGAL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是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能够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发展程度的评估。这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以有效弥补UAER检测程序繁琐﹑临床应用率低的不足,进而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但本次研究未开展关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他指标的对比,对研究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与其他生物分子标志物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NGAL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受检者蛋白尿细胞因子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miRNA-155、miRNA-21和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为何有蛋白尿而无症状
尿里有蛋白,并非都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