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技能训练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2-05-31董玉峰刘莉崔静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柔道青少年

董玉峰 刘莉 崔静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我省基层柔道训练队伍技能训练现状及突出问题,并指出问题根本在于教练员训练理论水平差距以及训练方式、手段、效率的缺失,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研究运动技能训练内在规律,明确柔道技术训练发展方向,改革创新训练结构、方法、手段,探索技术训练突破途径方法,是提升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技能训练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青少年; 柔道;技能训练;现状;训练结构;训练效率;策略

从总体来看,我省基层柔道训练队伍在技术训练方面仍处于比较传统经验教学阶段,技术教学过程中运动员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复制教练员传授技术,然后在一段时期内持续性大量重复,最终建立稳固条件反射,形成技术定型,成为制约技术训练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教练员对柔道技能训练理论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对技能训练内在规律把握和解决问题具体措施不清楚,存在训练理念差距和知识结构缺陷。全面提升技术训练效果和水平,关键在于教练员切实掌握运动技能训练内在规律,理清思路,明确技术训练发展方向和突破途径,对传统甚至落后技术训练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1.基层柔道训练队伍技能训练现状分析

技术训练节奏单调,其基本认识是重复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走的是一条靠量积累达到训练目的的事倍功半路线,技术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佳化,这种技术训训练思路对新队员学习新技术负面影响尚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有一定训练年限运动员改进错误动作或在原有技术结构上完善技术而言,最终技术训练效果就难以实现了。许多老队员错误动作总是改不掉,这也成为困扰许多教练员的突出技术难题,其实并不是改不掉,而是没有找到一条正确改进错误动作途径。这种一定时期内所谓强化性靠重复数量积累的技术训练方式还容易造成运动员心理方面负面作用,难以保证运动员始终保持较高程度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从而逐渐降低运动员训练动机与欲望并最终影响技术训练效果。同时,这种持续性高密度技术训练方法也易于造成运动员心理疲劳,并因其违反运动技能学习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机制而不利于技术训练效果的“超量恢复”效应实现。这种单向“填鸭式”技术教学方式忽视了对运动员主观能动性调动和运动智能开发利用,抑制运动员运动思维能力发展,对柔道项目开放性技能实施封闭性技术训练路线,运动员表现出不善用脑训练、技术感觉与技术意识较差、技术整合能力不足、比赛时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水平不匹配、利用机会与把握机会能力不足、比赛心理素质较差、比赛时战术意识与战术执行能力较差等能力缺陷。而且由于实施的单向信息传输方式也导致技术训练效率不高,这种技术训练模式引发一些具体实践问题:(1)概念模糊。不能结合项目特征认真研究总结技能训练规律和项目对技能真正需要之处,盲目性较大,随意性较强,总是尝试错误而不知;(2)感觉模糊。力量和技术训练效果体现在神经系统,不能切实抓住技能训练重点,缺乏具体量化标准和对运动员个体需要的神经元系统科学精准刺激;(3)细节不细。不能考虑运动员个体差异,训练计划呈现非量化和非针对性,粗放式训练、模仿式训练带来的是对运动员运动潜能抑制甚或毁灭;(4)疲劳训练。千百次机械式重复动作带来肌肉发紧、僵硬、身体软、体力不足、训练欲望下降、中枢刺激迟钝等身心疲劳;(5)不重视对运动员身心结合训练。运动员不能主动感受多样化技能练习所具有乐趣,抑制了对项目特征规律探索和思考,形成心理障碍,变得保守、胆量不足、安于习惯。

2.技术训练效率与配套素质训练共性问题分析

2.1技术连接与变化能力问题

作为开放性技能主导性对抗项目,在实战中把各种复杂多变技术有效连接整合能力是运动员综合技术能力至关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连接能力包括投技配套连贯、投技寝技衔接连贯、寝技转换连贯能力、步伐移动与把位拼抢衔接能力(方向性、目的性)、把位控制与进攻技术有效紧密衔接能力以及进攻技术变化能力等。这些环节连接与能力变化问题已制约了运动员综合技战术能力的提高,严重的甚至构成了能力缺陷。

2.2提高技术合理应用的综合比赛能力

柔道项目技术结构复杂性和比赛过程中技术应用条件复杂性、多变性对运动员综合比赛能力要求非常高,必须通过针对性系统训练提高运动员在比赛条件下技术合理应用能力,如技术感觉和意识能力训练、把位拼抢、控制有效性、准确性、目的性训练、把位控制与技术有机连接能力、投技接寝技能力、技术连接和应变能力、防守反攻意识能力、创造、把握、捕捉和利用机会能力、规则利用能力等。技术训练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在比赛高压力、高对抗、快速转换条件下技术合理、有效应用能力,通过针对性和提高对抗强度训练提高运动员在困难条件下技术应用能力。运动员在高乳酸环境下使用技术,而且是在一天内重复多场比赛,提高运动员耐高酸能力和连续比赛条件下有效使用技术能力是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训练关键,技术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高酸环境及耐高酸性技术训练,同时有针对性安排提高运动员重复进行多场高强度比赛能力的高强度技术训练

2.3进一步提升寝技运用能力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寝技训练基础较薄弱,成为制约整体技术提高的“短板”。从横向比较看,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寝技技术相对处于劣势,表现在投寝衔接不紧、技术粗糙、基本功不扎实、寝技过程中的动作变化、连接能力不强、进攻方法单一且得分能力不高、控制与摆脱能力较差、防守能力不强等。寝技能力缺陷导致许多运动员不能也不敢打寝技,直接制约了投技应用得分能力,限制了投技得意技实战应用条件,也直接制约了战术能力发展和比赛应用,甚至给运动员比赛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制约了运动员综合技战术能力提高。

3.提高运动员技能训练水平的策略分析

3.1丰富技术训练手段,创新技术训练方法模式

为提高技术训练效果,通过改进丰富技术训练手段(如视频手段辅助的可视化教学,一些技术环节强化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辅助器材的应用等),督促教练员转变观念,提高对技术训练内在规律的认知与把握能力,创新技术训练方法,提高技术训练的科技含量等举措来综合提高在技术分析、技术纠错、技战术体系设计、技术训练内容的安排与质量控制、技术改善与形成等方面的科学化训练水平。从技术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角度来科学安排投寝技技术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效果,縮短技术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改革过去那种单纯靠持续性重复和模仿性训练的传统技术训练思路,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将技术训练分为概念训练,感觉训练和实战训练三个主要层次来安排,在不同训练层次上采取不同训练方法、提出不同训练要求、制定不同训练质量标准、有机科学安排不同层次训练组合,提高训练效益,实现训练效果最大化。转变过去那种仅仅依靠身体训练的技术训练模式为身心结合性技术训练模式,追求科学合理训练效果。

3.2改革课训练结构,加强训练计划节奏感

为提高课训练质量、阶段训练效果,在制定与执行训练计划过程中必须注意训练节奏的合理安排。通过合理安排课计划与阶段计划的节奏,有效减轻运动员的心理疲勞,调动其训练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理疲劳的恢复及实现运动能力的超量恢复。训练课质量及效果与课训练结构安排紧密相关。为有效提高训练课质量与效果,对过去不太合理训练课结构进行改进完善,如缩短准备活动时间,提高准备活动强度,核心训练内容重心前移;训练课主题突出,有关训练内容安排要考虑互相间有机衔接、转化、铺垫等;课与课之间内容安排要充分考虑相互间训练效果转化与衔接等。

3.3加强对技术结构分析研究

尤其是技术连接与变化规律、技术应用条件与时机把握规律、个人得意技与步伐、把位的有机结合训练规律与方法、得意技与全面技术训练关系等技术训练规律与方法的系统研究;加强散手摔法与柔道技术发展结合的研究,提高散手摔法针对不同风格柔道技术的制胜规律和训练方法研究等。

3.4加强技战术意识训练与培养

为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有目的地在技战术训练过程中进行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变“保姆型”教练为“导师型”教练。通过针对性安排与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自主思考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制定解决问题方法与思路的能力等,通过运动员运动智能开发达到提高其综合技战术意识能力及比赛控制能力。

3.5加强技术应用的心理能力训练

在个人得意技技术训练和比赛应用过程中,技术能力较差运动员往往存在一定心理障碍,自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回避困难,不想练不敢用等。在技术训练过程中要先解决运动员技术训练心理问题,教练研究存在问题,制定系统心理能力训练计划,并将其与技术应用密切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培养运动员敢想—敢练的进取心、敢打—必胜的信心、敢用—果敢的意志等优良技术心理能力。心理技能手段促进技术训练,设计并系统实施“前诱导,后反馈”心理技能训练模式。具体操作程序是:训练前先进行技术表象,诱导正确技术感觉;训练间歇中及时进行感觉反馈和视频回放反馈,即时体会技术操作感觉,判断、区别正确与错误动作;训练结束后进行训练过程回顾,在脑中“放电影”,总结、体会技术训练中的技术感觉,强化正确感觉,区别错误感觉;训练后结合技术录像重复技术动作,表象正确技术动作,建立次日技术训练图像。

参考文献

[1]齐素霞.简论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青少年体育,2018(07):115-116.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柔道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完形填空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