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TED表现形式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
2022-05-31侯振威
【内容摘要】在不断发展的电视理论与制作实践基础上,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吐故纳新。电视纪录片不仅仅要求创作者用客观的态度,传统写实的手法,捕捉题材,纪录生活,更需要精细的纪录、灵性的体现,情感的阐述。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更能增强电视纪录片对主题的表达,更能增加电视纪录片的可视性与“国家档案”功能的发挥,也更能体现创作者的创作风格与个性表达。本文通过论述TED表现形式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探讨这一独特表现方式给电视纪录片创作带来的新的模式、新的灵感与新的活力。
【关键词】TED;电视纪录片创作;新闻与传媒;新闻实践
电视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作为拍摄素材,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物作为拍摄对象,运用电视表现手法和新技术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完整纪录,以展现真实生活、事件、故事为基础,并以真实性来引发观众进行欣赏、共鸣和思考,其核心与本质是真实。
一、纪录片、专题片与TED
早期的纪录片都是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电影纪录片,随着电视摄像机的发明与使用,电视纪录片应运而生并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主流。随着电影美学的产生并不断运用于创作实践,加之拍摄设备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纪录片的形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画面语言直接叙述;二是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三是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四是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五是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①
专题片则是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②按照领域可以划分为科技类、法治类、文艺类专题片,按照类型方面又可以细分为情感类、技巧类、饮食类专题片等。由这些节目的定位,产生了相应的专业电视栏目、专业电视频道,甚至是专业电视台。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纪录频道,美国的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等。
TED是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最初源于国外的一种知识分享的课堂演讲,演讲通过录像在线播放,年轻人可以通过点击视频获得知识,这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知识共享的模式和大众学习的手段。从1984年开始,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举办以“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创意”为宗旨的TED大会。此后,每年3月,TED大会在北美邀请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政治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③从此,这一表现形式逐渐进入电视领域,并以“简洁、明朗、直观、快捷”被观众所接受。
TED表现方式进入中国电视界最先是被教育、教学类节目所采用,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老师来了》、北京电视台的《老师请回答》等。随后,一些时政、综艺、人文类专题节目也陆续开始使用,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定位于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栏目《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因此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
TED类型的栏目化专题节目对于讲述者有一定要求,而对于场地、舞美、灯光、道具,甚至拍摄手段、包装效果等诸多电视元素的要求次之,这是一个问题。
在场地的设计与布置上,传统的舞台式布局将一个完整的空间自然而然地固化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片区,两个片区之间也没有什么设计勾连,尤其是观众片区较为低沉的光线布局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想象中思考的效果,反而增强了画面的割裂感,让人感觉到主讲人与现场观众有距离感,这又是一个问题。
二、电视纪录片与TED结合的优势与特点
TED表现形式运用于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已经有过成功尝试, 2021年12月,由聂一菁主持、侯振威执导的10集、每集40分钟长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集党的理论宣传创新,表现方式创新,以及全形态融合、多终端联动、多媒体融合的全方位创新于一体,为重大主题的宣传推广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该片讲述的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创造极不寻常的辉煌成就,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强在哪里、为什么强。通过破译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10个“密码”,揭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秘密所在。
该纪录片是国家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第一批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历史重大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已列入北京市文化内涵挖掘组2021年度“折子工程”重点项目的电视化表现,如何拍摄对于纪录片制作者是一个考验。在倡导多元化表现方式,又不破坏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TED表现形式成为了最终选择,其具体特点如下:
(一)能够有效表達创作主旨
理论研究者直接与观众面对面,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理论用通俗的语言传递出去,并适时解答现场观众的问题,形成互动,以期被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所接受,这对理论研究者也是一个考验。这种传播方式犹如当年革命先驱到农村、到工厂、到煤矿,与农民、工人面对面去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用最朴素的话语宣讲最深奥的道理,引领劳苦大众走上革命道路。新时期,新时代,使用新的传播方式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其目的与当年是一样的。
(二)能够使创作趋于个性化
特定的场景——北京广播电视台600平方米Ⅱ号演播室,多种电视表现手段——舞美、灯光、道具、音响、服装、化妆、烟火、大屏幕视频等一应俱全,以及三维动画、情景再现、虚拟技术的应用,著名专家、学者、事件当事人身处其中讲历史,其声情并茂的讲述可以使观众沉浸其中,可以弥补特定历史画面不足的缺憾,又能最大限度地烘托意境、再现场景、传播理论、表达思想,从而形成特有的电视表现风格和表现方法,达到纪录片创作者的意图,将创新理论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形成共鸣。E884F99A-0FE3-400E-ABD2-623404BF5FD1
(三)能够形成独特影像风格
全片的制作重点放在电视脚本的创作与演播室的录制效果上,改变了传统电视纪录片组成多个摄制组外拍“画面+采访”的创作模式。④著名专家、学者、事件当事人讲理论,类似于亲口叙述历史。人类对历史的记录,在文字产生以前,只能借助器物。文字产生以后,则以文字记录历史。录音、录影设备发明以后,记载历史的工具又增加了音传、像传。⑤先人已去,后人将研究的历史、理论亲口传达出去,从而形成“口述历史”的独特影像风格。
(四)能够拓展创作的新形式
从前述纪录片的五种创作形式看,运用TED表现形式制作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有其独特的地方。从最早的由罗伯特·弗拉哈迪执导的纪录电影《北方的纳努克》的上映,标志着纪录片已经有别于故事影片、喜剧影片、文艺影片等,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影视艺术片种。非娱乐化、真实纪录的特点,使纪录片表现形式逐渐形成:画面+解说+音乐的创作模式被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TED表现形式打破了这一传统制作模式,讲述故事兼有故事化剪辑形态,是对原有创作形式的创新与发展。
(五)能够符合年轻观众需求
创作内容与讲述方法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要求,是每一个编导创作时所期待的,也是每一家电视播出机构所期望的。年轻人有思想,有朝气,有活力,是生活中的主力军。因此,从每集题目的选取命名到内容的设置,故事情节化的表述方式,在力争所述语言具有文学色彩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年轻人的语言词汇。同时,平均33.6岁的纪录片编导们,这是在队伍组建之初就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既希望编导创作队伍具有一定生活阅历,又希望具有年轻人的思维与活力。这决定了整部片子创作风格的走向。
(六)能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纪录片创作应该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胸怀、国际视野,要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因此在纪录片摄制中,对同一件事情除了注重事件的纵向发展外,也要注重事件横向发展的外部环境,周围人是怎么评述这一事件的?演播室现场国外留学生又是怎么对此提出问题的?换一种说法,换一种视角,会令人耳目一新,也使表述内容更具客观性。
综上所述,在摄制实践中,我们选择了600平米演播室,将台口设计成象鼻式以延长讲台纵深长度,便于主持人与主讲嘉宾自由行走。两侧分别坐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子、外国留学生,以及来自中央企事业、北京市等单位的基层党支部代表、北京“朝阳群众”等。舞台上根据需要划分了三个功能区域:主持人区、嘉宾演讲区、道具展示区。在道具展示区内,文献式的书籍、报刊、史料,长征时用过的马灯,旧式的粗糙桌椅木凳和上面摆放的纸笔砚台等,都根据情景的需要陆续呈现在观众视野中。四周背景墙上的10余块大屏幕也按照情景的需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画面。
适度的空间布局使主讲嘉宾身处其中,有一种舒适感,能够全身心放松。这种布局,使主讲嘉宾不会产生紧张局促的不适感。
8台摄像机分布其中,全景、近景、特写,反拍,俯仰、移摇,各司其职;舞美、灯光、道具、音响、视频,准备完毕;编导团队、导播团队、技术团队,心理疏导师,形象设计师,造型化妆师,悉数到场。
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教授,《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课题的研究者——原中央党校副秘书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冯秋婷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徐焰教授,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走上了北京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的“三尺讲台”,用讲故事的情景化叙述方式揭秘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为什么说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最关键条件?为什么说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核心和根本?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具有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本领的力量、纪律的力量、制度的力量、组织的力量以及自我革命的力量,逐一揭示给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与融媒体用户。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端庄大气,与主讲嘉宾一起走台、预演、拍摄,观众互动贯穿始终,每一个环节呈现都如设计运作般到位。一部上乘的电视纪录片作品就此诞生。
三、对电视纪录片表现方式创新的思考
纵观TED表现形式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上的应用,简短、精悍、凝练的内容(便于节目播出后在融媒体上传播),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注重情景式体验的表述风格,流畅舒展的形体语言,观众互动问答,都是TED表现形式为我们带来的全新体验。它一改传统纪录片的表现方式,拓宽了纪录片的创作空间。每一次技术创新与思想变革都会为影视作品带来不同的审美评判与感受,特别是在当下融媒体时代,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没有破坏纪录片真实性的创作原则,保留了纪录片“沉浸式的真实感”的创作方法,而且虚拟技术的运用使纪录片又有了“想象式的真实感”的创作天空,增加了创作的新手段,增强了观看的可视性,使纪录片的表现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使纪录片的艺术效果与表达主题有机地统一起来。
通过这个创新,能够吸引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甚至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观众,通过这个“三尺讲台”,聆听中国共产党理论专家的讲解,直接与专家对话、探讨、发展、共存,從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成功的助力、理想的风帆和觉悟,这不仅是对电视观众,对纪录片创作者,对电视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个学习的绝好机会。
理论还可以这样讲,纪录片还可以这样制作。使用TED表现形式制作纪录片,无论是在重大理论文献成果的电视表现上,还是其他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上,笔者认为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注释:
①何苏六、丰瑞等编:《纪录片创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18页。
②李月章:《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之异同》,《现代视听》2015年第6期。
③参见百度百科“TED(环球会议名称)”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TED/8095.
④侯振威:《用镜头揭秘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新闻传播》2021年第7期。
⑤于萌:《“口述历史”现状一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3日。
(作者系北京广播电视台新纪实传媒副总监、主任编辑)
【特约编辑:刘徐州;责任编辑:陈小希】E884F99A-0FE3-400E-ABD2-623404BF5F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