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犁创作《铁木前传》前后

2022-05-31刘运峰

同舟共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孙犁德育小说

刘运峰

在学术界,人们往往认为孙犁前期的创作可以用自然、清新、质朴来概括,后期的创作可以用隽永、深沉、老到来形容,两者之间固然存在着一定的承接性,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果说,孙犁前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什么,最为经典的作品是什么,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分量的作品是什么,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铁木前传》是孙犁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说。他平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部头最大的作品《风云初记》,从动笔到基本完成,用了将近4年时间,篇幅为27万字;而《铁木前传》只有4.5万字,写作时长却超过3年。

全副身心酿佳作

1949年1月15日,天津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孙犁随着解放大军来到《天津日报》,成为了那里的一名编辑,从此没有离开过。城市生活对于孙犁来说是陌生的,他有许多不适应。尤其是进城之后的“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孙犁很为这种变化而苦恼,他需要暂时离开这个环境,需要在熟悉的生活中得到慰藉,寻找答案。

孙犁想起了过去的朋友,想到了童年时期的经历。晚年的孙犁曾在一首《题照》诗中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曾随家乡水,九曲入津门。海河风浪险,几度梦惊魂。故乡月皓朗,天津日昏沉。乌鹊避地走,不闻故乡音。”他创作的源泉在农村,他擅长的是农村题材的小说和散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于是,1952年初冬,他向报社请了长假,来到了河北省安国县的农村。

安国,古称祁州,为药材集散之地,是北方有名的“药都”,也是孙犁的第二故乡。在他11岁的时候,孙犁就随父亲来到安国县城,考入高级小学,度过了两年时光。那里的风土人情给孙犁留下了深刻印象。

孙犁到安国的第一站是县城北部50里的于村,之后又到了县城南部12里的长仕村。在这两个村庄,孙犁遇到了他童年时期熟悉的老一代人,结识了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大约半年后,孙犁回到天津,他除了写作《风云初记》第三集外,还根据下乡的所见所闻写了《杨国元》《访旧》《婚俗》《家庭》《齐满花》等散文,以“农村人物速写”为题,陆续发表在《天津日报》上,这可以说是孙犁为写作《铁木前传》所做的前期准备。

1953年夏天,孙犁开始了《铁木前传》的写作。小说从童年时期对铁匠和木匠的印象写起,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变迁所引起的人际关系变化,以及年轻一代在面对新社会、新生活时所做出的选择。尽管孙犁在创作上已趋于成熟,而且《村歌》《风云初记》的发表给孙犁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他的写作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部小说却写得异常艰难,几乎倾注了他的全部身心。

关于《铁木前传》的创作,孙犁在1979年致评论家阎纲的信中说:“这本书,从表面看,是我1953年下乡的产物。其实不然,它是我有关童年的回忆,也是我当时思想感情的体现。”正因为倾注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小说中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用“纸的砧,心的锤”反复打造出来的。孙犁自己曾说,这部小说他是可以通篇背诵下来的。1956年3月29日,因过于劳累,孙犁在午休后去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将左腮磕破。妻子、孩子闻声赶来,赶紧把满脸是血的他送去医院,脸颊缝合了数针,所幸没有大碍。但从此之后,孙犁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笔,以至于“十年废于疾病”。

盡管孙犁为写作《铁木前传》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发表却并不顺利。由于《风云初记》第三集的大部分发表于《新港》杂志,因此孙犁首先想到把这部新作交给《新港》。遗憾的是,对于孙犁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负责编辑部日常工作的两位年轻人不仅不说它的好处,反而说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发表出去对孙犁名声不利,竟然做了退稿处理。

随后,孙犁将《铁木前传》转给《人民文学》。担任《人民文学》主编的秦兆阳一口气读完,击节赞赏,对孙犁作品的知音、作家康濯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小满儿写得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路希卡还要美,果断决定在1956年第12期作为头条发表。作家方纪阅读之后,也认为这是孙犁创作的最高峰。

《铁木前传》的发表标志着孙犁创作风格的成熟,这部小说受到了文坛的瞩目和评论家的关注。小说并没有涉及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也没有描写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写冀中农村的凡人琐事,正是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折射出了新旧交替的社会大背景。孙犁笔下的这些人物,有的倔强如铁匠傅老刚,有的精明如木匠黎老东,有的勤劳如九儿,有的懒散如六儿,有的张扬如小满儿,有的本分如四儿,但是,孙犁并没有给这些人物贴上标签,而是按照事物自然发展的脉络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人就如同在我们身边,真实而亲切。可以说,孙犁是对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这部《铁木前传》给孙犁带来了声誉,也带来了艰困。为了写作,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75年4月12日,孙犁在《铁木前传》的书衣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此四万五千字小书,余既以写至末章,得大病。后十年,又以此书,几至丧生。则此书于余,不祥之甚矣。然近年又以此书不存,颇思得之。春节时,见到林呐同志,嘱其于出版社书库中,代为寻觅。昨日,林以此本交人带来,附函喻之以久别之游子云:‘当他突然返回家乡时,虽属满面灰尘,周身疮痍,也不会遭遇嫌弃的吧?……呜呼,书耳,虽属上层建筑,实无知之物,遭际于彼,并无喜怒。但能反射影响于作者,而作者非谓无知无情。世代多士,恋恋于斯,亦可哀矣。”可见,孙犁对这部作品的复杂感情。

经典插图永流传

《铁木前传》的单行本于1957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了四幅线描插图,可惜的是,这些插图没有注明作者。小说首印16130册,很快销售一空。

1959年7月,刚刚从天津人民出版社独立出来的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了《铁木前传》的新版本。这一版本与初版最明显的不同,是以四幅水粉画代替了原来的线描插图,其作者是张德育。

张德育(1931—2010),河南南阳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百花文艺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张德育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以人物画见长,此前,他已经为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画过插图,深受好评。

张德育刚到出版社,便翻看了出版社的样书,当读到《铁木前传》的时候,立即被吸引住。他一口气读完,觉得这样的好书一定要有好的插图,于是找到社长林呐,建议重新出版《铁木前传》,并主動请缨,要求下农村体验生活、收集形象,为小说画插图。出版社经过研究,同意了他的想法。张德育在冀中农村经过一个月的生活体验后,回到单位专心致志地进行插图的绘制,尽管只有四幅,却用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插图完成后,很快通过,于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在1959年7月推出了新版的《铁木前传》,印数达19100册。之后又多次重印,依然保留了这四幅插图。

对于张德育的插图,孙犁非常满意。多年后,张德育对孙犁的小女儿孙晓玲讲述了当时随林呐拜访孙犁的情景:

在多伦道大院那个带阳台的屋子里,我第一次见到自己崇敬的作家,他不像想象中的作家那样威严,倒像是个农村的老师。他说话不像他用文字表达情感那样自如,但平易近人。孙犁先生见到我,便招呼老伴:“德育来了,画《铁木前传》的,你来看看。”你母亲从厨房走出来,笑着对我说:“你见过小满儿吧!”她是个很朴实的农村妇女,可说话挺有意思。我对她说:“大娘,您没想到吧?!我这个岁数不可能见过小满儿。我画的只是我心里的一种感情表达。”你母亲认定我见过原型,这也从一方面说明我画的的确像小满儿。我对你母亲说,不是我画得好,而是孙犁先生对现实生活挖掘得深刻,写得生动,文字表达又是那么优秀……我被感动了,被他带进了那个环境,与他笔下人物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铁木前传》的插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家铁凝在《怀念插图》一文中写道:“我第一次读孙犁先生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是在二十岁以前……当时除了被孙犁先生的叙述所打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画家张德育为《铁木前传》所作的几幅插图。其中那幅小满儿坐在炕上,一手托碗喝水的插图,尤其让我难忘。”“画中的小满儿,在深夜来到住在她家的干部屋里,倚坐在炕上毫不扭捏地让干部给她倒一碗水。深夜的男女单独相处,村人对她的种种传闻,使干部对她心生警惕。然而她落落大方地与干部闲聊,探讨怎样才能了解人的内心。这时她的眼光甚至是纯净的,没有挑逗的意味,虽然在这个晚上她美艳无比,头上那方印着牡丹花的手巾,那朵恰巧对在额前的牡丹花给整个的她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又孤傲的色彩,使人想到,在轻佻和随便的背后,这女人情感深处也有着诸多的艰难和痛苦。”

铁凝认为,“这幅插图的艺术价值并不亚于孙犁先生这部小说本身”。“张德育先生的插图,用着看似简单的中国笔墨,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一个文学人物的血肉和她洋溢着别样魅力的复杂性格,实在让人敬佩。中国至今无人超越张德育这几帧国画插图的高度,他自己也未能再作超越”。

的确,后来由于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张德育未能尽展其才,实现艺术上的突破。但是,无论当时,无论现在,无论将来,张德育为《铁木前传》绘制的这四幅插图都无愧为经典之作。

(作者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孙犁德育小说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孙犁装外行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