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凡厚:在追梦的道路上书写奋斗的篇章

2022-05-31刘鑫宇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验室材料

刘鑫宇

“您觉得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吗?”

对于这个问题,孔凡厚沉默了一会,笑着说自己也不确定,“我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家庭比较贫困,我就只能跟其他孩子比学习成绩了。”孔凡厚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村低保家庭,生活的困苦与家庭的不幸并未阻挡他内心对知识、对成长、对成才的渴望。回顾孔凡厚的学习历程,我们会发现,生活并未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在自己的追梦路上执着与坚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孔凡厚的学习生涯中,他始终坚信知识成就自我、践行奋斗铸就成长,扎扎实实投身科研,勤勤恳恳扎根学术。短短三年时间,他已发表8篇SCI研究性論文,其中发表在 Energy(《能源》)上1篇 、Applied Surface 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上2篇、Ceramics International(《陶瓷国际》)上2篇、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材料科学》)上1篇、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非晶态固体》)上1篇、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今日材料进展》)上1篇,在审稿3篇;申报专利22项,授权发明专利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篇;主持2020年海南省教育厅省级创新课题1项并结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染颜料连续化近零排放关键技术开发》等8项国家、省部级自然基金;参加8次国内外学术大会,受邀2021中国材料大会等学术报告5次;连续三年获一等学业奖学金,2021年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热爱与奋斗

在孔凡厚刚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他觉得很神奇,“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放在一起可以合成一些新的物质”。这是他热爱的开始。随着对材料学科知识的不断学习,他慢慢地发现“搞化学研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孔凡厚深知前沿新材料对于解决“卡脖子”国家需求应用的重要性,他立足海南丰富矿物资源,依托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扎根“玻璃电极材料”,决心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材料”。2021年,孔凡厚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进行学习,专业方向为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努力探索材料科学的前沿。孔凡厚的生活轨迹很简单,在国内,他每天早晨8点到晚上12点在“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地穿梭。在国外这段时间,孔凡厚“被迫”规律作息:“每天早九晚五,晚上和周六周日我要去实验室必须要申请,这真得是我来了之后的首要困难了。”

看似固定的生活并未使他感到枯燥,孔凡厚始终充满了干劲与激情。对他来说,做实验、看各种文献资料是他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验室研究使得他成了一个“移动知识库”。每周和国内的课题小组开组会的时候,组内的同学们经常会因为问题讨论各抒己见而争得面红耳赤,“争吵”过后又会一下子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导师就会问“孔凡厚,你怎么看?”“因为他们总觉得平时我在实验室待得比较多,看的文献也比较多,对问题的认识就更多一些。平时和他们讨论问题时,我就会拿出实验过的案例,拿出某种材料来说服他们,空谈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也会告诉他们哪篇文献有类似的观点或者有相悖的观点,这样的话很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

长时间的实验室研究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对孔凡厚来说,放松方式就是运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晚上结束实验之后,他都会到田径场或室内体育馆跑步锻炼。在国内,他每周六都会和同学们一起玩飞盘;到了国外,悠闲的周六下午孔凡厚会沿着英国当地的一些景点散心。

实践与应用

在海南大学读博期间,孔凡厚会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响应海南大学提出的“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方式,指导师弟师妹们做实验,多次带队参与全国创新创业各类比赛,先后荣获2021年科技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202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海南赛区技术创新类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学生组三等奖等。

除此之外,孔凡厚将自身的学习与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与应用。2019年,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孔凡厚获得了一个兼职的机会,他成为北京亿维讯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兼职技术专家,在企业中应用自身所学科研知识。加入团队以后,孔凡厚深刻感受到,平日在实验室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只有让科研与企业、产业相结合,才能让知识“有用”。于是,他极力参加到更多的项目中去,帮助更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在一些企业中实践,我感觉自己可以起到一个桥梁作用,类似于连接摩擦力,把我自己经过模式训练后产生的新认知或者创新方法分享给他们,进行一个授课。”

他陆续参与协助中国中化集团、中广核、扬农集团等13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到企业中去讲授创新方法学,帮助企业申报发明专利100余篇,申报省部级课题12项。

服务与奉献

假如给孔凡厚的生活分区划块的话,除了实验与实践运用,必定有一大块要留给“志愿服务”。在这一块你会发现他的优秀不只在于学术成就,更在于从小就在他内心生根发芽的“奉献精神”。

由于家庭原因,大学之前的孔凡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自诩“吃百家饭长大”的孔凡厚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希望能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走出来。

2014年,孔凡厚将自己的奖学金、兼职收入捐赠出去,和朋友们一起资助了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农村孤儿贾玉娇。从2014年开始,孔凡厚连续8年资助这名儿童,现在贾玉娇已经读大学,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孔凡厚也常和贾玉娇说:“希望将来如果你有精力的话,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当年是得到了别人的资助,也希望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能帮助别人,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回馈我曾经得到的一些帮助,换句话说就是希望能延续那种奉献的精神。”孔凡厚的默默奉献,不断感染着身边的人投身志愿,奉献爱心。他曾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事迹先后得到教育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跟踪报道。

他说:“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关怀是我奋斗的支撑与动力,我不会向命运低头,我会用坦然对待磨难,用努力追求幸福,用感恩回报生活。”从大学本科、硕士再到博士研究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他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准则——他一步一个脚印,执着追梦,用汗水书写“新材料人”的未来;他不言退缩与畏惧,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用青春正能量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对话:

现代青年:现在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习,国外的学习和国内相比您觉得差别大吗?有什么困难吗?

孔凡厚:首先是在作息上跟我们有不同,因为他们是每天早九晚五,晚上和周六周日要待在实验室必须要申请。不能像我们国内那样晚上想待到几点都行,因为我在国内大多数都会待到12点。但是在国外不行,他们要严格地卡作息时间。

其次,我觉得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很多国内食材在这根本没有,生活成本也比较高,一碗面在这能卖到七八十元,所以平时我就晚上自己做饭,第二天带到学校去吃,也能节省一部分时间。

还有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都得使用英语讨论交流课题,很多设备仪器都得从头学起。

现代青年:对我们这些门外汉来说,材料工程、纳米材料这些听起来都是很高大上的词汇。那您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简单介绍下您的研究领域吗?

孔凡厚:我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用到的锂离子电池。大部分常见的都是金属材料,我们是在尝试用玻璃材料。我们若认为金属材料是一种规则的晶体,那这种玻璃则是一种不规则非晶体。我研究的重点就是把玻璃这种非晶体用在电池的电极材料中。在充放电的过程中,这种非晶体与晶体之间会有一个转化,简单来说我就是研究这种转化过程,同时回答“玻璃态物质的本质”这一国际前沿基础课题。

现代青年:您这次在2022年“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中获得了勤学上进好青年称号,现在也是全国的候选人,您自己对获得这个称号有什么想法?

孔凡厚:首先很感谢海南团省委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也希望接下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带动更多身边的同学。

同時,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一种勉励,看到全国各行各业当中其他优秀的青年,我觉得自己的这点成绩跟他们比还是远远不够的。我需要奋起直追,希望在现在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才能对得起这份珍贵的荣誉。

最后,我觉得是对我的鞭策,博士毕业后我希望留在海南工作,在接下来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代青年: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吗?

孔凡厚: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爱好。特别是年轻人,不能随波逐流,看到其他同学干也跟着干。

第二,我觉得大家认准一个领域的话,要沉下心去坚持做下去。要冷静看待各行各业的差距,要坐得住冷板凳。

第三,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劳逸结合,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特别是一些研究生,学习任务会比本科生更累。

现代青年:现在考研成绩刚刚出来,很多人说越来越卷了,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那您有什么想对青年们说的话吗?

孔凡厚:我觉得360行,行行出状元,也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必要坚持着考研不放。现在我们国家产业提升,很多企业需要大量人才,我们不妨先去实践一段时间。假设你还要准备考研,我觉得可以到企业当中一边工作,一边慢慢地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自己的出路。有些时候静下来想清楚怎么走,要比一个劲地埋着头往前冲更重要。

猜你喜欢

实验室材料
焊接材料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