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经济学:从学术象牙塔迈向真实世界

2022-05-30贾拥民

财经 2022年11期
关键词:讲义实地经济学

贾拥民

《实验经济学讲义:方法与应用》

陈叶烽等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方法的核心。早在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就在他的名著《新工具》中强调了实验在构造理论假说和验证假说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实验也是无数新发明、新发现的关键。

不过在社会科学界,实验的地位至今仍然不能说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就经济学领域而言,直到进入21世紀以后,当倡导和推广实验方法的学者相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验才正式被接受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自那之后,实验经济学登堂入室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现在,从论文发表的角度来看,(宽泛意义上的)实验经济学可能已经算得上新千年来经济学最前沿、最热门的分支之一了。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尔文·罗斯在他主编的《实验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的前言中,总结了实验在经济学领域的三大作用,一是“与理论家对话”(即利用实验检验原有经济理论),二是“寻找事实”(即通过实验发现新的经济规律),三是“向君主进言”(即借助实验制定和评估新的经济政策)。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丝特·迪弗洛等人则从另一个角度,用“科学家”“工程师”和“水管工”来比喻实验经济学家。作为“科学家”,实验经济学家要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新的经济理论(例如前景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作为“工程师”的角色,实验经济学家为经济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设计具体机制和操作步骤(例如拍卖市场设计);作为“水管工”,实验经济学家要借助大规模实地实验直接指导现实经济活动,推动经济理论的合理应用、促进经济政策的正确实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验经济学家的角色其实是随着实验方法的发展而持续变化的。一条总的线索是,从学术象牙塔迈向真实世界,这表现在实验组织的形式上,就是从实验室实验,扩展到实地实验,进而扩展到“准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在“科学家”和“工程师”角色中,实验室实验占据主导位置;而在“水管工”角色中,以实验室实验为基础的实地实验更显重要。由此,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个体偏好与决策理论、博弈论与社会偏好、产业组织理论拓展至各类应用学科,如行为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公共政策与管理以及宏观经济学,等等。

虽然实验方法已经在国际经济学界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但遗憾的是,国内对实验经济学的系统性介绍还非常少,特别是质量较高的实验经济学教材仍然相当稀缺。陈叶烽教授这本《实验经济学讲义》可谓适逢其时。

《实验经济学讲义》是一本良心之作,它浓缩了作者在浙江大学十多年进行实验经济学方面科研和教学的经验。相信读者看完了全书之后,对于什么是实验经济学、如何运用实验方法、如何进行实验设计、运用实验方法可以做哪些经济学研究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全书分为实验经济学方法和实验经济学应用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实验研究的完整操作步骤和流程,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后一部分以实验经济学方法在经济学不同分支中的应用为专题,讲解了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的大量实验经济学研究文献,剖析了这些文献的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和深入的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因此学完这本书,读者应该可以大体上掌握经济学中的实验这个研究工具,从而迎接实验经济学春天的到来。

不过,这本书介绍实地实验的篇幅单薄了一些。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也强调可控性,受控的实验室实验在验证经济学理论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一个悖论是,在实验室实验中增大在可控性上面的投入,恰恰会导致被研究的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一步丧失,因为“不可控”本身才是现实世界中经济现象的根本特征。这应该也是国际上越来越强调实地实验的原因。

当然,这一点并不是《实验经济学讲义》的缺点,因为它是一本“讲义”,从服务于教学目的这个角度来说,以讲解实验室实验为主无疑是非常恰当的。

(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讲义实地经济学
杨 诚作品
简明经济学
以道致君:程俱“经筵讲义”研究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实地海棠雅著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