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2022-05-30杨敏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杨敏

【摘要】在当下新课程改革的大教育背景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重视核心素养理念,既可以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改革方向,推进当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基础认知能力,又可以使得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目标与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1 引言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在整体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这一科目要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背景下进一步进行有效的形式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颠覆和转换,使得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更加贴合实际.同时,具备“核心素养理念”,是关乎学生未来成长,亦或是未来社会发展能力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根本,为学生研究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实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继而有效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2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意义

物理学科是是重要的高中阶段文化课程之一,其自身的学术性要求其有必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有效的改革发展.较比于传统教育模式,高中物理课堂是多元化的课堂,物理观念是各个有效物理知识点经过人脑的分类整合、统一归纳后提炼出来的重要观念,有利于学生未来应用物理思维观念去看待认识事物本质.传统模式下,高中物理课堂更多注重于应试教育体系,目的大多是为获取更高的成绩结果,忽略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拓展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也变得枯燥乏味,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需明确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课本教材以外的物理应用必备知识等可以解决实际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识进行了解.为此,教师应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专注度与积极性,激发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身学习欲望的驱使下能够更加投入地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去切实体会到汲取新的优秀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让传统模式下死气沉沉的物理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能力,又促进了其综合文化素养能力的提升.

3 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现状

3.1 教学模式缺乏灵巧性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物理课程的影响不僅仅在于单一的教学内容上,更影响着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传统教学模式的纯理论模式课程已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这种单一且无趣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提起对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无法将更丰富多彩的有趣物理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导致其课堂学习较为吃力,失去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效率与质量自然开始下降.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少的高中课堂都配备了投影机、电脑、液晶电视等设备,希望能通过这种可视化载体的方式给学生的视觉上带来不同的感受.但是,这些新型的可视化载体设备,很多的任课教师都是在讲授新课时使用较多,而对于习题课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另外,在这种设备上讲课大多都是采用PPT讲解的方式,也就是说任课教师除基本的备课之外,还需要根据备课内容制作PPT,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学生的接受难易程度进行PPT内容的设计.这个过程中消耗了任课教师大量的精力,于是在上课过程使用起来的效果感觉不是很好,学生的领悟能力不是很高,听课效果对于任课教师和听课学生来说都不是很理想.

3.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了更好地迎合新课改的教育方向,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舍弃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枯燥乏味的注重课堂知识呈现的教学模式,学生自身对物理产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就是最好的兴奋剂,被动生硬地去给其灌输物理知识会适得其反,被动学习既让学生失去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容易遗忘,且又极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心理,使物理逻辑思维能力造成定式,不懂得如何融会贯通,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3.3 知识至上,忽略学生能力提高

目前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任课教师仍然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座位上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忽略自己思维和能力上的锻炼与提高,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书本内容与课后习题上了,将课程学习目标几乎变成了应试型的教育和学习.久而久之,任课教师也容易忽略课程改革之后教学目标,而自己则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当中了.这对任课教师的备课方案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影响.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是错误的,不注重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是与当前教学目标相违背的.

3.4 教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认识不够充分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的高中物理教师不能快速摆脱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对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也不够充分,进而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关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十分短缺,进而不能达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物理实验课中有很多的物理教师仍旧只注重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加深学生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的成绩进步飞快,但是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忽略了高中实验教学的实践性质,在以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的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模式就会被固化并渐渐地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5 缺乏一定的物理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知识板块,这样一来实验就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从而给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保障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学校就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用作支持.但由于我国教育部门对物理教学一直不够重视,这就导致许多学校的物理教学基础设施以及设备支出不够完善.此外这些学校也没有配备独立的物理实验教室,就算是有,里面的教学设备也过于老旧,这样一来就不能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4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概念教学策略

4.1 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正确物理观念的树立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观念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其物理观念会涉及到多方面、全方位的自然现象或学生实际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高中物理教育的浓厚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才可被称为情景,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差异性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情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支持与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认知周边事物的能力与正确物理观念的形成条件.

例如 在讲解“参考系”这一部分知识时,所描述的内容与初中物理的“参照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参考系”是指描述被观察物体相对于所选参考系的多种不同复杂形势的具体变化情况,而初中“参照物”只是单纯描述物体运动时为做简单对比而所选取的便于对照参考的某个物体.“参考系”涉及到的物理运动观念在整体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运动观念培养,将课本是所描述的单一物理知识结合学生实际日常生活,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如借助公路上汽车行驶的画面,让学生在“静止相对”的理念基础上领悟“运动相对”的正确物理观念.

4.2 优化物理建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搭建开展对应的物理教学工作时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其也是现阶段高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将带动学生个人学习兴趣,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来将物理知识进行体现,并可以与其他具有时代意义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结合,最终带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

这一类方法的应用将提高其对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并通过有效地设置适合学生课堂内容的情景氛围,探究未知物理领域与知识内涵来加深学生对高中物理所学知识内容的认知与感悟能力,以此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益,有利于构建健全且完善的综合素养能力,从而形成对物理知识的正确认知与掌握理解.

新课改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教师对日常教学模式又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为主体发展,注重其物理学习过程与实际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良好思维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 在“动量守恒”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其具体运动过程轨迹来鼓励引导学生完成整个过程的演示,并辅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教学,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综合素养能力发展.

4.3 组织合作实践探究活动

在具体的高中物理课堂之中,也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对应的互动式教学,以此发挥学生的思维拓展性,为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在实际交流中逐渐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其显著功能在于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这一点来分析,其对于整体教学而言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帮助教学实现进步的重要部分之一.

对高中生而言,物理学习往往以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既限制了学生的物理思维空间发展,又不利于其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在合作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可针对具体目标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过程里,不断巩固其物理思维、专业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发现物理的多方面实际应用方式,增加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在贴近生活化的学习模式中,锻炼其物理知识探究能力,从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概念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4.4 巧用生动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行动能力均得到了完善,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还要充分考虑到育人的需求,只有采取正確的教学手段,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位优秀的人才.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不会采取正确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诸多困难,进而对其学习质量和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广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所有的知识.

5 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项重要且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任务,而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来说也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需将核心素养理念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且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主体地位,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辉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讨[J].高考,2018(06):216.

[2]余华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9):2-5.

[3]熊翠苗.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中外交流,2017,000(040):239.

[4]陈丽珊,陈海.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20):7-8.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