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造梦: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传媒艺术
2022-05-30王夏韵
【内容提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场科技与美学的优秀结合,呈现出了传媒艺术的科技性、媒介性与大众参与性。在这个过程中,由LED屏幕构成的3D立体舞台用仿象和拟真技术构建出一个“超越真实”的舞台场景,8K直播以及网络平台的实时互动打造的“在场感”使得观众与现场高度融合,具有中国特色以及普遍价值的符号使用唤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唤起了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传媒艺术的表现手法,在冬奥开幕式的舞台上营造出了精致绝伦的“人类之梦”。
【关键词】冬奥会开幕式 传媒艺术 科技人文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场开幕式以“雪花”为贯穿全程的线索,以冬奥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主题,表现了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的奥运理念,也构造出“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
开幕式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导演的艺术构思,也离不开一些科技手段的巧妙运用。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众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艺术和科技的关系愈加紧密,催生了一个新的概念——传媒艺术。传媒艺术,指的是从19 世纪上半叶摄影的诞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分流,这一分流主要由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组成,拥有着与传统艺术具有鲜明区分的三大特征: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此次北京冬奥开幕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的传媒艺术传达了奥运内涵和中国气质,也展现了传媒艺术的创意空间。
一、屏幕勾连:虚拟与现实完美交互
作为传媒艺术的第一大特征,科技性是整个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也是传媒艺术区别于传统藝术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在介质、材料、手段和方法上深度介入,对传媒艺术本体形态和价值实现等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艺术表现的道具与背景也从实物介质转变到了电子介质,进而转换到了数字介质。
在此次开幕式的表演现场,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实物、电子和数字的作用在“屏幕”中被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上配合演员的表现,人与屏幕的深度互动呈现出极佳的视觉效果,实现了对现实的艺术呈现。
1.超大地屏实现人屏互动
在开幕式上,整个鸟巢超大地屏首次实现全LED影像,取代了传统的地屏投影。这块地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LED地屏,整体面积达10393平方米,总共由42000多块正方形的LED模块拼合而成。
作为地屏,必须要满足舞台耐磨、结构承重、防水防寒以及电气安全等特性,为此,负责开幕式“地面显示系统”的团队给传统的LED显示面板加装了特殊面罩。并且为了保证开幕式地屏的超高清视频播放,每个显示画面被进行了像素点级的光学校正。
除此之外,AI动作捕捉的使用也成为了此次开幕式的亮点之一。基于英特尔开发的人体检测和位置追踪技术等,本次开幕式舞台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大规模集体实时AI动作捕捉渲染,呈现出了经典场面: 600多位孩童举着和平鸽灯肆意奔跑,他们脚下的雪花随之朵朵绽放。
2.多元屏幕构建立体舞台
开幕式舞台上的屏幕无处不在,除了占地11000多平方米的“超级地屏”,还有1200平方米的冰瀑布、600平方米的冰立方、以及1000平方米的看台屏,这些屏幕共同组成了一个3D的立体舞台。
此次开幕式,不论是从“冰立方”中被“雕刻”出来的奥运五环还是由96朵小雪花组成的大雪花火炬,都是由屏幕构成的。三维屏幕的存在给了艺术表现更多可能。表演者时而处于城市的广场,时而处于户外的雪地。奔腾的黄河水在舞台上结冰,闪耀的小雪花能在一起构成火炬。
仿像与虚拟成为在舞台上建构“真实”的手段,这种“真实”一方面接近日常生活,根植于对现实的模仿;另一方面又是“超越真实的真实”,呈现出一种极度、极致地聚焦、呈现和张扬“现实”的美学风格。因为接近现实,观众无需动用太多的主观元素便能够欣赏艺术美感;又因为超越现实,舞台给人呈现的并不是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如梦般的意境空间。
二、网络为媒:观众与现场高度融合
从传播方式的发展历程来看,从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再到点面互动的互联网传播,传授双方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交流模式不断发展,受众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实现了一种“远程在场”。这种在场感很大程度上展现为在传播交往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与他者共在的沉浸效果。
作为一场国际盛会,奥运开幕式的受众遍布全球各地,8K直播与实时网络互动的平台成为了增进观众在场感的工具,让观众体验到与现场共在、与其他观众共在的沉浸效果。
1.8k直播实现视觉在场
受众参与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与的效果。此次冬奥会开幕式,8K直播技术让受众能够即时观看现场的超高清画面,提高了视觉体验的生动性。
在时间上,8K直播意味着超高的即时性,让电视机和网络上的观众与现场观众几乎能够在同一时间接受到现场画面;在空间上,8K直播意味着极强的现实感,电视和网络观众甚至能够从比现场观众更好并且更多元的角度欣赏演出。
8K直播的背后是大量的技术支持。首先是摄像机。本次开幕式采用了8K 50帧小型化广播级摄像机,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制作此种规格的摄像机。其次网络保障。强大的5G能力保障信号传输畅通无阻、没有卡顿。最后是转播设备。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提供了转播设备的支持,在专用承载通道上实现了全场景移动视频直播。
2.网络互动实现实时交流
互联网平台的积极参与使得观众能够及时参与冬奥开幕式相关互动,这种由摄像技术和实时直播营造的具有即时性和现实感的在场感,在网络互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当晚,与开幕式相关的微博热搜不断更新,“立春”开幕、冬奥烟花、五环破冰等环节,谷爱凌、各国旗手、滑雪的小朋友等亮点人物以及“张艺谋太稳了”“中国人的浪漫”等整体感受都纷纷登上热搜。
虽然电视机和央视直播没有弹幕功能,但微博热搜的实时更新使得身处天南海北的网友在网络的作用下实现了“天涯共此时”。观众不仅与舞台有密切的关系,观众和观众之间也好比现场的邻座。开幕式舞台呈现的意义在网友的一次次阐释中被不断解构又不断重构,并在网友的互动中不断丰富。
三、内容为本:象征符号唤起情感共鸣
技术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让在场感知的体验更加真实自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具有人文内核的优秀内容设计才能让观众真正实现情感共鸣。
开幕式中,导演通过对符号的灵活使用唤起了受众对于国家、民族、人类、奥林匹克的美好情感,使得其呈现的内容超越古今、超越地域、超越阶级。不论中国观众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观众都能与现场产生情感共鸣。此时此地不再只与此时此地有关,而与世界上一切的人、所有的地方都产生了关联。
1.传统符号传达中国气质
开幕式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对中国观众来说,这些符号让人体会到“中国人的浪漫”,唤起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而国外观众也从中感受到独特的中国气质。
开幕式的一些环节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在开场倒计时中,导演用从大寒到立春的24个节气对应24届冬奥会。五环出现之前,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奔腾的江水,倾泻而下,更是结合了水墨画与黄河两個传统文化符号。
服化道的设计依然有浓浓的中国元素。运动员入场走过的门以及脚下的窗户图案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引导员手持的“雪花”引导牌也结合了“中国结”的图案。引导员戴的虎头帽,以及现场小演员也穿着的老虎元素的服饰都来源于传统服饰。
2.普适意象强调共同价值
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来说,开幕式也并非只是一个遥远民族的自我展示。开幕式上一些普适意象的使用强调了人类共同价值,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体现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雪花”是开幕式的主要意象,张艺谋表示,雪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艰难的时期,他希望通过雪花的微光传递出一份温暖和感动。而由96片小雪花组成的雪花火炬,更是体现出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面向未来的勇气。
“儿童”是另一个意象。开幕式的演员中有95%是青少年,44位山里娃娃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138位来自北京的小演员唱起《雪花》,视频中的小朋友和小狗一起滑雪。小演员的参与唤起了观众心底最纯真的美好情感。
总导演张艺谋表示,此次开幕式和2008年奥运开幕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转变。2008年,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开放的中国希望向世界介绍自己、让世界了解自己。而在2022年,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再需要花大量笔墨阐释“我是谁”,而是强调作为“我们”的人类共同体。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场盛会,也是一个极具创意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其中,技术并不是一个虚幻的外衣,而是与内容相互交融的手段。人文内核通过技术保障得以最大程度展现,并且通过网络直播呈现给了全世界的受众,向全世界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对于受众来说,新媒体化影像给他们带来了“真实”的体验,这种真实是复杂和特殊的,其中包含了现实的元素,也包含了艺术与科技结合带来的虚拟的“真实场景”。超越真实的真实充斥整场表演,让人如临梦境。
在未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的发展必然会给奥运开幕式这样的艺术表演带来新的可能。科技的影响无处不在,在科技的发展下,传媒艺术将会在奥运开幕式上营造出更加精美绝伦的“人类之梦”。
参考文献:
[1]李群.“浸入”真实:影像内容新媒体化生存的路径转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1):105-109.
[2]张昱辰.后数字时代的沉浸式新闻:虚拟现实新闻的本质、特征与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06):76-82+84.
[3]程明,战令琦.论智媒时代场景对数字生存和艺术感知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5):92-97.
[4]杨雅,喻国明.试论技术现象学视阈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J].当代传播,2018(01):54-59+74.
[5]刘俊.极致的真实:传媒艺术的核心性美学特征与文化困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05):148-157.
[6]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1):72-76.
作者简介:王夏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彭兰)
编辑: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