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双减,有效设计初中物理作业

2022-05-30施艳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物理

施艳

【摘要】当前,新课改的推进和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学成效.而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摒弃原来的“题海战”,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初中物理;雙减;作业设计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可见,作业的作用不容小觑,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诊断.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重复、机械地“题海战术”,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无法进行物理思考,学习效率不高.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释放学生的学习个性,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设计优质、高效的物理作业.教学实践证明,实用性强的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又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判断力、辨析力,让他们经历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过程.

1 设计预习作业,激发学习热情

以前的新知识都是教师直接进行讲授,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对新知识没有任何的印象,这就会使学生感觉到很茫然.而学生接受新知识是从已有旧知识基础开始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强化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可以从设计预习作业开始,把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初步的认识,沿着预习的问题深入其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1].

例如 在教学《压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习压强内容之前对新内容有一定的认识,教师精心为学生设计了预习作业,从学生已学的内容入手布置了作业.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a、力对物体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b、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方向如何?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它的受力物体又是谁?c、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方向如何?它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是谁呢?d、你能说说重力和压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这些问题显然属于旧知,学生在完成中,会对旧知进行回忆.后面的作业题目属于新内容了.e、观察一下你背的书包,在它的袋子上总会套有一个宽宽的带子在上面,这是为什么呢?摘掉宽宽的带子再背上书包你的肩膀会有怎样的感觉?f、把空水瓶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情况;当把空水瓶中加入一些水并拧紧盖子,你会发现海绵的形变怎样?j、把装有水的水瓶正立、平放、倒立在海绵上,请仔细观察一下海绵的形变是否相同?说明什么问题?h、压强是什么?公式怎样?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使学生接近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作业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

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预习作业.预习作业,重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诱发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进入新知探索.

2 设计精准作业,提高学习指向

以前的作业,多是机械、重复为主,以多取胜,搞成了题海战,这样的作业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甚至有些题目还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作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尤为重视,教师在设计初中物理作业时,应本着对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时间负责的态度,设计精准地作业,让学生能够通过有限的题目,获取到知识的本质,并能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指向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例如 在教学《液体的压强》一课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对液体的压强公式能够做到应用,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就要精准到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以往,教师会设计这样的作业:把盛满水的鱼缸放在桌面上,已知鱼缸的长为0.2m,宽为0.1m,高为0.1m,且鱼缸和水的总重量为20N,求a.缸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b.缸底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c.桌面受到鱼缸的压强是多少?这样的作业看上去挺好,因为它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既应用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压强公式P=ρgh,还让学生利用了压强公式的变形式求了压力,又让学生回顾了固体压强的求法,可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液体的压强公式,对于压强公式的变换形式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就容易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失去作业的巩固作用.为了更精准地设计作业,可以这样进行完善:把盛满水的鱼缸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鱼缸高为0.1m,求a.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b.从鱼缸中倒出一半的水,此时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又是多少?这样设计作业,很明确地告诉学生对液体的压强公式要熟练掌握和应用.

教师为学生设计精准作业,使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精准地掌握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指向.

3 设计分层作业,促进个性发展

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如果教师给学生设计“一刀切”的作业,就容易出现有些学生解答不了,而有些学生觉得太简单,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失去了作业原本的作用,且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为了能够让作业在学习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双减政策的带动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这样就能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作业完成,让各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认知,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3].

例如 在教学《质量》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了分层作业的方式.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需要理解和记住质量的概念,因此教师就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布置了作业:

(1)质量是指 ,通常用字母 表示,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 .

(2)100g= kg= mg.

(3) 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4)当一个铜球从距离地面10m高处落下,在它到达距离地面2m处时,它的质量将()

(A)减小.(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这些题目,让这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时,就不会感觉很难,反而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發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难度略大些的题目:

(5)下列哪种情形会改变铁球的质量()

(A)将铁球锉成一个圆柱体.

(B)将铁球加热到50℃.

(C)把铁球融化成铁水.

很明显这个题目就把有关质量的内容加深了,涉及到了对质量的物理含义的认识.针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教师在5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选项:

(D)把铁球从赤道送到两极.

(E)把铁球由宇航员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

学生在完成后,不仅对质量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还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作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的完成,对所学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4 设计开放作业,激活思维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阶段,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引入开放式作业,作业内容不拘泥于课本,取材很广泛,学生面对开放式作业时,学习情绪高涨,自然会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了双减的目标[4].

例如 在教学《运动的描述》一课时,本节课讲到了参照物的内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布置了开放式作业:(1)在一首红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如以江水为参照物,竹排怎样?若以江岸为参照物,竹排怎样?若以竹排为参照物,江水和江岸又怎样运动?(2)西游记是大家喜欢的电视剧,尤其是剧中的孙悟空武艺高强,能上天入地,会七十二变更是大家所羡慕的.他在剧中的情景你还记得:孙悟空驾着筋斗云在天空中快速的飞行,你能说出以谁为参照物孙悟空是运动的?以谁为参照物孙悟空是静止的?(3)你能列举出跟参照物有关的诗句或故事吗?这三个开放式题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使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尤其第三个题目给了学生更为开放的空间,题目是富于挑战的,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可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开放性作业的引导下,产生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认知,让物理课堂更加高效,更加精彩.

5 设计观察作业,提升理解能力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实验教学的.可是有些实验在操作中,其现象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这就很难让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深刻的印象,给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制造了障碍.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前录制了相关的实验内容,并进行了慢动作处理,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好预留的问题.学生在观察作业的引导下,对视频进行慢放,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放大的观看,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 在教学《内能》一课时,本节课讲到了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先是列举了搓手、滑滑梯,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了由于摩擦力做功,使内能增加,接下来的实验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演示,由于实验现象是一瞬间的,因此,教师可以把实验录制成视频,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了处理——在需要仔细观察的部分进行了慢动作处理,这时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并完成其中的问题.

学生拿到观察作业后,开始很仔细、反复地观看视频内容,学生观察到在活塞压下的一瞬间硝化棉燃烧了起来,为了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学生边观察边继续放慢、放大图片,经过仔细地观察学生最后发现活塞下压的过程中,对玻璃筒的空气做了功,使其内能增加了,温度升高点燃了硝化棉,这样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第一个作业:棉花为什么被点燃?

学生继续观察第二个实验,经过学生仔细、反复、放慢、放大的观察,最终学生也顺利完成了第二个作业:瓶内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不断地向瓶中打气,导致内部空气把瓶塞顶出,瓶中的空气体积变大对外做了功,那么内能就会减少,温度就会降低,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滴——白雾.学生完成观察作业,对做功也能改变内能,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

教师设计观察作业,让学生观看经过处理的视频,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内心更加亲近物理,更愿意学习物理.

6 结语

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双重要求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初中物理作业,让学生乐在其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宿万周.“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学科作业的设计[J].甘肃教育,2022(01):62-66.

[2]黄小利.“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05):64-66.

[3]张国碧.谈“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J].知识文库,2022(04):148-150.

[4]孙明.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物理作业布置原则及控制策略[J].教书育人,2022(02):69-70.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物理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简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